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進行普洱茶的審評和差別二

陳茶品鑑陳茶是指經過一定時間存放之後的生茶(或熟茶)。陳茶階段是普洱茶最具魅力的階段,這個階段普洱茶不斷變化,品質和價格都在提升,風格也朝多樣化發展。

如何進行普洱茶的審評和差別二

由於茶葉儲存有“幹倉”、“溼倉”之別,又有不同氣溫、海拔的影響,再加上時間的跨度可能非常大,因此,對陳茶的品鑑更考功力。對一個陳茶,我們一般是先研究它的外包裝,透過我們已有的知識,根據外包裝判斷它的大概年代、廠家。由於外包裝資訊常常是茶商回憶、玩家整理的、因此,誤錯之處在所難免,這些不在本書論述範圍。

在包裝紙沒有被開啟或換過的前提下,消費者首先要注意的是包裝紙的紙質、印刷是否與那個年代相符;其次是好的幹倉茶品會有茶油滲過包裝紙,形成斑斑點點的褐色印跡。如果是溼倉茶,包裝紙上可能就是成片的水印跡。

如何進行普洱茶的審評和差別二

能不能用包裝紙是否完整來判斷普洱茶的年代呢?不能。因為,溼倉、蠹魚都會使包裝紙提早破敗。

第二步,看茶麵。經過時間的洗禮,在茶葉的表面已經無法嗅到生茶的青氣味,隨著時間的推移、生茶的顏色會向褐色轉化。對緊壓茶,表面油光,條索清晰、鬆脫。不同的茶,壓制時的壓力不同、含水量不同、同樣時間的擺放,鬆脫程度是不同的。比如,一般工廠執行的水分出廠標準是沱茶9%,磚茶13%,七子餅14%。這樣,同樣是十年的茶,磚茶和餅茶表面就比沱茶的清晰、鬆散。如果是溼倉儲存,表面會有白色黴的痕跡或白色的斑點,條索會粘連成一片。

如何進行普洱茶的審評和差別二

接下來,開湯,聞香氣,看湯色,品茶湯。對純幹倉茶品,即使存放十年也只有淡淡的陳味,很難聞到“倉”的味道。對純幹倉,那些較幼嫩的茶品如三四級茶,花蜜香(或者叫冰糖香)會非常明顯,隨著時間的加長,陳香也會加重。除陳香外,普洱茶的其他香氣是十分微妙的,由於各人對味覺的感受和經驗不同,有時這些香氣需要別人的引導才能很好地體會。對溼倉茶,倉味在頭幾泡中卻是非常明顯的。茶湯的顏色則隨著茶品年代的增加,從黃綠色向橙黃色向栗色轉化,只要儲存良好,茶湯會非常透徹、亮麗。

是否可以用湯色判斷普洱茶的年齡呢?答案是不能。因為,不同的工藝做出的茶湯色差異非常大,人工石磨壓制的茶湯色轉化較快,機器壓製的和鐵餅,轉化慢;萎凋過的茶品和壓好後日曬的茶品湯色都更紅一些。

如何進行普洱茶的審評和差別二

普洱茶經過長時間的存放,苦澀會不斷淡化,茶湯變得濃滑。對一個玩家來說,陳化的生茶給人的感覺是複雜的,既有生茶的勁道,又有陳化形成的軟滑,入口的茶湯有很多東西可以慢慢咀嚼,也可以玩味對各部分味蕾的刺激及唾液分泌時產生的在口腔不同部位的類似氣泡滾動的感覺—它們被鄧時海先生稱為兩鳴泉、舌底鳴泉,而舌底鳴泉則被作為一種很高的境界被追尋著。很多老、不能在人的身R休上產生非常有趣的反應—輕汗徐徐,思緒空靈,身體飄飄然的感覺。

溼倉茶或那些從溼倉拿出來後再在乾燥地方存放一段時間的所謂“退倉”茶品,哪怕它的倉味已經很淡很淡,都會在口腔、上顎留下馬腳一一上顎、喉部發乾和刺痛感。

如何進行普洱茶的審評和差別二

最後,看葉底。好的陳茶的葉底按年代的不同,從青黃色到黃色到黃偏紅,如果偏黑、葉片粘連在一起,說明倉過重了,是有問題的茶儲存良好的茶、幾十年後、葉底仍有彈性仍留有生茶的痕跡,如果葉底沒有彈性、用手碾就碎,也是儲存不當引起的。葉底的完整性並不是衡量普洱茶好壞的標準,因為大廠機器加工,由於工藝的要求,反倒要把茶葉切碎分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