賣了假貨,為什麼辛巴和羅永浩的應對方式截然不同?

賣了假貨,為什麼辛巴和羅永浩的應對方式截然不同?

最近兩大短影片App頭部的帶貨主播都被爆出賣了假貨、一個是快手的辛巴,把糖水當成燕窩賣。一個是抖音的羅永浩,賣了假的羊毛衫。

但是兩個人的處理方式截然相反,一個是死不承認,還放狠話不會放過那些曝光他的人。另一個就直接承擔責任,先行給消費者做了3倍的賠付,然後再追責供貨商。

這裡面有一個品牌的社會監督原理。品牌的其中一個價值就是保障價值,不僅體現在買之前出問題的機率小,也體現在出了事之後更容易維權。只要這個品牌在,就是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廟。

品牌出事也是很常見的事情,面對負面,大致有兩種處理方式,一種就是否認,花錢刪帖,拒不承認。這種觀念有本能的、也有受“品牌形象論”的誤導,認為品牌形象最重要,完全不能有負面,想要打造一個完美的形象。

但是這種形象是很脆弱的,因為一旦負面被實錘,就是對品牌信任的一種巨大消耗,嚴重的甚至直接導致品牌失靈。一旦信任沒有了,基本上等同於這個品牌沒有了。

只有承擔責任,品牌才會有效。所以有一些特別厲害的企業,不僅會承擔責任,還會在可承受範圍內加大對自己的懲罰的力度、和對使用者的補償。

比如有一段時間反日的情緒很嚴重,豐田的一些車主的車就被砸了,按理說說這個事情這公司沒什麼責任,但是也會影響以後客戶對他們的選擇,所以他們就了一個決定,就是對這些被砸的所有需求進行賠償。這樣就打消了這個事件在使用者心中形成的顧慮,反倒增強了信任。

如果一次危機如果處理的好,效果不亞於刻意設計的營銷活動,所以每一次負面都是一次宣傳的機會。

羅永浩在營銷方面一直很厲害,也清楚的知道怎麼做才能建立信任,這次也處理得非常得體。他的道歉宣告下面,就有很多支援的留言調侃:在老羅這裡面東西是絕佳的理財,買真貨有低價,買到假貨有3倍賠償。

怎麼才是好的處理方式呢?只需要盯著“信任”這個關鍵詞。

可以問自己:怎麼做才能不影響使用者的信任?甚至加強使用者的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