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四口住十幾平方劏房!港媽派到公屋:終於有人生第一張梳妝檯

這間公屋即將會成為譚小姐一家四口的新家,“安排給兒子的房間,這裡一張床,這裡一張書桌,這裡準備給妹妹一間房間,這裡安排了一個衣櫃和一張枱,這裡一張床,有一件傢俱。”

一家四口住十幾平方劏房!港媽派到公屋:終於有人生第一張梳妝檯

她想買很久了,終於可以為新屋添置,“我終於有了我人生第一張擁有的梳化,我很開心的,一家人吃完飯,可以坐在梳化,看看電視,簡簡單單的生活。”

一家四口住十幾平方劏房!港媽派到公屋:終於有人生第一張梳妝檯

對於他們來說,現在住的一百多尺(十多平方)劏房,小朋友多了活動空間,更加重要的是,不需要再擔心四處搬遷了,“用遊牧民族來形容自己,即使我租了這一間劏房,我不知業主何時會加租,何時因為某一些問題要我搬遷,這種遊牧民族方式,實在太沒有安全感了。”

一家四口住十幾平方劏房!港媽派到公屋:終於有人生第一張梳妝檯

一間屋,一個棲身之所,對不少香港人來說都遙不可及,基層的工種和收入更加限制了他們的住屋條件,基層的收入已經不是太多,可能三分之一或五分之二的工資已經放在住屋,也要預計業主未來會加租。

一家四口住十幾平方劏房!港媽派到公屋:終於有人生第一張梳妝檯

譚小姐的上樓願望,由十八歲等到三十五歲,由一個人變成一家四口,“十七年了,裝修後入住就十八年了,這不是一個短的時間,對於我來說,或很多基層來說,公屋可能是我們基層的終點線。”

一家四口住十幾平方劏房!港媽派到公屋:終於有人生第一張梳妝檯

截至去年年底,全港有超過15萬宗,一般公屋輪候個案,平均輪候時間是5。7年,基層等上樓期間,大部分人都只能負擔租住不適切的居所,數字顯示,香港居住環境欠佳的住戶數目,去年就有12。2萬戶!

一家四口住十幾平方劏房!港媽派到公屋:終於有人生第一張梳妝檯

“這裡是之前掉混凝土的地方,已經看到那些鋼筋,小朋友洗完澡後出去,就突然「嘭」一聲,跌了下來,慶幸是小朋友出去後才掉下來,那一刻是害怕的,如果跌下來,砸到小朋友怎算呢。”

一家四口住十幾平方劏房!港媽派到公屋:終於有人生第一張梳妝檯

十幾年間搬過五間劏房,現在住的這一間,譚小姐形容是劏房中的豪宅,有一房一廳,但都面對日久失修問題,不過單位出現什麼狀況,譚小姐都很少會告訴業主,“我們是被動的一方,怕業主會否在租約期間厭你煩或不喜歡你,而趕你走。對基層來說真的租住期間被趕走,是很無奈,那一下會很彷徨,因為我已經住慣了這裡,突然之間要我搬走,我能夠去哪裡找呢,以及去找是否合適,可能現在住的地方,你們覺得很惡劣,但我下一間可能更惡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