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4-5)行書,行雲之麗秀

在中小學書法教育中,不能只重技法,還要了解書法發展歷史。

行書是介於楷、草間的一種書體。在書寫過程中,筆毫的使轉,在點畫的各種形態上都表現得較為明顯,行書書寫得比較放縱流動,輕鬆、活潑、迅捷,掌握好疾與遲、動與靜的結合。經典名帖有:

經典(4-5)行書,行雲之麗秀

《蘭亭序》

《蘭亭序》其書從容嫻和,氣盛神凝。,符合傳統書法的最基本審美觀:“文而不華,質而不野,不激不厲,溫文爾雅”。其筆法剛柔相濟,線條變化靈活,點畫凝練,書體以散求正,具有敬側、揖讓、對比的間架美感,成為“中和之美”書風的楷模。

《蘭亭序》用筆的豐富,就有藏鋒、稱飾、掛筆回鋒,牽絲、映帶、由方轉圓、由圓轉方等種種奇妙變化,有些橫與波挑又帶有隸書遺意,平和之中見奇縱。疏朗有致的佈局,挺秀雙逸的風神,變化多端的筆法,縱橫自如的取勢,其圓轉流美的行書字型中可以感覺到東晉楷法的完備,在妍美的行書中隱含著楷書的骨力。

經典(4-5)行書,行雲之麗秀

祭侄稿

《祭侄稿》通篇用筆之間情如潮湧,書法氣勢磅礴,縱筆豪放,一瀉千里,常常寫至枯筆,更顯得蒼勁流暢,其英風烈氣,不僅見於筆端,悲憤激昂的心情流露於字裡行間。

經典(4-5)行書,行雲之麗秀

寒食帖

《寒食帖》此卷用筆或清俊勁爽,或沉著頓挫,字型由小漸大,由細漸粗,有一種徐起漸快,突然終止的節奏。通篇書法起伏跌宕,光彩照人,氣勢奔放,而無荒率之筆, 被稱為“天下第三行書”。

經典(4-5)行書,行雲之麗秀

伯遠帖

《伯遠帖》書跡俊逸流暢,勁健靈動,其結字縝密,而又大小參差,疏密有致,正是信手寫來,更顯風流之美。

經典(4-5)行書,行雲之麗秀

米芾《苕溪詩卷》

米芾《苕溪詩卷》用筆中鋒直下,濃纖兼出,落筆迅疾,縱橫恣肆。尤其運鋒,正、側、藏、露變化豐富,點畫波折過渡連貫,提按起伏自然超逸,毫無雕琢之痕。其結體舒暢,中宮微斂,保持了重心的平衡。同時長畫縱橫,舒展自如,富抑揚起伏變化。通篇字型微向左傾,多攲側之勢,於險勁中求平夷。全卷書風真率自然,痛快淋漓,變化有致,逸趣盎然。

此外,行書家還有宋代蘇軾、黃庭堅、米芾,蔡襄,元代的趙孟頫、鮮于樞、康裡巎巎,明代的祝允明、文徵明、董其昌、李待問、王鐸,清代的劉墉、何紹基等,都擅長行書或行草,有不少作品傳世。

學習書法,處處留心皆學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