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稱為真正青花瓷的唐青花

世人皆知元青花,但其實中國青花瓷最早出現是在唐代,唐代的鞏縣窯就開始使用含有鈷的藍釉彩來裝飾陶瓷器,但是唐代青花瓷的製作還不成熟,而且隨著鞏縣窯的衰落還一度中斷。所以說唐代的青花瓷器是處於青花瓷的濫觴期。

目前能見到的標本有20世紀70—80年代揚州出土的青花瓷殘片二十餘片;香港馮平山博物館收藏的一件青花條紋復;美國波士頓博物館收藏的一件花卉紋碗;丹麥哥本哈根博物館收藏的一件魚藻紋罐;南京博物院收藏的一件點彩梅朵紋器蓋。

1998年印尼爪哇海峽勿裡洞水域發現唐代沉船“黑石號”出水的三件完整白釉藍彩盤;2006年10月,鄭州市上街區峽窩鎮以西4公里7號唐墓出土的兩件青花瓷罐。透過對揚州出土瓷片的胎、釉、彩進行研究,並對唐代鞏縣窯的物質和技術條件進行分析,初步斷定唐青花的產地是河南鞏縣窯。近年來在鞏縣窯窯址出土了少量青花瓷標本,由此進一步確認了唐青花的產地就在河南鞏縣窯。

【胎釉】

胎質多粗松、厚重。胎色有淺黃白和米灰兩種,燒結程度不好。由於胎料的漂洗、篩選比較粗糙,所以在胎土中往往可見夾雜著一些灰色、黃色或黑色的小砂粒,瓷胎中還有比較明顯的小氣泡或孔隙。

為了掩蓋胎色之不足,在器物的胎、釉之間都施有一層白色的化妝土(又稱“護胎釉”)。釉色也有灰白和乳白兩種,釉面可見有細密裂紋。底釉白中泛黃,釉質較粗,透明度較差。器物內外及底心均施釉,圈足部未施釉。

不能稱為真正青花瓷的唐青花

(1975年揚州出土青花瓷片)

不能稱為真正青花瓷的唐青花

(1983年揚州出土青花瓷片)

【青料】

青花色料與唐三彩藍料同屬硫銅鐵鈷礦,青料髮色濃豔,帶結晶斑,為低錳低鐵含銅鈷料,應是從中西亞地區進口的鈷料。

不能稱為真正青花瓷的唐青花

(1990年揚州出土青花瓷片)

【器型】

完整器以小件為多,有三足爐、碗、罐、蓋等。碗,高4。2釐米,口徑6。2釐米,撇口,卷唇,弧腹。蓋子最大外徑8。5釐米,高4。5釐米,寶珠鈕,子口,內壁不施釉。

殘片器型有枕、盤、碗、壺、爐和執壺等。盤碗口沿多作花瓣狀,圓唇,淺腹,內壁出筋,玉壁形或玉環形底足。其中,一件殘碗的口徑達24釐米。壺腹部渾圓,短嘴,大平底。

以口、腹造型不同又分四種類型:(一)敞口、深腹碗;(二)敞口、 淺腹碗;(三)折沿,淺腹碗;(四)花口、折沿、淺腹碗等。

不能稱為真正青花瓷的唐青花

( 鄭州上街區出土 / 唐青花塔式

這兩件青花瓷罐是目前國內外所見工藝最複雜、最精湛,器形最大的完整唐代青花瓷精品。器表裝飾的藍彩紋樣有多種為新面世品種。

兩件青花瓷罐的造型基本相同。器蓋呈覆碟形,蓋鈕呈寶塔形。器體為敞口、圓唇、直頸、圓肩、弧腹、平底。下為碗形託座,託座下為喇叭形圈足。只是其中一個的肩部有兩道凸弦紋,而另一個的肩部只有一道凸弦紋,圈足上部又有一道凸弦紋,似形成一週折稜。均為瓷質,燒成溫度較高,胎呈乳白色,胎質細膩。

周體罩白色透明釉至圈足下部,釉層均勻,釉色潔白而有光澤,無脫釉現象,但部分器面稍泛黃。器蓋、器體肩腹部均釉下繪藍彩紋飾,藍彩濃淡不一,濃處呈深藍色,可見細小黑色斑點,淡處呈淺藍色,不見暈散現象。兩器的尺寸與所繪藍彩紋飾各有不同:蓋鈕頂部繪“甲”紋,鈕的周邊繪對稱草葉紋。器體肩部繪蔓草紋,腹部繪束花紋、牡丹紋、草葉紋和童戲紋,幼童拿彎鉤狀長物,下有一圓球,作擊球狀。器通高44釐米。蓋鈕頂部繪草葉紋,鈕周圍亦繪對稱4個草葉紋。器體、肩部繪牡丹紋、蔓草紋、草葉紋,另繪對稱兩隻飛蟲,蟲體棗核形,雙須雙翅,看上去似蜂似蝶。通高44。2釐米。

【紋飾】

青花紋飾除丹麥哥本哈根博物館收藏的魚藻紋罐以外,其餘的均為花草紋。主要有團花、梅花、草葉及椰樹、稜形、流雲、蝴蝶等。花草紋一類是典型的中國傳統花草;另一類是在菱形等幾何圖形中夾以散葉紋,為典型的阿拉伯圖案紋飾,可證明唐青花瓷器主要供外銷。

不能稱為真正青花瓷的唐青花

(1998年唐代沉船“黑石號”出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