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代谷紋玉璧的特點

《說文》所載:“璧,瑞玉,圜也。”《周禮》記有:“禮神者,必象其類,璧圓象天,琮八方象地。”

玉璧,是中國古代玉器中最為常見且流傳最為久遠的器類之一。其存在幾乎貫穿整個古代玉器製作史,在近七千年的漫長歲月之中,玉璧見證了中國古代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的演進。早在距今6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時代良渚文化遺存中就有數量較多且製作較為精美的玉璧發現,其後綿延發展於殷商、兩週直至政治統一、經濟發展、玉文化繁榮的兩漢達到鼎盛。

漢代玉璧品種豐富,主要有蒲紋璧、谷紋璧、螭紋璧、廓外帶有裝飾的璧、鏤雕玉璧等型別。蒲紋璧漢代玉壁是喪葬的重要器物,因此墓葬中出現大量的玉壁就不足為奇了。這類玉璧有下列特徵:第一,玉質多為水蒼玉,似青玉而深碧,中似有白斑,少數為青玉。第二,玉璧表面亮而有光,似玻璃光但色暗,有些因入葬而失去光澤,但帶有水沁或土沁。第三,玉璧上的粗陰線為極細的線條密集而成,細線條則若斷若續。谷紋壁戰國玉器上的谷紋,穀粒似旋渦,撫摸時留有尖硬扎手的感覺,而且排列緊密。漢代的谷紋璧則不同,穀粒小而圓、為較高的凸起,且排列稀疏。這類谷紋璧,最初出現於戰國長沙地區的楚文化,由於楚文化對漢代藝術的巨大影響,致使漢代玉器中出現了這種谷紋壁。

漢代谷紋玉璧的特點

漢代玉器有比較多的紋飾,特點是很多的玉璧出廓,谷璧、蒲璧的外邊有加添螭龍、螭虎、臥蟬、雷雲紋等裝飾,而且比較成功。玉璧除了出廓的特點外,還出現了吉祥語,如“宜子孫”,這是玉璧雕刻技法上具有語言內涵的裝飾內容,首現於東漢。另有許多紋飾是繼承前代戰國時期,如捲雲紋、谷紋、蒲紋,都是戰國較流行的,或單獨出現,或幾種紋飾混合出現。在前幾年的玉器拍賣市場上,玉器藏家注重收藏年代,明清之前的高古玉器備受青睞;近年來,明清時的玉器製品逐漸在拍賣市場上走俏,並且佔有越來越多的市場份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