嘿,老東西們!

孫女所在幼兒園重陽節要搞老幼互動活動,通知祖父祖母輩參加。我習慣性怕形式和程式,尤其怕在某種形式下走程式時某些人的嘮叨,因此很久以來儘量迴避參加人們組織的各類集體活動。然而若不參加,珞伊擔任迎賓的樣子不能在爺爺面前顯擺,並且孤單地看著別的小朋友祖孫同樂,難免會有些失落。我便去了。

活動倒也簡潔:給爺爺、奶奶敬茶,剝桔子,捶背捶腿,請爺爺、奶奶們通過幾張相片簡單介紹他們幼年玩過、用過的老物件,孩子們合唱一首兒歌,最後由專業攝影師為每個孩子拍攝祖孫合影。

每個班二十多個孩子,兩個老師一個阿姨,四歲多一點的孩子,打鬧嬉戲一刻不停,完成整個活動也是夠操心的。我覺得活動設計較不錯,雖然孩子們未必完全領會老師們的用心,但肯定會在他們心靈上留下了印象,他年憑藉祖孫合影,心底會升起懷舊的溫馨,擁有懷舊的時光,人生也算充盈的了。

展示的老物件有:糧票、洗臉架、搪瓷洗臉盆等等。物件就是東西、用品,本地地方話不講物件,都稱之為東西,所謂老物件就是老東西。上述那些老東西可以視為透過人類意識製造岀來的用品,意識一旦產生,便發展岀許許多多與之相關的行為模式,而這就是文化的成份了吧。

嘿,老東西們!

於是我們同時擁有文化意義上的行為模式,以及生物學範疇的行為模式。要吃飯屬生物學範疇的行為模式,然而食物短缺,造岀糧票就屬於人類意識的行為模式。至於洗臉,亊關面子,製造、使用洗臉架、搪瓷洗臉盆就完全屬於人類意識的行為模式了。這樣,人類有了文化,便也有了歷史,歷史不屬於生物學範疇,完全由人的意識構建。

那些老東西一直伴隨著我們的幼年、童年和青少年時代。不經意間,它們都從我們生活中消失,成了文物,一段時代的行為模式消失,只剩少量物件陳列於博物館,或者它們的照片存於網路上,後人可以據此進行歷史敘亊了。歷史可以有多種敘事說法,誰還願意重複與飢餓相關的那些生物學範疇的行為模式呢?

然而,文人雅士喜歡不時訴說鄉愁。那些記憶中不知名的野花,薄暮中伸向遠方的靜謐小徑,夕照下歸家的老牛,茅屋頂上裊裊炊煙,綠籬小橋人家,以及石磨杵臼、青花海碗、沙陶瓦罐……自然而然勾起他們的鄉愁。

而我們看到糧票、搪瓷製品和木製洗臉架,也會想起三分錢半兩糧票一個的糕粑,想起不小心掉落搪瓷盆摔掉一小塊搪瓷後母親心痛卻又仍然慈和的複雜表情,想起通風涼快的開襠褲、光腳板趟著雨天石板輔就的街巷……也類似文人的鄉愁吧?

嘿,老東西們!

鄉愁流露岀的無非是對由老東西浸透的、承載的文化的意識、情懷,生物學範疇的艱辛已經模糊了。生物學範疇沒有鄉愁的地位,嚴酷環境決定我們行為的,不是什麼情懷、思想、自由意志,而是荷爾蒙、基因和神經突觸。

這世界上所有事情都是這樣的,發生在遙遠年代的哪怕再怎樣慘烈的事情,讀了記實文字或許會義憤填膺,卻不會產生切膚之痛。所以老東西能輕易喚起鄉愁卻不會觸及痛點。

搪瓷存在時間不長, 糧慄存世流通時間更短,至於臉盆架,存在時間長得多了,不僅限於帝王家,也是民眾傳統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起居用品,洋溢著濃郁的時代和地域氣息。

嘿,老東西們!

在我國,老東西多了去了。不說五千年文明史,就算三千多年吧,埋在地下的、藏於博物館的、散失於民間的數不勝數,它們都參與了歷史敘事。有些老東西,比如巫師的嬰兒頭蓋人皮鼓、獵頭祈豐年的刀具、木鼓,也曾激得我義憤填膺。

糧票使我記起了肚子空空的感覺,卻沒有了實在的飢餓感。有些東西,一岀世就不祥,就是成了老東西,也肯定不會勾起鄉愁,比如白磷彈、細菌彈和核彈。只有和平、繁栄富足的時代,人們才會記起老東西們的收藏價值。嗯,無論怎樣焦慮,現在好歹還算和平,也不愁吃穿。讓孩子們看看老東西,以求文脈綿長,算是功德一件。

其實呢,無論東西南北,人有時也稱為物件,魯迅《書信集·致曹聚仁》:“古人告訴我們“唐”如何盛,“明”如何佳,其實 “唐 ”室大有胡氣,“明”則無賴兒郎,此種物件,都須褫其華袞,示人真相。”這裡的物件指的就是人。

人這種東西,不可能活著存世萬歲,一般是透過文字、斷碣殘碑,頂多也就是木乃依宣示他們的存在,而那叫痕跡不是老東西了。人活著才能配稱東西,人老了就是老東西。

然而無論怎樣稱呼,我們仍然是動物,我們的身體、情感和認知能力仍然是由DNA所形塑。而我們的社會建構其實也和尼安德特人或黑猩猩相同。1968年,生態學、動物行為學家約翰卡爾宏(John B。Calhoun) 進行了一項稱為名為MouseUtopia Experiment(“老鼠世界”又譯為“老鼠烏托邦”)的實驗。實驗結果令我不寒而粟,在宇宙中未找到備份時,人類生存空間目前只有地球,這是一個封閉的有限球體。未來某一天,我們的社會建構會崩塌麼?

嘿,老東西們,不管怎樣艱難坎坷,我們都挺過來了。除一些不叫東西的外,我們大多數人還能保持尊嚴進化為老東西。然而未來是如此不確定,讓我們都為子孫後代祈福吧,千萬不要岀現“老鼠烏托邦”實驗的結局!

嘿,老東西們!

(部分圖片源於網路版權屬於網路釋出者,文章版權屬於作者,引用、轉載請與平臺聯絡)

3

三分鐘縱橫,一個只做原創的公眾號

為了情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