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瓷器“南青北白”的形成

唐代瓷器“南青北白”的形成

三彩山池(唐)

唐代是被公認的封建社會的鼎盛時代,定都在長安,陪都是洛陽。這兩個地方都出土了大量的唐三彩,這些唐三彩在藝術和技術上都非常高超,吸引了世界的關注。

唐代瓷器的發展有三個社會因素:一是由於唐代對外貿易發達,貨幣流通量大增,造成了銅料不足,政府便禁止百姓用銅鑄造生活用品,銅器也被禁用,因此陶瓷逐漸代替了銅器;二是唐代中葉以後,飲茶之風盛行,促進了瓷器生產的發展;三是由於官方對手工業發展的重視,官府專門設定了“將作監”、“少府監”等機構,加強了對陶瓷、金工、漆器、染織等手工業的發展,方便更好地為當朝官府服務。

由於瓷器的發展,制瓷產區也如雨後春筍般湧現,唐代各地出現了不同風格的瓷窯體系,逐步形成了青瓷與白瓷並駕齊驅的局面。

唐代瓷器“南青北白”的形成

三彩塔式罐(唐)

陸上和海上對外貿易的發展也促進了唐代瓷器的發展,當時出口商品中除著名的絲綢外,瓷器也隨之銷往國外。為適應外銷的需要,以及受西亞文化的影響,瓷器的造型、紋飾也吸取了一些外來的因素。

當時,北方的邢窯和南方的越窯成為白瓷與青瓷具有代表性的窯口,一白一青,遙相呼應,出現了陶瓷史上所稱“南青北白”的局面。據考古發掘顯示:在江南地區發現的唐代瓷窯遺址絕大多數是青瓷窯,而北方的唐代白瓷窯已發現10多處,只有少量的青瓷在陝西銅川窯發現,基本上符合唐瓷器“南青北白”的發展特點。然而,儘管唐代瓷器製造業出現了“南青北白”的局面,但青瓷在整個瓷業中仍然佔主要地位。

唐代瓷器“南青北白”的形成

三彩體盂(唐)

唐代飲茶風氣的興盛,以及朝廷對青瓷需求量的增大,都促使越窯青瓷質量的不斷提高。尤其是在晚唐時期,南方地區形成了以浙江餘姚為中心的瓷區。越窯青瓷代表了當時青瓷的最高水平,釉色蔥翠、釉層均勻、渾厚滋潤、如冰似玉、造型典雅、式樣優美,在裝飾處理上也是以素面為主,形成了獨特的風格。刻劃花裝飾線條簡潔流暢,廖廖數筆就描繪出當時人們喜愛的荷花、荷葉、牡丹花等花卉,沒有一點繁瑣的畫筆。

越窯青瓷業在唐代大體可分兩個發展階段:一個是初唐,另一個是中晚唐。初唐時期的瓷器基本上保持著南朝和隋代的風格,胎質灰白而疏鬆、釉色青黃、容易剝落,產品種類和造型的變化不大。

唐代瓷器“南青北白”的形成

三彩貼花爐(唐)

中晚唐時期的越窯生產跨上了一個新臺階,不僅燒瓷的窯場大量增加,而且器物的質量也有了顯著提高。越窯在影響他窯口的同時,也廣泛吸取了它們的長處,以及玉、石、陶藝的風格和金銀器製作的工藝,取得了很大的成功。

晚唐時越窯瓷器質量越來越精,對坯料的粉碎、淘洗、揉煉工藝和釉料都處理得十分精細,並改進了施釉技術、採用了匣缽裝燒方法,使得青瓷胎質細膩緻密、胎面光滑、胎色呈灰或淡灰色。成型操作嚴格、器型規整、口沿細薄、轉折處分界顯明,給人以輕快的感覺。胎體通體施釉、薄而且均勻。

唐代內丘邢窯的規模很大,南北大約30公里。生產數量也很大,器物粗精都有。瓷器胎質潔白細膩、胎體堅實。釉色類銀似雪,工藝水平相當成熟。所出產的精器一般供上層皇室官吏使用,如陝西西安唐大明宮遺址出土的潔白光潤的邢窯器就刻有“盈”字,屬於官窯性質。

唐代瓷器“南青北白”的形成

邢窯白釉字蓋盒(唐)

根據考古挖掘表明:這一時期,內丘白瓷的品種很豐富,有小唇沿撇日淺腹玉壁形底碗。圓沿弧腹玉環形底碗、瓣口深腹玉環形底杯。瓣口盤狀玉環形底託、圓滑短頸鼓腹罐、短戲耍短流鼓腹雙泥條系執壺、矮圓形子母口粉盒等。造型規整、底心有旋削紋且滿釉、釉色純正、口沿稜角積釉處見水綠色,呈唐邢窯白瓷的重要特徵。

在中國陶瓷史上,唐代邢窯白瓷的歷史意義非常重大,其潔白如雪的胎質為後期瓷器的美化和各種彩繪裝飾打下了良好的基礎,把瓷器工藝的發展推向了一個新的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