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孔子的伯樂,生前一句話成就聖賢,死後卻無人提及

周文王渭水訪賢,得遇姜太公輔佐,開創周朝八百年基業;秦穆公五張羊皮換得百里奚,復有秦國一掃六合之基;燕昭王置黃金臺拜相,終有樂毅連下齊國七十餘城而一戰成名。古來知音難覓,知遇之恩更是難尋——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賢相良將、文壇鉅子,都需要伯樂的提舉和賞識,縱使聖賢也不例外。

子曰:“三人行,則必有我師”,孔子的確有不少老師,且不恥於向等級地位較低的人稱師。孔子師有師襄、郯子,《三字經》裡還記載著一則孔子向一個叫相橐的小孩子請教的故事。師襄只是一個樂師,郯子就是“鹿乳奉親”的主人公,是一個普通學者。這些人當然不能算是孔子的伯樂,孔子以他們為師時,早已是名揚天下的先師。

他是孔子的伯樂,生前一句話成就聖賢,死後卻無人提及

有一種說法認為孔子的伯樂是老子,由於孔子和老子那一次風雲際會,使得二聖的故事被廣為傳頌,其實不然。孔子十七歲那年問禮於老子,本著虛心求教的心態去討論二人所追求的思想境界,卻發現“道不同,不相為謀”。孔子追求“克己復禮”,恢復周王朝鼎盛時的大道,堅持“仁義禮智信”,希望所經過的諸國都能採納他的學說從而四海昇平,但這些在老子看來都是有所侷限,有所強求。道家講求的是無為,而孔子則是執著。

他是孔子的伯樂,生前一句話成就聖賢,死後卻無人提及

老子的開解,讓當時在列國處處碰壁的孔子有了恍然大悟的釋懷,但收拾心情之後,孔子則繼續朝他所堅持的“道”上攀登。老子是點醒他的人,但不是幫他出頭的人。

孔子真正的伯樂叫孟釐子,這個人名在史書中極少被提及,只在《史記 孔子世家》中有過短暫的浮光掠影:

當年孟釐子是魯國的大夫,在一次病重的時候特意交代自己的兒子懿子,說孔子是聖人商湯的後代,孔子的祖上本可以做諸侯王,但謙讓給了自己的弟弟,並且輔佐君王做了三朝元老。孔子其人生活簡省又謙遜有禮,鑽研儀禮並且品德高尚,這樣的人,在我死後,你一定要拜他為師。

他是孔子的伯樂,生前一句話成就聖賢,死後卻無人提及

之後懿子與南宮敬叔一道,拜孔子為師,學習禮儀。魯國大夫的兒子來拜師,由此成為孔子人生的轉折點,他在魯國的地位迅速提升,開始收徒,弘道教學,自此踏上了成為名垂千古的至聖先師的道路。成為聖人必先需要一個機遇,這一切的機遇都源於孟釐子病重時的那一句話。

然而孟釐子也僅僅是史書中的一句浮光掠影,給了孔子機遇的人卻並不見後世孔子弟子們的尊崇,更無有儒門學子們的津津樂道。孟釐子沒有留下太多歷史的痕跡,因此箇中原因已經無法從歷史的縫隙中找到答案。

他是孔子的伯樂,生前一句話成就聖賢,死後卻無人提及

唯一可以推測的是,孟釐子屬於魯國權貴階層,後來孔子與魯國上層統治不合開始出走,周遊列國。眾弟子普遍認為孔子開宗立派,傳道立說都得益於列國之間的遊歷,而不應歸功於最初的那個始因,如果沒有孟釐子的推舉,換作別人,孔子一樣可以成為至聖,因為聖人就是聖人,光芒是總也掩蓋不住的。況且將儒門一宗的成就全部歸功於為他們所不齒的魯國權貴,未免太荒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