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朝究竟有沒有“九鼎”?考古發現原來是西周的產物

近日,中國國家博物館開展“禮和萬方——商周青銅鼎特展”,展出了子龍鼎、大盂鼎、大克鼎等30餘件青銅禮器。我們知道,鼎是先秦時期最重要的青銅器,傳說中大禹建立夏朝就鑄造了九鼎,後世又有“問鼎中原”的典故。那麼,考古發現的鼎到底是怎麼樣的,文獻記錄的鼎又有什麼有趣的故事呢?

考古發現的青銅鼎

《說文解字》對“鼎”的解釋是:“鼎,三足,兩耳,和五味之寶器也。象析木以炊。”說它是一種三足兩耳的器物,整個字像架木柴燒火的樣子。就常見的青銅圓鼎來說,三足兩耳確實是最典型的特徵。

不過,同時也存在四足兩耳的方鼎。另外,小篆“鼎”字的下半部分是鼎足的象形,而不是架木柴的樣子,鼎也不僅僅是一種烹煮器,同時也是一種盛食器。

夏朝究竟有沒有“九鼎”?考古發現原來是西周的產物

一般認為,青銅鼎起源於新石器時代的陶鼎,當時的陶鼎已具備圓形空腹和三足的特徵,但還沒有兩耳的存在。

而出土最早的青銅鼎,於1987年出土於偃師二里頭遺址V區,屬於二里頭文化四期,這也是二里頭遺址唯一出土的一件青銅鼎。這件“華夏第一鼎”通高20釐米、口徑15。3釐米、底徑10釐米,腹飾一週帶狀網路紋,現藏於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

商代中期以後,青銅冶鑄技術迅速發展,文字也已經出現,出現了不少高大的青銅鼎,不少青銅鼎上面裝飾饕餮紋、夔紋等動物紋飾。青銅器有祭祀天地、溝通人神的作用,而這些神獸也是受祭的物件,有些上面還書有銘文。

夏朝究竟有沒有“九鼎”?考古發現原來是西周的產物

其中最著名的就是1939年出土於安陽殷墟、現藏於中國國家博物館的司(一作“後”)母戊鼎,司母戊鼎高133釐米、口長110釐米、口寬79釐米,重832。84千克,鼎腹內有“司母戊”三個字,是商王為祭祀其母戊鑄造的青銅器,也是目前出土體量最大、重量最重的青銅器。

與司母戊鼎交映成輝的,是中國國家博物館藏的另一件青銅鼎——子龍鼎。

子龍鼎據說於20世紀20年代出土於河南輝縣,後來又流傳到日本和香港,直到2006年才被國家文物局收回。子龍鼎通高103釐米、口徑80釐米,重230千克,內壁近口緣處有“子龍”二字,是已出土的商代青銅圓鼎中最大的一件,同時也是迄今所知帶有“龍”字的最早青銅器。

《禮記·表記》說:“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後禮。”“周人尊禮尚施,事鬼敬神而遠之。”代表了商周不同的治國和宗教觀念,這種變化在青銅器上也可以發現。

從西周中期開始,祭祀用的酒器基本消失,生活使用的水器開始出現,而青銅器等食器的形制變得單調,紋飾也擺脫了饕餮紋這種猙獰的形態,變為抽象的影象,並且形成了所謂的“列鼎制度”。

夏朝究竟有沒有“九鼎”?考古發現原來是西周的產物

西周青銅器也出現了長篇銘文,其中銘文最長的是1843年出土於陝西岐山、現藏於臺北“故宮博物院”的毛公鼎,有近500字之多。毛公鼎

通高53。8釐米、口徑47釐米,重34。7千克,記錄了西周晚期周宣王對毛國國君歆下達的命令。

除了毛公鼎外,大盂鼎和大克鼎也是西周時期比較有代表性的青銅鼎。大盂鼎於1849年出土於陝西眉縣,現藏於中國歷史博物館。

大盂鼎通高101。9釐米、口徑77。8釐米,重153。5千克,記錄了西周前期周康王對盂的訓誥。大克鼎於1890年出土於陝西扶風,現藏於上海博物館。大克鼎通高93。1釐米、口徑75。6釐米、重201。5千克,記錄了西周中期周孝王對克的任命和賞賜。

夏朝究竟有沒有“九鼎”?考古發現原來是西周的產物

與青銅鼎有關的成語

在傳世文獻中,有不少關於青銅鼎的故事。

公元前606年,楚莊王發兵北上,打敗陸渾(今河南嵩縣)的戎人,順勢到達洛水,在周朝都城洛邑(今河南洛陽)郊外閱兵示威。周定王派王孫滿去慰勞楚軍,而楚莊王則問王孫滿,九鼎的大小和輕重如何。

王孫滿回答說:

“鼎的大小和輕重,在於德行而不在於鼎本身。從前夏朝有德行的時候,把遠方事物畫成影象,又命令九州長官進貢銅,鑄成九鼎並把影象鑄於其上。這樣百姓進入山林川澤,就不會受到魑魅魍魎的威脅了。這樣才使得國內和諧,來承受上天的福祉。到夏朝末年,夏桀昏庸,鼎就被遷到了商朝。六百年後,商紂暴虐,鼎又被遷到了周朝。”

“如果德行光明美好,鼎雖小也重;如果昏庸暴虐,鼎雖大也輕。上天賜福有德之人,是有一定期限的。當初周成王把九鼎放置在洛邑的王城,占卜的結果是周朝傳三十代,享國七百年,這是上天的命令。周朝雖然德行衰微,天命卻沒有改變,鼎的輕重恐怕不能詢問吧!”

夏朝究竟有沒有“九鼎”?考古發現原來是西周的產物

王孫滿提到了鼎的由來,說夏朝興盛時鑄造九鼎,後來又有大禹鑄九鼎的說法。不過如前所述,從考古資料來看,最早的青銅鼎出土於二裡頭文化四期,大致對應的是夏朝晚期或者商朝早期。所謂“魑魅魍魎”的影象,是商朝才有的。至於“天子九鼎”“諸侯七鼎”等列鼎制度的形成,那要到西周中期以後了。

楚莊王詢問鼎的大小和輕重,代表他有染指王權的意圖,後來也因此有了“問鼎中原”的典故。但在王孫滿不卑不亢的一番言辭下,莊王認識到自己還不具備取代周王朝的實力,所以放棄而去。

夏朝究竟有沒有“九鼎”?考古發現原來是西周的產物

除了“三足鼎立”“魑魅魍魎”“問鼎中原”外,“染指於鼎”“食指大動”兩個成語也與青銅鼎有關。

在楚莊王問鼎的第二年,莊王送給鄭靈公一隻甲魚(黿)。鄭國的公子宋和公子歸生正好進宮,公子宋的食指自己動了起來,他就對歸生說:“以往碰到這樣的事,一定可以嚐到美味!”進入後就見到廚師準備切甲魚,兩人對視一眼就笑了起來。靈公問他們為什麼笑,歸生就告訴靈公剛才的情況。

後來靈公把甲魚賜給大夫們吃時,卻偏偏不給公子宋。公子宋大怒,用手指頭伸入鼎裡,蘸了蘸肉湯舔了舔就走了。靈公大怒,想要殺公子宋。公子宋找公子歸生幫忙,歸生不同意,公子宋反過來誣陷他。他只好上了公子宋的賊船,兩人就一起將靈公謀殺了。春秋時期號稱“弒君三十六”,被殺的國君數不勝數,但因一隻甲魚而引發血案,可以說獨此一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