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統工藝——“風箏”

風箏

也叫作—紙鳶

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了

相傳最早的風箏起源是墨翟

用木頭做成的木鳥

後來經過魯班用竹子改編

和蔡倫的造紙術

才有了用紙做的風箏

也就是紙鳶

中國傳統工藝——“風箏”

圖片來源於網路(侵刪)

最早的風箏可不是用來娛樂的

據《渚宮舊事》記載

嘗為木鳶,乘之以窺宋城

魯班在其老師墨翟的風箏中加以改進

用於戰爭中,窺探敵情

相傳“四面楚歌”的故事也和風箏有關

楚漢相爭之時

漢將韓信攻打未央宮

就是用風箏測量的地道距離

還將竹笛綁在風箏上

風一吹便發出聲響

漢軍便唱起楚歌

這就是四面楚歌其中一個傳說故事吧

風箏在戰爭中也有用來發送求救訊號的

傳說也有用來載人飛行的

也有用來量城牆高度的等等

風箏在我國非常普及

直到公元十三世紀風箏才被馬可波羅傳播到歐洲

至今在一些博物館還存放著我們中國的風箏

在英國博物館稱風箏是我們中國的第五大發明

中國傳統工藝——“風箏”

圖片來源於網路(侵刪)

放風箏逐漸成為我們戶外活動

據《武林舊事》記載

清明時節,人們到郊外放放風鳶,日暮方歸

可見放風箏也逐漸成為了清明時節的活動之一

由於放風箏非常有趣

所以沒有規定一定要在清明節當天放

只要感興趣了,便可約上夥伴一起去郊外放風箏

風箏隨著宋代發展興起

再到明清的鼎盛時期

製作風箏的技術也愈發成熟

不管樣式和大小

就連風箏上的裝飾都應有盡有,五花八門

發展到至今也是非常之多

風箏的製作

說了這麼多

大家是不是有種想去放風箏的衝動呢

不管是小朋友還是大人都非常喜歡這項戶外活動

現在大家除了一起出去約劇本殺、看電影之外

不妨選擇一起出去露營、放風箏

也是不錯的選擇呢

也可以比一比一起做的風箏

看誰飛得更高更遠

小編小時候也是非常喜歡倒騰一些東西

經常會製作一些小玩意

下面給大家介紹一些簡單的風箏應該要怎麼做吧

首先要準備工具(紙或者是較輕的塑膠袋、細棍、膠帶、線和剪刀)

然後將木棍搭成自己想要的風箏形狀(一般我都是直接十字交叉,出來就會是稜形)

再用繩子或膠帶綁好,再把紙或者塑膠袋貼上整體

風箏的靈魂我想應該是後面的兩條長長的飄逸的尾巴了

我們可以自己設計一下不同的尾巴貼在下部

再繫上放風箏的線就大功告成了

是不是很簡單呢,雖然不是很精美但是絕對是飛得起來的哦

中國傳統工藝——“風箏”

圖片來源於網路(侵刪)

放風箏之所以現在還這麼流行

是因為放風箏的過程和結果都是幸福開心的

每次不開心的時候路過公園的風箏廣場

就算自己沒有放,看著別人玩得不亦樂乎也會跟著開心

抬頭看看天上

那些自由自在飛翔的風箏

是不是心情會好很多呢

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晚安午夜

點選上方藍字關注一下吧

你的關注是小編的動力

中國傳統工藝——“風箏”

圖片來源於網路(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