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納河上的星空》——仲夏夜的一場夢

“我不知道世間有什麼是確定不變的,我只知道,只要一看到星星,我就會開始做夢。”—— 梵高

《羅納河上的星空》——仲夏夜的一場夢

《羅納河上的星空》是梵高最著名的“星夜三部曲”之一,創作於1888年,是梵高租住在阿爾勒時所描繪的羅納河夜景。

這幅畫作以藍色為基調。藍色主調本身,亦是逐次變化。畫面從邊緣的深藍色逐漸過渡到中間的淺藍色,充滿單一色調的層次轉變,使得畫面更具活潑。梵高用他一貫的筆觸,堆疊短粗的線條,刻畫天空捲起的雲芒、星光侵染河面產生的波折。亮黃色的星星用放射狀筆觸進行點綴,熠熠生輝,彷彿綻入夜色的煙花,圈圈疊疊成綠色的光暈。漫天星斗的夜幕中,沿河的燈盞透過燈罩泛出的暖色黃光,倒映在水面上炫亮如金,與夜空中的星辰交相輝映。小小的城鎮連線成一條曲折長線,也隔不開潺湲流動的水面和變幻無窮的夜。一對挽手相伴,沿著羅納河畔散步的中年夫婦,以及靜靜臥於岸邊的幾隻小船,增添了靜謐祥和的氣氛。

《羅納河上的星空》——仲夏夜的一場夢

《羅納河上的星空》——仲夏夜的一場夢

等一個晴朗的夜晚,告別白天濃烈到近乎蒼白的繁華與喧囂,帶著罕有的平和,我們靜靜坐在天幕之下,仰望著曾被我們無數次忽略過的星空。我們驚奇地發現,原來夜空並非是一成不變的深藍,它竟也是有著豐富色彩的:在星與星之間,存在著一種一直被我們所忽略的色彩變化,從深藍到淺藍,再到紫色或暗綠,星星本身也各不相同,有些呈現蒼白的黃,有些閃爍著溫暖的橙,還有的則帶著些冷寂的藍。這一切都逃不過梵高細緻入微的雙眼。當我們用現代技術觀察梵高的畫時,我們發現他對星星的光暈做了細緻地處理。這種特殊的手法使我們看到的群星似乎在閃閃發光,又像是漸漸遠去,讓觀者感受到那份深夜中的恬靜淡然,也讓我們得以窺見梵高孤寂的內心。夜空的濃墨重彩的深色調與湖面倒影的暖黃燈光構成鮮明對比,從中我們讀懂了他內心的孤獨落寞。他用畫筆將轉瞬即逝的光影定格於畫布之上,傳達他長久以來的信念:人間與天堂已無界限,心中有光,此地即天堂。

《羅納河上的星空》——仲夏夜的一場夢

我看得到星河璀璨,也看得到江燈溫暖,更看得到滴滴點點的熱烈與偏執,看得到深藍夜幕下的倔強掙扎與哀傷。

“他是天才,他是色彩的捕捉者,他筆下的向日葵是燃燒著的,夜空中的星光是蜿蜒著的……沒有一個畫家的用色,像梵高那樣濃烈、明亮,有著無法控制般的亢奮。”的確是這樣,於是他把光亮帶給世界,把悲痛留給自己。他最後的愴然絕世,為後人留下無盡遺憾。

《羅納河上的星空》——仲夏夜的一場夢

梵高說,“燦爛到極致不是黯淡就是死亡”,所以梵高也只能,毀滅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