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因”無“果”,求“因”方能得“果”

關明生曾說,“凡人都在追求一個結果,但他不知道結果是一個自然而然的東西,把精力和時間放在因的上面,結果自然呈現。” 關明生,算是阿里管理的啟蒙者和奠基人。也許是受關明生的影響,阿里巴巴強調平凡人做非凡事;一群平凡的人最終做出了一件偉大的事。

結果導向、以終為始,本身是沒有問題的;而“因”與“果”的關係認識不清,則會出問題。

無“因”無“果”,求“因”方能得“果”

“因”是偶然的,所以要“求因”;“果”是“因”的必然,所以謂“得果”。成功的企業,其“果”大多相似,其“因”大相徑庭;所以成功的路,各不相同。

雖然“因”是偶然的,但是“因”也是有跡可循的;那就是企業發展與管理的常識和規律。比方說“條條大路通羅馬”。如果你是坐車去羅馬,遇山開山、遇水架橋,這是規律;如何開山、如何架橋則是常識。如果你是隨意出行,遇山登山、遇水渡水,這也是規律;如何登山、如何渡水則是常識。

所以,到達“羅馬”只是過程的必然結果。如果違背規律,妄想駕車渡河,很有可能被淹死。徒步登山的,試圖把山劈開一條路,同樣不可取;也許山還沒有劈開,人已經累死了。違背規律的後果是:結果不可期。掌握常識,則有助於提高過程的效率與質量;同樣是搭橋,什麼樣的水搭浮橋,什麼樣的水搭石橋。缺乏常識,也會影響規律的走向;這也是有些企業雖然遵循規律,也沒有成功的原因之一。

偶爾,會有不遵循規律、不掌握常識的幸運者也能翻過幾座山、渡過幾條河;但那只是幸運,絕對是到不了羅馬的,幸運只能是一時、不可能是一世。

一畝地的畝產量是怎麼來的?顯然不是定出來。從選種、到播種、除草、施肥、澆水的整個田間管理過程,決定了作物最後的產量,產量只是一個結果的體現而已;過程做得好,產量自然高,過程做不好,產量自然好不到哪去。

扎克伯格曾說,臉書從來不定發展目標,只定事情;事情做對了,業績自然發展。這種說法雖有些偏頗,卻也不無道理。對於大多數企業,規劃還是要有,目標還是要有;但如果只關注結果、不關注過程,規劃和目標往往都是不能實現和達成的。

企業今天的成果,一定是來源於昨天的工作;今天的工作,同樣決定了明天的結果。處於同一水平的企業,隨著時間的推移,差距越來越大的根本原因在於今天做的事不同。也許它們的目標相同,它們期望的結果也相同;實際的“果”不同是因為“因”不同。

偉大的企業都是最平凡的,平凡在於都懂得遵循規律和擅於運用常識。消失的企業都是最聰明的,聰明在於拋棄規律和常識,依然可以獲取成功。

無“因”無“果”,求“因”方能得“果”;求“果”未必有“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