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德非遺|千磨萬礪走向世界 古田竹編手工工藝

古田竹編是福建寧德傳統手工工藝,起源於清末。早期,竹編制品是一種務農、生活用品,比如提籃、豬籠、簸箕等,以“編工精細、色澤悅目、品種多樣、經濟實惠”著稱。20世紀30年代製作的竹枕在國際萬國展覽會比賽就獲優等獎。1959年古田竹編的花籃、花筐、提盒等被編入《福建工藝美術選集》。

寧德非遺|千磨萬礪走向世界 古田竹編手工工藝

劈篾、編織、上色、晾曬,是竹編工藝的基本步驟。破竹抽絲、刮削磨光,竹子被剖削成一根根厚薄勻稱、韌性十足的竹條,小的僅兩三毫米寬。再用水將竹條浸泡使之變得柔軟。

寧德非遺|千磨萬礪走向世界 古田竹編手工工藝

編織是竹編工藝中最難的一個環節,透過對竹條的挑壓交織,編織出千變萬化的圖案及各種精巧的生活日用品。再經染色、上油、晾曬等工序,一件竹編制品才算大功告成。

竹編過程分工協作、精益求精。女工以編織為主,男匠則做些破竹等體力活及竹編制品的扎口、定型等關鍵活。產品分攤到各個家庭作坊,以流水線的方式進行竹編生產,古田竹編由此慢慢走上了產業化道路。

寧德非遺|千磨萬礪走向世界 古田竹編手工工藝

90年代中旬,當地年輕人到廣州務工,發現外國人很喜歡竹編制品,便把“出口”概念帶回家鄉,古田竹編第一次走向了世界 ,竹編產業得到迅速發展。

寧德非遺|千磨萬礪走向世界 古田竹編手工工藝

2000年後,大型竹編廠在古田湧現,技藝工人集中到廠裡進行竹編產品的拋光、上蠟、染色、包裝,徹底改變了以往“天女散花”的舊格局。為了增強古田竹編的市場競爭力,各家企業都很重視技術創新,每個廠一般都有五六名技術人員專門進行產品設計。

寧德非遺|千磨萬礪走向世界 古田竹編手工工藝

隨著社會的發展和科技的進步,手工藝人仍在堅持,對竹編不斷改進創新,竹編制品從農具、生活用品逐漸演變為各種精美擺件。如今,古田竹編制品有瑰麗花籃、竹蝶、角目提籃、“貓盒”、玉青花插等近百種,編工精緻,典雅美觀,兼具觀賞價值和收藏價值,深受海外客商喜愛。

-End-

(圖文整理自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