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分享:名家和陰陽家的思想和代表人物

007■名家的思想和代表人物

名家是中國秦代以前注重辯論技巧,探討名稱概念之間、名稱與實物之間關係的一種學說派別。他們注重對名詞概念進行深入細緻的分析,提倡“控名責實”。當時稱之為“辯者”。由於成文法的公佈,“辯者”在社會上充當了類似律師的角色,他們根據法律條文進行辯護,所以又稱“刑名之家”。最主要的代表人物有惠施、公孫龍,此外還有鄧析、尹文和後期墨家的一些學者。

春秋戰國之際,學術興盛,百家爭鳴,各家各派都在申說自己的學說,批駁他人的學說。隨著辯論的深入,人們發現許多舊的概念不能反映新事物的內容,而新出現的概念還有待於社會的認同,於是,名實不符的問題亟待解決。到了戰國中期,隨著名辯思潮的發展,名家學派應運而生。

名家學派的創始者為春秋末期的鄧析,他當鄭國大夫的時候,正值子產執政。為了給子產出難題,他為人辯護,能將是說成非,非說成是,使執法者難以定案。子產認為他是一個大禍害,於是便把他殺了。由此說明,研究辯論規律,制定辯論規則是當時的重要任務。由此形成了名辯學派。

在鄧析之後,又出現了三個基本學派:宋研、尹文學派,惠施學派和公孫龍學派。

知識分享:名家和陰陽家的思想和代表人物

其中,公孫龍學派強調名詞概念的相互區別,認為一個概念只能指一個事物,而不能既指這一事物,又指另一事物,否則的話,就會產生邏輯混亂。

公孫龍著名的“白馬非馬”命題,最明顯地表現出他的學說的詭辯性質。他認為,“馬”這個詞,是指馬的形態,凡具有馬的形態的都命名為馬。“白”這個詞,是指白的顏色,凡是白顏色的都命名為白。“白馬”是馬的形態再加上白顏色,亦即白顏色的馬。可見,馬與白馬是兩個不同的概念,所以說“白馬非馬”。

惠施學派則強調事物之間的相互聯絡。認為相同的事物是相互聯絡的,所以是“同”,不相同的事物表面上看來不同,是“異”,但實際上也是相互聯絡的,也是“同”。因此“同”也是“同”,“異”也是“同”,“同”和“異”沒有本質的區別,都是一樣的。

在諸子百家中,名家以自己凌厲的論辯,細緻入微的分析而著稱於世。它與儒、墨、道、法、陰陽等家並列為當時地位十分顯赫的“顯學”中。由於百家爭鳴的局面在秦代之後消失了,所以中國古代的名家也就隨著銷聲匿跡了。

趣味連結:名家領袖人物公孫龍

名家領袖公孫龍(前320~前250),以詭辯聞名於世。據說,他有一次騎馬過關,關吏說:“馬不準過。”公孫龍回答說:“我騎的是白馬,白馬非馬。”說著就連馬一起過去了。

公孫龍著有《公孫龍子》一書,書中一篇《白馬論》,主要命題是“白馬非馬”。公孫龍透過三點論證,力求證明這個命題。第一點是:馬,是用來描述外形的:白。是用來描述顏色的。“馬”的內涵是一種動物,“白”的內涵是一種顏色,“白馬”的內涵是一種動物加一種顏色。三者內涵各不相同,所以白馬非馬。第二點是:“馬”,包括一切馬,不管顏色上的區別:“白馬”只包括白馬,不包括黃、黑等顏色的馬。第三點是:“馬”,因為有色,所以有白馬,如果沒有白馬,同樣有馬:“白馬”,是馬和白的綜合,而不僅僅是馬。

《公孫龍子》另有一篇《堅白論》,提出了“離堅白說”。公孫龍的證明有兩個部分:第一部分是,假設有堅而白的石.那麼,沒有堅仍有白石.沒有白仍有堅石。因此,堅和白是彼此分離的。他說,用眼看,只能看見一白石:用手摸,只能摸到一堅石。感覺到白石不能感覺到堅,感覺到堅石不能感覺到白。第二部分是,堅、白表現在一切堅物、一切白物當中。即使實際世界中完全沒有堅物、白物,而堅還是堅,白還是白。堅和白完全獨立於堅白石以及其他堅白物的存在。這是有事實表明的,這個事實是,實際世界中有些物堅而不白,另有些物白而不堅。所以堅、白顯然是彼此分離的。

公孫龍的“白馬非馬論”和“離堅白說”在中國古代都是著名的哲學命題。

知識分享:名家和陰陽家的思想和代表人物

008■陰陽家的思想和代表人物

陰陽家,是戰國時期形成的以“陰陽”解說事物存在和發展變化的一種學說派別。據現存史料記載,最早使用陰陽解說事物運動變化的是西周末年的思想家伯陽父,戰國時期的代表人物是鄒衍。

陰陽是古人對宇宙萬物兩種相反相成的性質的一種抽象的概括,也是宇宙對立統一及思維法則的哲學範疇。它最初指的是日光向背,後來在《易經》中被做了哲學概括,認為自然界和人類社會的一切事物都是由陰陽兩面形成的,並由陰陽的對立鬥爭而形成事物的運動變化。

西周的伯陽父用陰陽解說地震。鄒衍則用它來解說王朝的更替,並把陰陽和五行兩個哲學概念結合起來,融為一體。他認為金木水火土五種性能的相生相剋體現著陰陽兩個方面的相反相成,由此推動著社會的變化和王朝的更替。

知識分享:名家和陰陽家的思想和代表人物

一般說來,戰國時期的陰陽學說,一半建立在對客觀事物觀察的基礎上,反映出一定的科學認識,一半是出於神秘的推測,結合著巫術,將其與人的吉凶禍福聯絡起來,成為妄說。

陰陽家的著作,現在已大都湮沒不存,僅在《管子》、《呂氏春秋》、《禮記》等書中,保留了《四時》、《輕重己》、《五行》、《水地》、《度地》、《月令》等篇。陰陽家中集大成者鄒衍的著作也大都流失了,但他的一些言論卻散見於《史記》等典籍之中。

趣味連結:看風水的由來

“看風水”是我國古代社會中流行頗廣的一種迷信行為,又稱“相地術”或“地理之學”,舊時社會中專營此道的職業者稱“風水先生”。看風水的基本內容是:在選擇宅基和墳地時,必須注意該地的風向山水,合者得福祿,不合者遭禍殃。

知識分享:名家和陰陽家的思想和代表人物

看風水從根本上是一種迷信活動,約產生於戰國末年燕、齊一帶方士之中。在此之前,人們在營宅下葬時,對地形與時日雖有所選擇,但多與宗教禮俗相關聯,而燕、齊方士則以陰陽五行附和人事,有關的迷信禁忌也就應運而生。

漢代已經有了許多將陰陽五行貫穿於社會各種活動之中的著作,其中與風水有關的大致有兩派,一派是形法家,一派是堪輿家,亦稱“日者”,講究下葬立宅的時令。東漢以來,這種思想就在社會上傳開了。

不可否認的是,隨著人們認識水平的提高,風水學中也夾雜著一些比較科學的理論,這需要人們認真去辨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