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不過 元青花龍紋大罐

青花瓷又稱白地青花瓷,常簡稱青花,中華陶瓷燒製工藝的珍品。是中國瓷器的主流品種之一,屬釉下彩瓷。

原始青花瓷於唐宋已見端倪,成熟的青花瓷則出現在元代景德鎮的湖田窯。明代青花成為瓷器的主流,清康熙時發展到了頂峰。明清時期,還創燒了青花五彩、孔雀綠釉青花、豆青釉青花、青花紅彩、黃地青花、哥釉青花等衍生品種。

元青花在以青瓷和白瓷單色釉為主流的中國宋瓷基礎上,推陳出新地研製出以藍色釉彩基調為主、繁紋疊彩構圖形式呈現的瓷藝新品,具有全新的審美標準和瓷種類型。

元青花大改傳統瓷器含蓄內斂的風格,以鮮明的視覺效果,給人以簡明的快感,構圖豐滿,層次多而不亂,筆法以一筆點劃多見,流暢有力,勾勒渲染則粗壯沉著。並且以其大氣豪邁的氣概和藝術原創精神,將青花繪畫藝術推向頂峰,確立了後世青花瓷的繁榮與長久不衰。

最美不過 元青花龍紋大罐

這件元青花龍紋大罐為元代瓷器,髮色為標準的靛藍色,圓口豐肩、短頸、瘦底、圈足。通體白釉如玉,釉下繪青花紋飾,青花呈色濃豔,繪枝精緻,主次分明。

外壁自上而下以青花雙絃線把紋樣分成5層。口邊飾花紋帶,脛部飾變體花瓣一週,腹部繪雲龍紋。龍體矯健,龍爪鋒利,昂首怒視,龍睛圓睜,健曲身,翻騰旋飛於天際,形象遒勁生動傳神,氣勢磅礴,龍身周圍點綴流雲數朵,以簡潔洗練的手法來增強其清秀的表現力。

此器造型秀美,做工細膩,潔白而堅緻,釉面光亮瑩潤,純淨無瑕,白中微閃青,色澤淡雅,達到了紋飾主賓協調,繁而不亂,層次豐厚,構圖謹慎,又不失壯美之舉。

並且儲存完好,是一件不可多得的元代青花標準器,收藏價值大。

最美不過 元青花龍紋大罐

元青花瓷造型獨具特色。從製作工藝上看,出現了胎體厚重的巨大形體,如大罐、大瓶、大盤、大碗等。但也有精細之作,如胎體輕薄的高足碗、高足杯、匜、盤等。總之元青花瓷器造型既有恢弘雄偉的大器,又有秀美靈巧的小器,不論何種器型均形態優美,古樸端莊。

元青花的圖案惟妙惟肖。元青花主題紋飾的題材有人物、動物、植物、詩文等。人物有高士圖(四愛圖)、歷史人物等;動物有龍鳳、麒麟、鴛鴦、游魚等;植物常見的有牡丹、蓮花、蘭花、松竹梅、靈芝、花葉、瓜果等;詩文極少見。

所畫牡丹的花瓣多留白邊;龍紋為小頭、細頸、長身、三爪或四爪、背部出脊、鱗紋多為網格狀,矯健而兇猛。輔助紋飾多為卷草、蓮瓣、古錢、海水、回紋、朵雲、蕉葉等。蓮瓣紋形狀似“大括號”,蓮瓣中常繪道家雜寶;如意雲紋中常繪海八怪或折枝蓮花、纏枝花卉,繪三階雲;蕉葉中梗為實心;海水紋為粗線與細線描繪相結合。

最常見的是龍紋圖案,瓶身描寫的青龍在雲中升騰而起。《三國演義》說“龍能大能小,能升能隱;大則興雲吐霧,小則隱介藏形;升則飛揚於宇宙之間,隱則埋伏于波瀾以內。方今春深,龍乘時變。”龍是帝皇的標誌,意指登峰造極的權力,一起“龍騰”也是祥瑞的標誌。此瓶儘管紋飾佈局繁密,可是主次清楚,很有元代青花瓷嚴肅、飽滿之感。

最美不過 元青花龍紋大罐

關於青料方面,元青花瓷器總體分兩種色調,一種呈灰藍色,較淺淡,一種是深藍色,較豔麗。傳統概念中,呈色灰藍者為國產料,胎骨灰白,胎體手感輕;呈藍豔者為進口料,胎骨較白,稍含灰,手感沉重,緻密堅硬。進口青料用於大型、中型或小型元青花上,國產鈷料僅用於中、小型器。

除了胎坯、釉色和青花料,燒造工藝也是瓷器製造業很重要的一環。景德鎮元代以後的制瓷業就像來過景德鎮的法國傳教士形容的那樣:“白天濃煙遮蔽了雲彩,晚上窯火映紅了夜空”。

最美不過 元青花龍紋大罐

由於元青花珍稀貴重,尋常百姓難以得見其容,所以在古玩界也一直被認為民間元青花多為贗品,但正如一藏家所說:“元青花的存世量少這是事實,但不會僅僅只有不到400件。”

小編也贊同這個說法,就如柴窯雖至今未發現確切窯址,但《格古要論·古窯器論》寫道:“柴窯出北地,天青色,滋潤細媚有細紋,足多粗黃土,近世少見。”因此也並無人肯定無柴窯之一說。故,民間無元青花之說實難令人信服。

中國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對人類社會的進步與發展做出了許多重大貢獻。在陶瓷技術與藝術上所取得的成就,尤其具有特殊重要意義。在中國,製陶技藝的產生可追溯到紀元前4500年至前2500年的時代,可以說,中華民族發展史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陶瓷發展史。

而中國的青花瓷以湛藍豔麗的圖案、如玉似珍的釉水、細膩潔白的胎土和精美奇巧的造型,並以新瓷種類型的姿態成為後代模仿的典範,能收藏一件真正的青花瓷器,可真是可遇不可求。

最美不過 元青花龍紋大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