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子兵法》中的道與術

兵學聖典《孫子兵法》共十三篇,六千餘言。不僅軍事思想璀璨奪目,同樣閃耀著中華文明的哲學光芒。

孫子首篇即講“道”,“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不輕言兵事,不輕開戰端,不好大喜功,一切以國家為重。

“故經之以五事,校之以計,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將、五曰法。”講的是戰略,戰事未起,先謀天時地利人和。

一旦開戰,“兵者,詭道也”,掩飾自己,打擊敵人,迅速獲取勝利,結束戰爭。

《作戰篇》第二。三軍未動,糧草先行,“千里饋糧,則內外之費,賓客之用,膠漆之材,車甲之奉,日費千金”。戰爭同樣考驗著國家的後勤動員能力。

“故智將務食於敵。食敵一鍾,當吾二十鍾;芑稈一石,當吾二十石”,“卒善而養之,是謂勝敵而益強”,要善於以戰養戰。

《謀攻篇》第三,“夫用兵之法,全國為上,破國次之,全軍為上,破軍次之;全旅為上,破旅次之;全卒為上,破卒次之;全伍為上,破伍次之。是故百戰百勝,非善之善者也;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不戰而屈人之兵,儘量避免戰火,體現中華文明中的“仁”。“知彼知己者,百戰不殆”,這是制勝的基本思想。

由此可見《孫子兵法》前三篇講的是“道”,“道”要正,“道”要仁。

《孫子兵法》後十篇講的是“術”,“術”要奇。“凡戰者,以正合,以奇勝。故善出奇者,無窮如天地,不竭如江海”,奇謀奇計獲取勝利,此外士卒要“其疾如風,其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動如山”。具體有《軍形篇》、《兵勢篇》、《虛實篇》、《軍爭篇》、《九變篇》、《行軍篇》、《地形篇》、《九地篇》、《火攻篇》、《用間篇》。

總之,《孫子兵法》要旨:道正術奇,無往而不勝。戰爭不在殺傷多少,敵我民力都要珍惜,這一點遊牧民族是做不到。孫子的思想光芒超出的兵家範疇,豐富了中華文明仁道思想,這也是《孫子兵法》傳閱數千年不朽的又一偉大之處。

《孫子兵法》中的道與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