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趣七夕:放飛秋天的第一隻風箏

風箏

是人類最早的飛行器。起源於兩千多年前的春秋時期,脫胎於對鳥類飛行能力的模仿。所以最初的風箏被稱為

木鳶

紙鳶

。風箏用細竹紮成骨架,再糊以紙或絹。系以長線。利用風力升入空中。在上海奉賢海灘地區,仍保留有傳統的風箏製作技藝。

隨著八月的到來,暑假餘額已不足一個月了。在做好安全防範的情況下,抓緊時間享受假期時光,動動手DIY風箏是個不錯的選擇哦!

中德開放線上學習平臺的

《風箏製作技藝》

課程,由上海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專案“風箏製作技藝”代表性傳承人毛雪官老師,為我們介紹如何製作風箏以及如何放好風箏。讓我們一起來學習吧。

#1

準備材料

Vol。01

風箏製作分為兩部分:

繪畫和製作

繪畫工具材料:

1。 羊毛氈

2。 布料

3。 各種顏料

4。 顏料碟

5。 不同粗細的勾線筆

6。 不同粗細的染色筆

7。 洗筆的水桶

拾趣七夕:放飛秋天的第一隻風箏

拾趣七夕:放飛秋天的第一隻風箏

拾趣七夕:放飛秋天的第一隻風箏

拾趣七夕:放飛秋天的第一隻風箏

拾趣七夕:放飛秋天的第一隻風箏

拾趣七夕:放飛秋天的第一隻風箏

拾趣七夕:放飛秋天的第一隻風箏

Vol。01

製作工具材料:

1。毛竹

2。刀

3。尺子

4。護腿墊

5。熱風槍

6。細線

7。剪刀

8。膠水

拾趣七夕:放飛秋天的第一隻風箏

拾趣七夕:放飛秋天的第一隻風箏

拾趣七夕:放飛秋天的第一隻風箏

拾趣七夕:放飛秋天的第一隻風箏

拾趣七夕:放飛秋天的第一隻風箏

拾趣七夕:放飛秋天的第一隻風箏

拾趣七夕:放飛秋天的第一隻風箏

拾趣七夕:放飛秋天的第一隻風箏

#2

製作過程

拾趣七夕:放飛秋天的第一隻風箏

首先,繪製是第一步,先將絹、紡或者無紡布等半透明面料覆蓋在底稿上。再用毛筆勾線、上色、暈染。

拾趣七夕:放飛秋天的第一隻風箏

拾趣七夕:放飛秋天的第一隻風箏

拾趣七夕:放飛秋天的第一隻風箏

拾趣七夕:放飛秋天的第一隻風箏

第二步,扎是根據風箏面的形狀、大小,將毛竹劈削成長度、寬度、厚度適當的細竹條。再烘烤彎曲成形。並用細線把竹條拼接起來。

拾趣七夕:放飛秋天的第一隻風箏

拾趣七夕:放飛秋天的第一隻風箏

拾趣七夕:放飛秋天的第一隻風箏

最後,將骨架平整地糊在風箏面的背面,風箏的製作便完成了。

拾趣七夕:放飛秋天的第一隻風箏

拾趣七夕:放飛秋天的第一隻風箏

拾趣七夕:放飛秋天的第一隻風箏

拾趣七夕:放飛秋天的第一隻風箏

“好風憑藉力,送我上青雲”。風箏放飛時,風箏的製作工藝佔到四成,而放飛水平則佔到六成。一般放飛的風力是三到四級最好。要迎著風放。

拾趣七夕:放飛秋天的第一隻風箏

拾趣七夕:放飛秋天的第一隻風箏

#3

傳承。

拾趣七夕:放飛秋天的第一隻風箏

毛雪官父子在奉賢區柘林學校開有風箏製作的興趣課。讓同學們在學習之餘瞭解風箏文化。

拾趣七夕:放飛秋天的第一隻風箏

中德開放線上學習平臺 | CG-O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