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分鐘知道:抽象藝術與設計的關係

抽象藝術與具象藝術相對,也被稱為非具象藝術。它的特徵是脫離現實中的影子,以此打破傳統藝術對繪畫形式束縛。如果說傳統藝術的創作初衷是為了敘事,那麼抽象藝術則是用色彩和造型表達藝術家的情緒。

提起抽象藝術,人們習慣於將它歸類於某種風格流派,視作一種新的藝術形式。但對於藝術史不瞭解,抽象概念不清晰的人們而言,即使看過莫奈、畢加索這些抽象派大師的作品,面對抽象藝術也依舊不知從何欣賞。與其長篇大論分析藝術史,不如闡述設計史更容易理解。

文藝復興之後,藝術家們熱衷於從事純藝術的創作(雕塑、繪畫等大藝術),並視那些從事手工藝品的工匠們(小藝術)為頭腦發達的簡單勞動者,認為工匠只是依照藝術家給定的素材以商品為媒介複製。很長一段時間,這種鄙視關係造成了沒有藝術家願意屈尊從事手工藝的現象。期間雖也有伍德這樣著名的陶藝大師努力掙扎,但仍無法打破藝術界對工匠的偏見。

三分鐘知道:抽象藝術與設計的關係

直到1851年水晶宮世界博覽會,東道主英國為了宣揚國力,展示工業革命成果。由來已久的設計問題才終於被藝術評論家們不留情面地指出了。會中所示展品大到機械,小到陳設,全都效仿巴洛克式宮廷藝術,奢華繁複,價格昂貴,毫無美感。為此拉斯金等人提出要重視設計振興手工藝,提倡大小藝術結合。於是,1851年世博會為導火索,既激起了人們對藝術未來的思考,也促使了設計從藝術學中獨立成單獨學科的教育變革。換言之,工業革命機械化生產帶來便捷的同時,也帶來了設計危機,用傳統藝術中宗教神話那般程式做產品設計是行不通的。海量的工業產品對藝術裝飾的現實需求,促使藝術必須向新的歷史階段邁進。

三分鐘知道:抽象藝術與設計的關係

19世紀末,以莫奈為首的畫家們為了擺脫傳統,尋找新的創作靈感,走出畫室,面向生活,親近自然。認真觀察沐浴在光線中的自然景色,把握色彩的冷暖變化和協調關係,看似隨意無序實則準確概括了物件,把變幻的光效記錄在畫布上。這種超現實的表達方式在面世之初雖受到輿論嘲諷,但對藝術設計革命和現代色彩理論有著深刻的影響。

無論是印象派、立體主義、還是表現主義等藝術流派,均屬半抽象,或多或少會有現實的影子,比如肖像,雖在配色、比例、透視、造型等方面對視覺主體進行了超現實表達,但畫面內的構成元素仍取自現實。

三分鐘知道:抽象藝術與設計的關係

真正意義上的第一張抽象畫出自康定斯基之手,作為音樂畫家的鼻祖,他從音樂中獲取靈感,用純粹的點線面作畫,營造和諧律動的美感。對他而言,繪畫與音樂是一致的,只不過是讓人學會拋棄耳朵用眼睛去感受律動的音符,用色塊去體會藝術家的情緒。20世紀初,康定斯基接受格羅皮烏斯的邀請去德國包豪斯學院任教,他的造型理論對設計學教育體系的建構起到了不可磨滅的作用。

三分鐘知道:抽象藝術與設計的關係

設計不是純藝術,除了滿足審美方面的藝術需求,也要考慮質量、安全、尺度等功能需求。抽象藝術的興起,完美地解決了工業設計對藝術方面的造型問題。抽象藝術獨有的創造性給批次生產注入了強大的生命力,直至今日,隨著理論體系完善和資訊科技普及,開始向引數化邁進。計算機逐步替代手工繪圖生成各種極具視覺表現力的工業產品。可以說,抽象藝術誕生之初,等同於實用藝術。抽象畫在設計師眼中就是生動的圖紙。

三分鐘知道:抽象藝術與設計的關係

三分鐘知道:抽象藝術與設計的關係

隨著時代發展,抽象藝術的表達方式更加自由。畫布除了紙,亦可在木材、金屬、牆壁等材質面板表現。除了筆繪,亦有燒、吹、拉、剪、貼等方式,推動藝術與設計的發展邁向新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