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對“主少國疑”的辨析看吳起被逼走(中)

2、 魏國內部的權力鬥爭

魏文侯封兒子魏擊到中山,但是過了三年,都沒有派使者往來兩國之間,這是一個危險的訊號。此時魏擊已經成年,魏文侯年齡也不小了,如果魏文侯不幸過世,遠在中山國的魏擊不能及時繼位,那就算魏擊貴為太子,也一樣存在變故,當年公子糾和公子小白爭奪王位就是前例。於是能否留在魏文侯身邊,就關係到魏擊能否順利上位。這種大事刻不容緩,所以魏擊展開了行動。

從對“主少國疑”的辨析看吳起被逼走(中)

魏文侯

正巧,在一日宴會上,性質正濃的魏文侯問臣子自己是怎樣的君主,群臣都附和說是仁君,只有臣子任座給出了不和諧的答案,當時就反問魏文侯:君得中山,不以封君之弟而以封君之子,何謂仁君?這一下激怒了魏文侯,嚇的任座趕緊逃跑了,幸好這時臣子翟璜及時的跳了出來,大大的拍了一下魏文侯的馬屁,所以高興後的魏文侯又把任座請了回來。這個故事因為體現魏文侯的“仁”被大家所熟知,但是想到任座、翟璜二人都希望讓魏擊從中山國回來,我想任座和翟璜極有可能是魏擊的人,兩人一個唱紅臉一個唱白臉互相配合,就是想把魏擊留在魏文侯身邊。雖然最終沒有勸阻成功,但起碼在魏文侯心中翹起了一塊石頭,為魏擊以後的努力埋下了伏筆。最終魏擊又找到了趙倉唐,兩人組成最佳組合,熟練的運用《詩經》來向魏文侯進行煽情,從而改變了魏擊被疏遠的地位,最終魏擊成功回到了魏文侯身邊,由此又順利成為了魏文侯的接班人。

從對“主少國疑”的辨析看吳起被逼走(中)

《詩經》

聰明如魏文侯,為什麼要把等待接替自己位置的太子魏擊封到中山國,從而遠離自己呢?難道他不怕出現什麼變故嗎?況且按照血統論,魏擊作為嫡長子,必須留在魏文侯身邊等待接班。就算魏文侯偏愛自己的兒子,不想把中山國封給自己的弟弟,魏文侯完全可以把中山國封給其他的兒子,沒有必要讓太子冒險去管理一塊飛地。這隻能說明,當時魏文侯有過換接班人的考慮。

也許是我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但是權利鬥爭向來是殘酷的,這種情況極有可能發生,幾乎歷朝歷代都有太子被反對派使用陰謀詭計給算計下去的例子,其中最有名的就應該是漢武帝的兒子衛太子劉據。太子做的時間短,權利的交接反而更容易,而太子當的時間越長,就越有變故的風險。幾乎被廢掉或出現變故的,都是因為當太子的時間太長了。當了很多年太子的魏擊,又被封到了中山國遠離權利中心,這是多麼強烈的訊號。但最終魏擊還是依靠自己的努力挽回了局勢,成功的回到了權利中心。

從對“主少國疑”的辨析看吳起被逼走(中)

《說苑》

《說苑》記載:“文侯出少子摯封中山,而復太子擊。”也許這個“少子摯”就是和魏擊爭王位的人,最終摯被封到了中山國,看來是競爭失利了,遠離了政治中心。但是任何權利鬥爭,都必須要徹底消滅一方才算是徹底結束,如果還有殘存的勢力,那一定要斬草除根。魏擊雖然繼位了,但國內可能還殘存著反對勢力,所以魏武候當務之急的就是要清理掉所有的“國疑”。在弄清楚魏武候上位最急迫的事情之後,我們就可以說說吳起為什麼被逼走了。(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