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建築成大勢所趨,到2025年重慶城鎮新建建築要“全綠”

最近,重慶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委員會等部門聯合釋出了《重慶市綠色建築產業與綠色金融協同發展工作試點方案》,到2025年,重慶城鎮新建建築中綠色建築面積佔比將達到100%,實現“全綠”。自推行綠色建築以來,重慶建成和在建一大批市級、國家級綠色建築設計標識的專案。

綠色建築成大勢所趨,到2025年重慶城鎮新建建築要“全綠”

(圖源網路)

重慶城鎮綠色建築佔新建建築近60%

什麼是綠色建築?

“綠色建築”成為近年來的趨勢,是指建築在全壽命期內,能夠節約資源、保護環境、減少汙染,最大限度的實現人和自然和諧共生的建築,並不是部分人所說的“高綠化率建築”。

綠色建築成大勢所趨,到2025年重慶城鎮新建建築要“全綠”

悅來生態城地下能源站效果圖(圖源網路)

重慶綠色建築有什麼政策保障?

重慶城鎮開始興建綠色建築以來,釋出了一系列政策保障:

2013年12月,釋出《重慶市綠色建築行動實施方案(2013-2020)》,根據要求,新建公共建築從2013年起率先執行綠色建築評價標準;

2018年6月,釋出《重慶市實施生態優先綠色發展行動計劃(2018-2020年)》;

2020年10月,釋出《重慶市綠色建築建立行動實施方案》,要求到2022年,當年城鎮新建建築中綠色建築面積佔比達到70%。

綠色建築成大勢所趨,到2025年重慶城鎮新建建築要“全綠”

(圖源官網截圖)

根據最新資料統計,重慶的高星級綠色建築面積達到2441。35萬平方米,在設計階段,綠色建築占城鎮新建建築比例達到99。41%,竣工的綠色建築占城鎮新建建築的比例已達62。82%,一批市級、國家星級綠色建築建成或在建中。

綠色建築成大勢所趨,到2025年重慶城鎮新建建築要“全綠”

重慶市金級綠色建築(圖源網路)

江北嘴金融城2號專案:獲首個市級綠色建築設計標識

江北嘴金融城2號專案,是重慶第一個獲得市級綠色建築設計標識和國家一星級綠色建築標識的專案。專案總建築面積26萬方,運用了節能、節地、節水等綠色建築技術。

綠色建築成大勢所趨,到2025年重慶城鎮新建建築要“全綠”

江北嘴(圖源網路)

其中,最為熟知的江北嘴CBD江水源熱泵集中供冷暖專案就出自於此,屋面採用輕質保溫隔熱材料,節能率大於重慶市公共建築節能標準;

綠色建築成大勢所趨,到2025年重慶城鎮新建建築要“全綠”

江水源熱泵(圖源網路)

利用可變化的空間設計,靈活隔斷空間比例超過總建築面積的56%;選用節水型設施,節水率超過8%;同時,建築儘量就地取材,減少了大量裝飾性構件的使用。

悅來生態館:節能率高達90%

兩江新區的悅來生態館,除了擁有獨特的造型,還是一座近零能耗、近零碳的三星級綠色建築示範點。

綠色建築成大勢所趨,到2025年重慶城鎮新建建築要“全綠”

悅來生態館(圖源網路)

建築共有3層,佔地面積近1。8萬平方米,綠地率達到18。97%。悅來生態館利用牆體與門窗保溫隔熱、太陽能光伏發電、地源熱泵磁懸浮空調等系統的技術,節能率高達90%。

綠色建築成大勢所趨,到2025年重慶城鎮新建建築要“全綠”

悅來生態館內部(圖源網路)

西部科學城:“會呼吸”的綠色建築

在西部科學城,還有一群“會呼吸”的綠色建築——重慶大學產業技術研究院一期專案。該專案不僅獲得重慶市金級綠色建築設計標識,還獲得了國家二星級綠色建築設計標識。

綠色建築成大勢所趨,到2025年重慶城鎮新建建築要“全綠”

重慶大學產業技術研究院一期(圖源網路)

專案總佔地面積85385平方米,利用自然通風、採光、太能輻射、室內非供暖熱源等節能方式,使得建築在常規環境下不需要透過供暖和空調就能達到冬暖夏涼的效果;透過島風設計,自然風層層流入建築的每一層,造就了建築的“呼吸功能”。

廣陽灣智創生態城:2035年實現全面綠色轉型

上個月由“島”變“灣”的廣陽灣智創生態城,在建設中也同樣遵循綠色建築。

綠色建築成大勢所趨,到2025年重慶城鎮新建建築要“全綠”

廣陽灣(圖源網路)

根據規劃,透過江水源熱冷泵、風能、太陽能等清潔能源,實現全島清潔能源

100%的

利用率;建設多級慢行系統和電動公交接駁系統,實現島內綠色交通

100%的

出行率;此外還將建設固廢迴圈利用體系和生態化供排水體系,實現生活垃圾和汙水的零排放。

綠色建築成大勢所趨,到2025年重慶城鎮新建建築要“全綠”

廣陽灣(圖源網路)

除了新建或在建建築實現建築綠色化,重慶的既有建築的節能改造、可再生能源建築應用也形成規模化。目前,重慶商場、酒店、醫院等公共建築,改造示範專案達1170餘萬平方米;可再生能源建築應用累計建設超過1500萬平方米。

(胡小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