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娃從來不是育兒的目的,學會兩招,培養面向未來的孩子

導讀:

孩子剛出生時,父母會認為他是天底下最可愛的天使,怎麼看都愛不夠,只希望他能夠平安健康。可是隨著孩子漸漸長大,我們內心就有了很多期待,不僅希望他身體倍棒,還期望他成績優異、特長出眾、人際關係超好……

然而,孩子終究只能成為他自己,大機率不會朝著父母期待的方向成長。

這時候有些父母會失落、焦慮,面對手中的這塊璞玉,不知該如何雕琢,於是心生迷茫,或者胡亂改造一番。世界的變化如此之快,沒有任何一個父母可以預測到孩子的未來,也無法為孩子的未來指明方向。

那麼,我們能為孩子提供什麼?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應該把握什麼樣的原則?

美國著名心理學家

艾莉森·高普尼克

所寫的《園丁與木匠》一書中,給出了答案:

在育兒過程中,我們不要做木匠而要做園丁

牛娃從來不是育兒的目的,學會兩招,培養面向未來的孩子

木匠是做什麼的呢?

木匠是按照既定的標準,將原木打造成精美的成品,他們喜歡一切都井然有序、按部就班,要求工藝嚴格、步驟精確,不允許有絲毫差錯,最終期待完成一件精美的藝術品。

而木匠型父母也是如此,拼盡全力把孩子培育成一個精雕細琢的完美成品。這種方式教育出的孩子看似完美無瑕,也讓父母很有成就感,但是孩子卻會失去生機和活力。

北大心理健康教育諮詢中心副主任

徐文凱

教授提出的“空心病”理論:

北大4成新生認為活著沒有意義,30%的北大學生厭學。

在萬眾矚目的最高等學府,“空心病”孩子的比例如此之高,不容我們不反思下對孩子的教育。

牛娃從來不是育兒的目的,學會兩招,培養面向未來的孩子

園丁是做什麼的呢?

園丁的任務是把花園照顧好,他會根據每個植物的特點,辛勤的施肥、澆水,因勢利導,他不知道這個花園最終會長成什麼樣子,只是盡職盡責地照顧好所有的花卉,讓他們能夠適應變化的天氣和季節,以及周圍的環境。

身為園丁,花費數年栽培出來的鮮花,可能與自己的預期大有不同,但是花園中的每一株植物都會煥發出極強的生命力,蓬勃向上,讓人耳目一新。

做園丁式父母就是要給孩子提供一個充滿溫暖、安全穩定的空間,培養出適合任何環境的孩子。

牛娃從來不是育兒的目的,學會兩招,培養面向未來的孩子

那麼如何做好園丁式父母呢?有兩個原則非常重要

第一、建立和諧親密的親子關係

一般來說,母子關係可分為兩類:安全型和焦慮型。

內心具有安全感的孩子,媽媽離開時雖然會不開心,但是不會產生分離焦慮,媽媽回來後會開心不已;而焦慮型的孩子,內心安全感不足,非常懼怕和媽媽分開,無論是離開還是回來後,都會表現出傷心。

牛娃從來不是育兒的目的,學會兩招,培養面向未來的孩子

兩種型別的孩子學習時也會採取不同的策略。如果由一個陌生人給兩個孩子傳授知識,而這個知識與平時媽媽教的不一樣。

安全型的孩子可以透過已有的認知做出判斷,得出媽媽教的是錯誤的觀念,接受新的正確知識;而焦慮型的孩子只會完全相信媽媽,哪怕是錯誤的知識。

科學研究表明,

人的大腦第一要務從來不是獲取新知,而是尋求安全感。大腦只有在感到安全、平靜的情況下,才會好好學習,並全力以赴,否則它會尋求保護,直到自己感覺安全為止。

當孩子深愛父母、並信任他們的時候,學習積極性最高,而父母也最能影響到孩子。

牛娃從來不是育兒的目的,學會兩招,培養面向未來的孩子

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個體,給孩子自我發展的空間

現在父母做的很多事情都會打著

“為你好”

的旗號。

大家不妨思考兩個問題:

我們現在所做的工作,剛出生時就存在嗎?

在目前的人生階段,如果有幾個重要轉折,父母所起的作用有幾何?

社會的發展日新月異,現在的很多工作以前都無法想象。就像

樊登老師

所說的,他身為大學教授的父親直到現在,還總是擔心兒子會失業,為他未來的養老而擔心,老人家還在心心念念著有一份穩定工作的重要性。

馬雲當年創業的時候,不知吃過多少閉門羹,被多少人嗤之以鼻,誰也沒有想到而今的世界會成為網際網路的天下。

牛娃從來不是育兒的目的,學會兩招,培養面向未來的孩子

事實上唯一不變的就是變化,沒有人可以預知未來。預測不到很正常,只要承認自己預測不了就行。

而我們現在逼著孩子去學的很多東西可能都是無用功,其實教育的真諦無非是

支援孩子去找到自我,成為他自己。

當然園丁所做的並非,毫無約束、任其自由生長,我們還要修枝剪葉,除草驅蟲,在整理花園的過程中,只要不傷到根基就行,在把握大方向的前提下讓孩子成為他自己。

願每個人家長都能成為優秀的園丁,培育出獨一無二的美麗花園。

牛娃從來不是育兒的目的,學會兩招,培養面向未來的孩子

育兒路上,伴你前行,我是包麻麻,關注我,不迷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