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的一年請你別再裝

前幾天一位身邊的好友說身邊有一位朋友很“作”,沒事就喜歡吃飯聚餐,飯桌上恆古不變的話題就是自己去過哪裡哪裡,吃過什麼什麼,將要去哪裡玩,買了什麼什麼balabala的。

其實私底下都知道她是什麼樣的情況,負債累累,整天就是靠揮霍各任男朋友的錢來滿足自己的消費/嘚瑟慾望,如果單純靠她自己,她可能連活下去的勇氣都沒有。

眼前的高富帥,背後可能是個“窮乞丐”。

其實這樣的人很多,一位朋友前兩天還在和我吐槽:每天最煩的時候就是看朋友圈,看吧,裡面有人炫富/炫車/炫生活;不看吧,又忍不住自己對身邊朋友發生事情的窺探慾望。

在新的一年請你別再裝

其實我挺能理解他的,這位朋友現在正處於人生低谷,工作一直不太順利,業績半死不活,和女朋友談了多年戀愛了,現在供不起一套房,被女朋友媽媽下了最後通牒,今年再不買房,就要棒打鴛鴦了。

可是每次開啟朋友圈,滿屏都是秀旅遊、秀恩愛、秀新車,圈子裡大家層次都差不多,也沒聽說誰是官二代富二代啊,別人怎麼都過得那麼光鮮亮麗,偏偏自己灰頭土臉?

特別是他們一起畢業的一位大學同學,現在在一家外企上班,他的朋友圈裡隔三差五的就會貼出在世界各地吃喝玩樂的照片,要麼是高檔酒會、要麼是著名景點,身邊不是金髮碧眼的美女,就是西裝革履的商務男士,一看就是成功人士的標配。

當時在學校裡的時候大家情況也都差不多,每個人什麼貨色,什麼水平大家都清楚,也都沒有放在心上。但是一踏入社會怎麼距離會拉開的這麼大呢?自己並沒有偷懶,每天都在努力的奮鬥,但是收入和生活水平卻一直沒有提高。

其實,生活中哪有誰比誰過得容易,你看到別人的光鮮亮麗,有可能只是他生活中的一個片斷,或者只是他刻意營造出來的假象。

在新的一年請你別再裝

不懂是常態,都懂是虛偽。

我小時候也有過這樣的經歷,剛上初中的時候暗戀一個女生,男孩的心思就是,要想吸引女生的注意,就要學習好,多表現。

有一次,老師在課堂上問了一個問題,大部分同學都舉了手,我是沒舉手的那一小部分。可是自己喜歡的女孩就坐在身邊,這時候不舉手,不就顯得自己慫了嗎?這也太沒面子了,當時我打定主意:那麼多同學舉手,老師應該不會偏偏點到我吧。

事實再次證明,越怕什麼越來什麼,老師像天空中盤旋的老鷹,一下子就撲到了我。我在萬眾矚目之下,戰戰兢兢站了起來,極盡“平生所學”地胡說八道一通,將不懂裝懂發揮到了極致。

結果可想而知,老師臉都氣綠了,罰我去教室後邊站了一節課,還被女神給“鄙夷”了一整天。

之後隨著閱歷的增加,自己逐漸明白了不懂應該是人生常態,而什麼都懂才是非常態,真沒必要打腫臉充胖子自找難看。

裝的再好,也騙不過自己。

在新的一年請你別再裝

現實生活中,我們可以學著真實和自然一些,哪怕自然表露一些無傷大雅的小毛病,不要刻意去偽裝自己,因為人人都討厭特別裝的人。

很喜歡一句話:你要是疼不起,從開始就不要裝。

我們並不能透過“裝”來提升自己的真實價值。我們只能機率性地透過這個行為來獲得短期滿足,接著就會有同等機率獲得與之程度相當的挫敗和羞辱。

經濟學上有一個概念叫“均值迴歸”——指的是無論是低於還是高於真實價值的狀態,都有向真實價值迴歸的趨勢,其迴歸趨勢的強度就類似於彈簧,偏離中心越遠,強度就越大。

“裝”這種行為也是一樣的,每當你表現出來的價值高於自己的真實價值時,你都相當於在給彈簧加力。裝得越狠,向真實價值迴歸的強度就越大。你收穫更多掌聲的同時,出糗的可能性也同比增大。

當我們深刻地認識到“裝”無益於提升自己,且終會帶來同比的負面影響時,我想很多人就會放棄裝,從而不得不正視真實的自己。

不裝,有利於你在認清自己的道路上,邁出一大步。所以別裝,稍有不慎,滿盤皆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