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保佳講論語111」克、伐、怨、欲,不行焉,可以為仁矣?

「李保佳講論語111」克、伐、怨、欲,不行焉,可以為仁矣?子曰:可以為難矣,仁則吾不知也。

翻譯:好勝、自誇、抱怨、貪慾,這四條剋制住了,可以成為仁人嗎?孔子回答道:這四條比較難克服,但是能不能成為仁人,我就不知道了。

上面這句論語是原憲問孔子的,我們這裡簡單介紹下原憲。

原憲出身貧寒,個性孤傲,十分尊崇孔子的理論,按照孔子的教導要求自己,孔子死後,他就隱居了,過著非常貧困的生活,但是依然矢志不渝地貫徹孔子的思想。

原憲有個很大的問題,就是非常的不擅長與人共事。之前孔子在魯國做官的時候,他在孔子下面幹活,孔子給他發工資,他覺得太高了,想退,孔子教導他一定要收下,說:如果你覺得多,可以送給你的親戚、鄰居。孔子為什麼要他一定收下工資呢,因為當時還有其他同學也在孔子下面做官,如果他退了部分工資,那讓其他同學怎麼辦?也一起跟著退嗎?

原憲隱居後,子貢曾經去拜訪過原憲。但是原憲當時太清貧了,住在一個小巷子裡面,子貢的馬車開不進去,便下車去找他,見到他後,發現他穿著破衣、手拄菜杆做成的柺杖,十分驚訝,問道:你是生病了嗎?原憲便回答:沒有錢,叫做貧窮,學會了道理卻不施行,才是病。我只是貧窮,不是病。相反,丟掉了仁義,坐著豪華裝飾的車馬,這是我原憲不願意做的事情。子貢聽後渾身不舒服,《史記》裡面記載子貢“不懌而去,終身恥其言之過也”,子貢不高興地走了,一輩子都為說了這句錯話為恥。

從這裡就能看出原憲的問題,他太清高了!清高到把別人都看成了小人,把別人都弄得不舒服。

我們再接著講這句論語。

克:好勝。這是我們每個人都有的毛病。我們人就是愛和周圍的人攀比,總想著要勝過別人。同學成績比你好,你會不會難受?同事受到領導表揚,你會不會難受?親戚家的孩子,找到一份比你好的工作,你難不難受?

如果你難受,就是因為你有好勝心,因為你認為:本應該是我勝過別人的。

好勝心這種東西,是非常淺薄的。比如說,你的朋友比你有錢,你會難受,但是馬雲比你有錢,你就不難受,為什麼呢?因為格局太低了,就想著周圍這些人。所以儒家要求弟子一定要有遠大志向,有了志向,就不會在乎身邊這些攀比的事情,因為自己有更重要的志向要去完成,就不會會天天想著同事工資比我高了幾百塊錢這種事情了。

伐:自誇心理。這個心理,和好勝心,是一體兩面的事情,本質上還是同一個事情。自己做了件什麼厲害的事情,忍不住要說出來,而且還會誇大的說。還是那句話,心中真的有大志向的人,不會整天誇耀自己的功勞。如果一個人天天把自己很牛逼掛在嘴上,那他肯定成不了大事。

要學會克服自己的驕傲心理、攀比心理,永遠謙虛,低調做事,這對自己做人、做事都有很大幫助。

怨:抱怨、怨恨。這種心理本質上是自己不接受,不願意接受壞結果。儒家中有個觀點:盡人事,知天命。自己盡心盡力的去把事情做好,至於後面的結果,讓上天決定,我只管接受。儒家中的這個價值觀,才是正確的價值觀。為什麼呢?因為事情已經發生了,你能做的只有接受,你在那邊抱怨,事情就會變好了嗎?並不會,反而會影響你自己的心理,導致你下次做事又做不好,進而惡性迴圈。

接受,就是治療抱怨的良藥。

欲:慾望。慾望這個事情我們講過太多次了,這裡就不展開了,有興趣的可以翻看我之前寫的論語講解。

原憲問孔子,克服上面四條事情,可以做到仁嗎?孔子說克服上面四條是很難,但是不是仁,我就不知道了。

其實孔子的潛臺詞就是說,克服這四條,還做不到仁。儒家對仁的要求很高,僅做到這四個還不行。

但是這四條對於我們普通人就已經很難了,試問下,你能克服這四條嗎?

「李保佳講論語111」克、伐、怨、欲,不行焉,可以為仁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