西泠印社九月月拍|文人書齋雅玩、李成發舊藏瓷器專場精賞

得趣 · 文人書齋雅玩專場

西泠印社九月月拍|文人書齋雅玩、李成發舊藏瓷器專場精賞

西泠印社九月月拍|文人書齋雅玩、李成發舊藏瓷器專場精賞

圖錄號 18081

定窯印花鳳穿牡丹紋折沿盤

高:1。7cm 直徑:17cm

說明:定窯為宋代五大名窯之一,以出產白瓷著稱,是五大名窯之中燒造時間最早、歷史最悠久的窯口。其遺址位於今河北省曲陽縣,因曲陽縣在唐、五代時曾隸屬於定州管轄、北宋時曾隸屬於定州博陵郡管轄,故名定窯。

盤因覆燒而成,為澀口,折沿,淺腹,平底。通體施白釉,釉色沉靜厚潤。內壁印卷草紋一週,盤芯印鳳穿牡丹紋,鳳凰昂首振翅,羽飛翎舞,周圍被牡丹花及纏枝靈芝紋團繞,植物之經脈,翎毛之細羽皆纖毫活現,從紋絡之清晰之凹凸顯見可判斷此件盤子應屬頭模產品,亦想見匠人起刀落筆之輕重緩急,方可見印模刻制精細。

西泠印社九月月拍|文人書齋雅玩、李成發舊藏瓷器專場精賞

圖錄號 18084

龍泉窯梅子青釉出戟尊

高:21。8cm 直徑:13。5cm

說明:龍泉窯是南方青瓷著名窯口,其窯址為於今浙江麗水市龍泉地區。龍泉窯在南宋時期燒造達到巔峰,燒製出粉青釉和梅子青釉。

此出戟尊,為瓷器模仿西周青銅禮器尊之造型,因宋代作為花器使用,又名花觚。大撇口,長頸鼓腹,喇叭形脛,圈足。全器分三段式,每段貼塑等分四組竹節形出筋,通體施梅子青釉,釉色沈穩,整體給人莊重靜穆之美感。通體施釉,僅圈足足端無釉,露出細白胎骨,胎質堅細,胎體厚薄均勻,釉麵肥潤,釉色如青梅般嬌翠欲滴,為龍泉窯梅子青釉精工力作。同類器型亦見於南宋官窯產品,如臺北故宮博物院編《貴似晨星》第76-79頁。

推本溯源,該器之祖形系商周青銅尊,為宋人出於仿古而製作的器形,相似器形見於宋代官窯作品。隨著宋室南遷,龍泉青瓷亦於南宋實現了技術突燮,並繼承北宋汝窯和官窯的高貴傳統,將乳濁釉的技術發揚光大,遂達瓷器青玉之美的頂峰。

西泠印社九月月拍|文人書齋雅玩、李成發舊藏瓷器專場精賞

西泠印社九月月拍|文人書齋雅玩、李成發舊藏瓷器專場精賞

圖錄號 18082

“供”字款建窯油滴大盞

高:8。3cm 直徑:19。2cm

款識:供

說明:建窯窯址位於今福建建陽,在宋代盛產黑釉瓷盞而聞名於世。以水吉鎮窯製品為最佳,北宋後期曾為宮廷燒製鬥茶使用的黑釉盞,並於器底刻“進盞”“供御”字樣。建盞在宋朝文人士大夫階層極受追捧,宋徽宗趙佶精通茶道。他的《宮詞》裡對建盞贊到:“兔毫連盞烹雲液,能解紅顏入醉鄉。”北宋名臣蔡襄(1012-1067年)在《茶錄》中記載:“茶色白,宜黑盞,建安(即今建陽)所造者紺黑,紋如兔毫,其坯微厚,熁之久熱難冷,最為要用。

出他處者,或薄或色紫,皆不及也。”關於宮廷使用供御建盞的年代,現在一般認為為北宋晚期至南宋初期。很可能開始於宋徽宗時期,或更早,燒造年代可能不過百年,故流傳極少。此盞撇口、壁微弧,深腹,淺圈足。深黑色胎,胎骨厚重。水吉窯產品使用含鐵高的原料做胎,因而胎色深黑堅硬,有“鐵胎”之俗稱。通體施烏金釉,釉色如漆器般烏黑髮亮。器形碩大,大氣沉穩。盞內外可見大大小小成圓形的褐色斑點,似油滴狀,又似天幕中的繁星點點,故名油滴天目盞。油滴天目盞極為少見,為無上珍品

西泠印社九月月拍|文人書齋雅玩、李成發舊藏瓷器專場精賞

圖錄號 18103

清中期 鬥彩穿花龍紋罐

高:12。3cm 直徑:13cm

說明:成化鬥彩冠絕古今,不僅開一代彩瓷先河,其首創之天字罐、雞缸杯亦成為後世模仿的典範,影響深遠。清康、雍、幹三代均對成化鬥彩十分推崇,其間又以雍正仿效幾可亂真,常言“明看成化,清看雍正”。成化、雍正二帝雖相隔二百餘年,卻在瓷器上展示出相近的品位,兩位君王均有著相當深厚的藝術修養,對於器物製作,亦要求細緻、文雅、秀氣。蓋因成化鬥彩器太薄工精、畫意典雅的風格引起了雍正帝瓷藝追求的共鳴,故屢次指示對成窯器物進行仿燒,遂有此作之誕生。

此罐為雍乾仿成化之作,罐面繪穿花龍紋,又名香草龍紋,為成化時期典型紋飾,著意表現成化稚趣古拙的獨特畫風,在細節上又不失雍正精細秀美的處理,實為雍乾仿成化鬥彩之珍品。此器無論大小、式樣,還是紋飾,都基本保持成化時原狀,敷色清逸秀雅,繪製規整精細,繼承成化鬥彩精髓的同時,亦不失本朝風範,名品之姿得以雋永流傳,堪稱仿成窯之傑作。

西泠印社九月月拍|文人書齋雅玩、李成發舊藏瓷器專場精賞

西泠印社九月月拍|文人書齋雅玩、李成發舊藏瓷器專場精賞

圖錄號 18009

明 · 玉熊(楊門舊藏;邦瀚斯拍賣)

高:7。5cm

出版:《楊門藏玉·中國玉器——新石器時代至清代》P78-Lot。77

說明:此熊以青白色玉料雕成,包漿純熟,區域性帶有灰褐色沁。玉熊呈坐姿,形象擬人,以立體圓雕技法雕出其圓渾健壯、肉豐骨勁的基本形態,全身線條流暢優美。鼓腹圓腦,雙乳下垂,四肢粗壯,肩背豐隆。低頸頷首,圓眼微凸,雙目炯炯有神,長咀張口,露出排列整齊的顆顆獠牙。左臂向左伸出,抬掌似為抵禦何物,右臂彎曲上舉,熊掌雕刻生動,肥厚圓碩,趾爪細節清晰,以細密的陰刻線表現毛髮。玉熊通體結構圓潤,各個視角的線條均體現出質拙古樸之美感,具有漢代玉熊的造型特徵。

西泠印社九月月拍|文人書齋雅玩、李成發舊藏瓷器專場精賞

圖錄號 18008

翡翠浮雕高仕出遊圖插屏

帶座高:30。5cm 長:13。3cm 寬:9cm

說明:插屏為翡翠所制,質地緻密,翠色鮮潤。長方形,雙面浮雕層疊山巒,蒼柏浮雲,高士柱杖與童子遨遊山中,人物在畫面下端,上方層巒疊翠,高渺處樓閣隱現,畫面中呈現的空間感,人在景中的和諧,充分體現了中國山水畫的意境。猶如案頭山水,令人隨時享受神遊樂趣。拍品原配紅木底座。附寶玉石鑑定證書。

李成發舊藏瓷器專場

西泠印社九月月拍|文人書齋雅玩、李成發舊藏瓷器專場精賞

圖錄號 16020

圖錄號 16020

高:32。8cm 直徑:21。7cm

說明:瓶口外撇,頸部修長,腹部渾圓,下承圈足,造型優雅。雙耳附於兩側,玲瓏秀巧,似如意狀,尾部掛飾中國結,與器型貼合。通體裝飾淺浮雕花紋,足部有回紋裝飾,花紋清新雅緻,繁而不雜。通體施淺藍色釉,釉色典雅素淨。

西泠印社九月月拍|文人書齋雅玩、李成發舊藏瓷器專場精賞

“大清乾隆年制款”天藍釉雙如意耳瓶

圖錄號 16022

高:11。4cm 直徑:8。5cm

說明:口沿外撇,束頸,浮雕裝飾包袱結,鼓腹,淺圈足,器形別緻。底部落款“雍正年制”。器身用以粉彩繪皮球花卉紋飾,色彩豔麗,勾畫準確到位。因器身飾凸雕包袱紋,故稱為“包袱瓶”,裝飾精美,富麗堂皇,別具一格。

西泠印社九月月拍|文人書齋雅玩、李成發舊藏瓷器專場精賞

西泠印社九月月拍|文人書齋雅玩、李成發舊藏瓷器專場精賞

圖錄號 16022

“雍正年制”款粉彩包袱瓶

高:58cm 直徑:40cm

說明:此瓶造型穩重端莊,構圖飽滿,繪畫精細工巧,瓶直口微撇,頸腹較短,腹部豐滿渾圓,圈足。通體以勻潤鮮亮之檸檬黃彩為地,盡現皇家尊貴之勢。其上滿繪纏枝花紋,花瓣脈絡描摹精細,花葉揚卷,曲線優美。底部有“大清乾隆年制”款識。

西泠印社九月月拍|文人書齋雅玩、李成發舊藏瓷器專場精賞

“雍正年制”款

高:20cm 直徑:10。5cm

說明:細長頸,溜肩,垂腹,圓足。胎體豐厚,造型古樸,通體施黃釉。釉色滋潤勻淨,亮麗可人。

西泠印社九月月拍|文人書齋雅玩、李成發舊藏瓷器專場精賞

西泠印社九月月拍|文人書齋雅玩、李成發舊藏瓷器專場精賞

圖錄號 16026

高:10cm 直徑:19。6cm

說明:爐敞口,束頸,下垂腹,圈足,左右飾有兩耳,頸部飾有兩道弦紋。通體施龍泉青釉,釉色青翠瑩潤,底足露胎,胎體堅實呈鐵黑色。

西泠印社九月月拍|文人書齋雅玩、李成發舊藏瓷器專場精賞

圖錄號 16026

“大清乾隆年制”款黃地粉彩天球瓶

高:23。6cm 直徑:15。6cm

說明:壺小口外撇,束頸,溜肩圓腹,腹呈扁圓形,下承圈足,左右兩側各飾兩系耳,器身有荷葉紋劃花裝飾,圈足有支燒痕跡。通體施青釉,釉色青翠瑩潤,兼具實用性和美觀性為一體。器型特殊,為罕見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