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節氣是中國傳統文化,古代按照節令播種下籽,萬物生機盎然

二十四節氣是中國的傳統文化,二十四節氣起源於黃河流域,

距今2000多年前的秦漢時期,就已經形成了完整的二十四節氣

,二十四節氣每月

個,每月的第一個節氣為

節氣

每月第二個節氣為“中氣”、

“節氣”和“中氣”交替出現,各歷時

十五

天,現代人已經把“節氣”和“中氣”統稱為“二十四節氣”。

驚蟄是

二十四

節氣中的第

個節氣

,在

每年的3月6日前後

二十四節氣是中國傳統文化,古代按照節令播種下籽,萬物生機盎然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驚蟄鬥指丁,太陽到達黃經345°,時至驚蟄,陽氣上升、氣溫回暖、驚蟄節到聞雷聲,震醒蟄伏越冬蟲、雨水增多,萬物生機盎然。

二十四節氣是中國傳統文化,古代按照節令播種下籽,萬物生機盎然

圖片由鷺島老賀拍攝

在二十四節氣之中,驚蟄反映的是自然

生物

受節律變化影響而出現萌發生長的現象,它是古代農耕文化對於自然節令的反映。農耕生產與大自然的節律息息相關,驚蟄節氣在農耕上有著相當重要的意義,自古以來我國人民很重視驚蟄這個節氣,把它視為春耕開始的節令。

二十四節氣是中國傳統文化,古代按照節令播種下籽,萬物生機盎然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大自然不管人世間的喜怒哀樂,總是按它自己的規律循序

漸進,

交換著一年四季。春天隨

驚蟄第一聲響雷,就如期地來到了

祖國大片地區,

清明節

前後

,氣候驟然間轉暖,陽光和煦地照耀著解凍不久的大地。

河對岸的山灣裡,桃花又一次紅豔豔地盛開了。河兩岸的緩坡上,剛出地皮的青草芽子和枯草夾雜在一起,黃黃綠綠,顯出了一派盎然的生機。柳絲如同少女的秀髮,在春風中搖曳。燕子還不見蹤影,它們此時大概還在北返的路上,過一兩天就能飛回來。

河早已解除了堅冰的禁錮,歡騰地唱著歌流向遠方……

二十四節氣是中國傳統文化,古代按照節令播種下籽,萬物生機盎然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驚蟄並不是節慶,沒有形成固定統一的慶祝儀式,但在各個地方

上也有些獨特的民俗活動,

人們會祭祀雷神祈求風調雨順,

同時在一些地方還會‘祭白虎’化解口舌之爭、‘打小人’寓

意驅趕黴運,祈求吉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