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話廖靜 | 在書法和繪畫中獲得內心寧靜

對話廖靜 | 在書法和繪畫中獲得內心寧靜

廖靜,國家一級美術師,現任廣東省茂名市書畫院支部書記、院長、國家開放大學特聘教授。官方中國書法家協會、中國傳統文化發展中心、中國美術家協會推薦2019年最具收藏價值藝術家。系中共中央對外聯絡部國禮書畫家、中央文史研究館書畫院研究員、中國工藝美術家協會理事、中國國畫家協會理事、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廣東省書法家協會理事、廣東省美術家協會會員、九屆茂名市政協常委,2021年作品《風正帆安》選入國家重要領導人新年賀卡,原作被中共中央對外聯絡部收藏。

他縱情書海,用淋漓筆墨展現中國書法的流暢靈動之美,表達深厚博大的線條魅力;他遊山歷水,用質樸的色彩再現中國山水的明媚俊秀,演繹典雅多變的中國水墨風采。書法給予他審視內心更平和的方式,繪畫給予他看待世界更多面的視角,藝時代美術館對話藝術家廖靜,與你一起探索他精彩的藝術世界。

對話廖靜 | 在書法和繪畫中獲得內心寧靜

01

您是怎麼接觸到書法和繪畫的呢?

我從小就喜歡書法,還記得在小學三年級時,我的學校舉辦了全校的書法比賽,我獲得了一等獎,從此就對學習書法更加有信心。後來又同時學習了素描、水彩畫等,最終接觸到更加博大精深的中國畫。中國畫是具有悠久歷史和優良傳統的中國民族傳統繪畫,凝聚著中華民族的智慧、性格、心理、氣質,以其鮮明的特色和風格在世界畫苑中獨具體系。中國畫在思想內容和藝術創作上,反映了中華民族的社會意識和審美情趣,集中體現了中國人對自然、社會及與之相關聯的政治、哲學、宗教、道德、文藝等方面的認識。

02

在書法上,您為什麼選擇魏碑和行書作為主修方向呢?

其實篆書、隸書、楷書、行書、草書這5體我都系統學習過,後來經過思索,考慮到人一生的時間精力有限,最終選擇主修楷書和行書,並將楷書中的魏碑和行書的風格進行融合。行書和楷書,都是從隸書發展而來,在魏晉之前,行書佔據了書法的主流位置,而到了唐代以後,楷書成為了書法正宗,之後的其他字型,也都多多少少地受到了楷書筆法的影響。儘管有時行書楷書字型相似,但是我們從其筆法入手,行書注重筆畫的運動流暢,弧形運筆,而楷書注重端點轉折的提按,也就可以很好地區分行書和楷書了。

在我看來,碑帖本身是刻在石頭上的,風格剛直雄厚,融入了行書之後會顯得更加靈動生動,而行書如果能夠融入魏碑就會更加渾厚,更具有線條的衝擊力。

03

在繪畫上,您為什麼會選擇多以山水來作為創作的主體呢?

山水是最重要的中國畫題材之一,中國山水畫,向來注重山水風光與創作者客體之間的溝通。與“外師造化,中得心源”,息息相關。藝術本身根植於自然,寫其形,傳其神,使其高度統一。我對山水有著特殊的情感,每次看到美麗的山水風光都能激發我創作的衝動,不管走到哪個地方我都會認真觀賞山水岩石的特徵,再拍照片回來進行創作。同時我也希望透過筆墨來歌頌祖國的青山綠水,藝術來於自然而又高於自然,將平時看到的山水盡情地表現於筆端,會對祖國的大好河山有一個更直觀多面的認識。

04

在中國有一句話叫書畫同源,您怎麼理解書法和中國畫之間的聯絡?

我國古代有許多書畫家,都承認“書畫同源”之說,最早發現這個道理的是元代大畫家兼書法家趙孟 。他在一幅流傳至今的名畫上題詩道:石如飛白木如籀, 寫竹還應八法通。若也有人能會此,須知書畫本來同。在這裡,趙孟強調的是:中國繪畫應以“寫”代“描”,以書法的筆法畫畫。書畫同源之“源”字,應包含二意,其一為“象”,其二為“神”,書畫同源,究其根本,只有一點,即中國傳統文化精神,它是整個中華文明的精髓,中華文明須臾離不開它的給養。從書法和繪畫的關係上說,一直就有“書畫同源”這個說法。

首先在書法上,書法的線條是中國畫的筋骨,中國畫如果缺失了筋骨就缺失了質感,所以在繪畫過程中往往會融入書法的線條,讓作品看起來更加靈動。而對於繪畫來說,中國畫在色彩上分焦濃重淡輕,即所謂的“墨分五色”,將繪畫的色彩變化融入書法中,或者將繪畫的點線面的章法融入書法中,可以讓書法的筆墨更豐富。書法是筆法、墨法、章法三者合一的藝術,所以我們不僅要在章法上有變化,在墨法上也要有變化,當這三者結合體現在一個作品裡的時候,它就會比普通的書法更加豐富和靈動。

05

您在書法和繪畫創作時的心境有什麼不一樣?

我覺得並沒有什麼區別。一個人心靜不靜,透過寫書法和畫畫就可以看出來,練習書畫就是練心境。西漢文學家楊雄說:“言者,心聲也。書者,心畫也。”清代劉熙載也說:“筆墨性情,皆以其人之性情為本。”又說:“書,如也,如其學,如其人,如其志,總之曰如其人而已。在畫畫時我們非常容易將個人的情感投入到畫面中,書法也是一樣。很多人認為書法只是簡單的線條書寫,怎麼會融進入情感呢?這樣的說法是錯誤的,其實我們是在書寫自己的內心,書為心畫。內心的所思所想都會表現在筆下。這就和繪畫醞釀的過程一樣,在心中有了成熟的構思之後,下筆自然就會生成自己的語言。

06

書法和繪畫創作是否有對您的精神和思想產生影響?

這是當然的。學習繪畫和書法對我的心性有很大的改變,書法家必須心有主宰,胸儲造化,不以世俗束縛,打破清規戒律。在精神上不能受束縛,精神一緊張,就寫不好。歷來優秀的不朽之作大都是在特定的氣氛和精神放鬆的狀態下完成的。王羲之《蘭亭序》以潤暢的筆致,疏朗的佈局,創造了平和靜謐的藝術意境,表現江左名士鹹集優美勝地的喜悅舒暢情懷。可想王羲之當時並沒有想到寫成一件千古絕唱的天下第一行書,就是在若經意、若不經意的精神狀態下,虛實、疏密、粗細等形成的節奏樂章,自然鬆動,它是那樣的平和、不激不厲,體現了宇宙的秩序和諧美感。

當代書法家在創作時也有類似的情況,作者自己比較滿意的作品均是隨意揮灑當中見其神韻致的。因此,在書法創作時調整好在即的心態和應有的精神狀態是很重要的。中國古代繪畫對意境的追求是空靈的。藝術心靈的誕生在人生忘我的一剎那,即美學上所謂“靜照”。靜照的起點在於空諸一切,心無掛礙,和世物暫時絕緣。靜觀永珍,永珍如在鏡中,光明瑩潔,而各得其所。呈現它們各自的、充實的、內在的、自由的生命。

我年輕時做事快、追求效率、急躁、而透過學習書法和繪畫可以讓你的工作心態得到很好的調整,同時也會讓你遠離一些不良的愛好。我覺得一個人如果從小就學習書畫,傳承中國的優秀傳統文化,可以提高修養,陶冶情操,提高審美能力。對他的人格產生極大的影響,對一個人健康向上發展有很大的作用,所以我非常希望當下的小朋友們能從小學習優秀的中國傳統書畫文化。

作品欣賞

書法

對話廖靜 | 在書法和繪畫中獲得內心寧靜

對話廖靜 | 在書法和繪畫中獲得內心寧靜

對話廖靜 | 在書法和繪畫中獲得內心寧靜

對話廖靜 | 在書法和繪畫中獲得內心寧靜

繪畫

對話廖靜 | 在書法和繪畫中獲得內心寧靜

《秋意正濃》68x68cm

對話廖靜 | 在書法和繪畫中獲得內心寧靜

《山高樹為峰》58。3x58。3cm

對話廖靜 | 在書法和繪畫中獲得內心寧靜

《春風漸綠我家山》58。5x58。5cm

對話廖靜 | 在書法和繪畫中獲得內心寧靜

《初秋泉聲》58x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