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樂時間》與“上帝之手”

在有聲電影史上,《玩樂時間》是一部非常獨特的作品,雖然有著貫穿全片的配樂和對白,但它實在可以稱得上是一部有聲默片。採用70mm膠片和多聲道系統拍攝、也許是歐洲電影史上不能再現的傳奇。

關於法國導演佈列松和雅克·塔蒂,特呂弗說了一句如今快被引用爛了的名言:法國只有兩位對作品具備完全控制力的大師,一位是拍過《死囚越獄》的佈列松,另一位就是以“慢”著稱的雅克·塔蒂。

《玩樂時間》與“上帝之手”

即某種程度上,他拍的是“時間”,而非故事。

其實無論佈列松還是雅克·塔蒂,我們都可以從他們的影像中發現某種現代主義的“抽象性”——前者用模特的運動取消了“演員表演”;後者用角色的“不完整”代替了主體作用的全知性與“鮮明突出”——以至於我們可以輕而易舉地將這些作品同“舞臺劇”、“小說”甚至大多數傳統電影區分開來。

《玩樂時間》與“上帝之手”

作為《于勒先生的假期》與《我的舅舅》的承接以及三部曲的終章,那個我們熟悉的“傻大個”形象在《Play Time》中出現了長時間的“缺席”,讓人覺得出乎意料——這個存在感越來越弱的男一號,像是被一場接一場無節制的“群魔亂舞”所湮滅。無論電影開場的候機大廳,還是中間部分的餐廳,到最後的大轉盤,于勒都是“遲到”著進入,表現出“若即若離”的狀態,然後逐漸消失。似乎是“場景”先到來,我們的老先生才會慢慢出現,打哪指哪。他的“被動參與”多半是由不知疲倦的人潮“裹挾”進去的——城市的男男女女(包括于勒),未經商量,不約而同從四面八方趕來,從一個場景集體湧進另一個場景,爆發“流動的混亂”。如巴贊所言,于勒先生只是混亂狀態的一種“形而上”的體現,他所經之處,總要有長時間的混亂。這也是整部電影最終的“時間面相”——我稱之為“有魔力的場景”或者“上帝的磁場”。

《泯滅天使》一群人莫名其妙被“困在”一間屋子裡

《玩樂時間》與“上帝之手”

其實仔細想想,《玩樂時間》中的現代家居生活在落地窗後被一覽無餘,然而生活其中的人卻若《靈魂狂歡節》裡的鬼魅般被窗外的行人視而不見;作為整部電影重頭戲的“餐廳狂歡”篇幅長到讓人麻木,又何嘗不像布努埃爾《泯滅天使》裡那間“怎麼也走不出來”的房子?這些場景的魔性來自於邏輯的違和,它們像是世人墜入“上帝手掌心”後被玩弄的超現實效應。所有人,管你是主是配,都未能“倖免”,任其頑皮地擺佈,無法脫身。所謂現代“蠢人”的秩序(科技與理性)在始料未及的偶然面前顯得束手無策,混亂不堪。但也要注意到,《玩樂時間》和羅伯特·奧特曼電影裡的群戲是兩碼事,前者縝密有度、互相作用,而雅克·塔蒂鏡頭裡的群像們除了負責製造笑料,並不刻意承擔結構功能。

《玩樂時間》與“上帝之手”

卓別林與巴斯特·基頓精通於“製造場景”,他們自身代表著喜劇的本性與核心。雅克·塔蒂相反,他因“不合時宜”而怯於肯定自身的存在,以至於被場景反客為主,被偶然淹沒,被時間溶解,于勒先生的“畏葸神志”愈發嚴重,從審慎到消失,從視覺中心到鏡頭之外,他的身份與意義被抽象化,被懸置,他同觀眾一樣被“引薦”至場景,而場景元素在此刻卻上升到了本體論的高度。就像希區柯克《驚魂記》裡的女主角在中途突然掛掉,或者邁克爾·哈內克《隱藏攝像機》中的不明視角,于勒先生的“缺席”是在向觀眾傳遞一個“幕後”訊號,這個訊號源自“上帝”(泛指),在他面前,眾生平等,毫無差別。

《玩樂時間》與“上帝之手”

《玩樂時間》,但是真正有意義的對白相當至少,更多透過肢體動作來製造幽默,這種型別的喜劇電影時至今日已不多見。雖然影片中的語言被摒棄,他用寫實的鏡頭來捕捉日常生活的場景,以觀眾不易察覺的視角來呈現幽默,諸如修女飄動折帽沿,又或者匆忙的問詢處客服工作人員。

《玩樂時間》與“上帝之手”

一年前,在北京電影節上觀看了雅克·塔蒂大師的《玩樂時間》,喜歡的不得了。很贊同網友的評價,不過是鋼筋水泥,卻惹世人樂此不疲。在《玩樂時間》中,沒有核心人物,所有的角色都在巴黎這個超現代化城市中湧動。雅克·塔蒂真是一個有情懷、童心未泯的天才,能把堵車變成旋轉木馬式的遊樂場,從城市玻璃幕牆中看歷史上的巴黎,餐廳的排程更是鬧劇般的玩樂和狂歡。

《玩樂時間》與“上帝之手”

大多時候我們覺得生活苦澀,也許只是對待生活嚴肅的有些走火入魔了。玻璃可以撞歪鼻子,但也可以讓你在不經意間看見最美的景象。這也是我開始“玩樂的時間”的原始,希望能找到一種玩樂的生活方式,恍惚地面對世界,筆直地面對人生。

期待海晏大大的生活:只願有昨日可憶,有未來可期,有山水可遊,有奇事可聞,有朋友可交,有家人可依,文字之樂不改,童稚之心不滅,已是完滿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