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最具海派飲食文化的特色美食

作為一個在上海生活了十幾年的北方人,對於上海的美食也算頗有了解!最近有網友私信“去上海旅遊,有什麼值得推薦的特色小吃嗎?”

上海菜融合了中西方飲食的精髓,匯聚在一起,然後傳播開來。既有西方飲食的精緻,又有本幫菜餚的鮮明特色。我最喜歡的上海美食有,是以下幾種很有特色的上海本土小吃!

最好吃的小吃,不是高檔的酒店,或是外灘的西餐廳,而是街角的小店,尤其是居民區多的地方,到飯點的時候,如果看到哪家店,都是附近的阿姨爺叔們來光顧,進去吃就對了。那一定是開了幾十年的老店,來的都是老主顧。

生煎

盤點最具海派飲食文化的特色美食

上海的生煎包,又叫“生煎饅頭”,是上海的傳統小吃,無論是早餐或者作為午餐、晚餐都可以。1兩4個,價格大概在6元左右,每家店價格略有浮動;

生煎用料紮實、皮薄餡大、底部焦脆、裡面的餡料鮮嫩多汁;在大大的平底鍋裡,放入現包的生煎,淋一些水滋啦一聲,蓋上鍋蓋燜些許分鐘,就能聽到滋滋作響的聲音。七八分鐘後,廚師掀起鍋蓋,用鏟子輕輕翻動,撒上黑白芝麻和小香蔥碎,黃噔噔焦香四溢的香煎就出鍋了,站在對街,都能聞到香味~!

用筷子挑破薄如紙的外皮,裡面便是多汁的鮮肉,湯汁豐盈,可以倒出滿滿的一湯匙,吸完湯汁在吃生煎,唇齒留香,熱情的上海爺叔會告訴你,生煎就是這個味,幾十年不變的老味道!

粢飯糰

盤點最具海派飲食文化的特色美食

粢飯糰被譽為“上海早點四大金剛“之一,有鹹甜兩種口味。是用糯米飯,包裹上滷蛋或是鹹蛋、加上肉鬆、火腿腸或者老闆自己秘製的肉醬,但是無論怎麼搭配,都少不了的要加一根油條進去,在擠一些沙拉醬提味。

無論你需要加多少的料,老闆都能嫻熟的全部包進粢飯裡,這種手法真的是太神奇了。

血糯米的香糯、滷蛋的Q彈、油條的酥脆、肉鬆的鹹甜、肉醬的香氣兒,每一口都是實打實的餡料。搭配一份豆漿,一個上午都是飽飽的。

油墩子

盤點最具海派飲食文化的特色美食

油墩子是很多老上海人眼裡的經典美食,也是很多上海人童年的記憶。外層炸得焦黃酥脆,裡面的白蘿蔔絲又脆又富含汁水。

看著攤頭的老闆把麵糊放進特製的勺子模具裡,再放一層刨成絲兒的白蘿蔔和蝦皮,蔥花,再蓋一層面糊,放進高溫的油鍋裡,油墩子卟囉卟囉地冒著泡泡在油鍋裡翻騰,不出幾分鐘,美味即成。

盤點最具海派飲食文化的特色美食

稍涼一會,咬一口,外脆裡嫩,充滿口腔的鹹鮮味和炸物帶來的滿足感,令人念念不忘。

盤點最具海派飲食文化的特色美食

油墩子模子蘿蔔絲餅油墩子油炸粿油墩兒模具油餉油餈粑工具勺

檢視

辣肉面和黃魚面

上海人愛吃麵,面的種類和澆頭也非常豐富,大排、鱔絲、八寶辣醬、蟹黃面、蔥油麵等等,每一種都有各自獨到的味道,但我最喜歡的就是辣肉面和黃魚面了。

盤點最具海派飲食文化的特色美食

辣肉面香甜中帶著微辣,辣中又可以嚐到鮮鹹的澆頭,面下鍋煮熟,碗裡放豬油,麻油,蔥薑末,生抽少許,倒入麵湯調開,最後舀一勺辣肉澆在面上,連湯都好喝。

不喜歡湯麵的,還可以點辣肉拌麵,每根麵條都裹上濃濃的醬汁,一口鹹香。若是覺得配料不夠豐富,還可以點店裡其他的澆頭,一起加進去,味道就更讚了。

盤點最具海派飲食文化的特色美食

黃魚面的精髓在湯,奶白色的湯底,是下足了功夫,花好幾個小時吊出來的高湯,黃魚一丁點的腥味都沒有,連面裡的雪菜都特別鮮脆,麵條軟硬也剛剛好,一般人都是連湯都喝掉的。黃魚去了整根的大骨,但是也會有一些小的毛毛刺,基本上也處理的非常乾淨了。

盤點最具海派飲食文化的特色美食

【秒搶!拍4斤再贈1斤僅69元】鮮凍小黃花魚 黃魚海魚海鮮 毛重約500g 10-13條

檢視

炸豬排

盤點最具海派飲食文化的特色美食

上海炸豬排,是上海西餐的前身,位於南京西路的上海德國菜餐廳——德大西菜社在最先推出了一道炸豬排,隨後在80年代,上海紅房子西餐廳又推出了海派炸豬排和羅宋湯的搭配,當時上海的年輕人接觸了很多西方飲食和文化,這才逐漸地揭開了西餐的神秘面紗,流傳至今,經久不衰。

但是現在無需去高檔的西餐廳,任何小吃店,上海人的餐桌上,都會經常出現。酥脆的外殼,牢牢鎖住豬排的肉汁,搭配上海辣醬油,就是經典的老味道。

上海的飲食文化,在眾多菜品當中,也融入了一些外來菜系的特色,所以本幫菜絕對不是一般人認為的甜這麼簡單,這種吸收外來文化加以本地化的特點,最終對辣肉這款味道多元的澆頭的出現有了非常深刻的影響。每個地方都有各自獨到的特色美食,那一定是和當地的歷史文化相連的,經過時代變遷,也經久不衰!

Jessica的美食每刻,美食專欄原創作者、美食撰稿人,與你分享我多年來的美食心得,我們與食物的美好關係,不應被罪惡感替代,好好生活,享受美食

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Jessica的美食每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