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陽明的傳奇人生

王陽明,字伯安,號陽明,諡號文成,浙江餘姚人,明代思想家、哲學家、文學家、軍事家、教育家、書法家,官至南京兵部尚書、都察院左都御史,封新建伯。

有人認為他是歷史上罕見的

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儒家聖人

,有人認為他是儒家“心學”集大成者,把他和

孔子

(儒學創始人)、

孟子

(儒學集大成者)、

朱熹

(理學集大成者)並稱為

孔、孟、朱、王

,王陽明是一個十分了不起的人物。

“立德、立功、立言”

這句話出自《左傳•襄公二十四年》,晉國執政者範宣子問魯國大夫叔孫豹說:“古人有言曰‘死而不朽’,何謂也?”叔孫豹說:“豹聞之,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雖久不廢,此之謂不朽。”什麼意思呢?範宣子問叔孫豹說:“古時候有人說,有的人死了卻能永久存在下去,永不磨滅,這說的是一種什麼情況呢?”叔孫豹回答說:“我聽說,(作為一個人)

最高層次有樹立德業,第二層次有建立功勳,第三層次有著書立說,

(只要實現其中的一項,這個人所建立的功德)即使經歷再長的時間也不會被廢棄,這就叫做這個人雖然死了,卻能永久存在下去,永不磨滅。”這是總結判斷怎樣的人才會不朽——也就是永生的一種見解。

王陽明的傳奇人生

一、出生傳奇

王陽明,明朝成化八年九月三十日(1472年10月31日),生於浙江餘姚。

先祖:臨沂王氏始祖漢代御史大夫王吉——東晉丞相王導遷居金陵稱為烏衣王氏——歷經朝代輾轉遷至餘姚——六世祖王綱經劉基(劉伯溫)推薦,被朱元璋認命為兵部郎中(國防部司長),後為國殉職——後來家族都沒有出過仕——王陽明的父親於成化十七年(1481年)考中狀元,後官至南京吏部尚書。

陽明母鄭氏,妊娠十四月始生,出生時祖母岑氏夢見神人著綵衣在一片祥雲中鼓吹,祖父就給他起名王雲,出生之房屋遂稱為瑞雲樓。五歲不能言。家人焦慮。一日在外與群童遊玩,一僧人拍拍他的頭說,“好個孩兒,可惜道破天機。”祖父大悟,改名王守仁,立即能言,能言即能背誦歌詩。

二、立志成聖賢

王守仁十歲開始讀四書五經,領悟很快,能舉一反三。但老師反映他不在私塾裡坐著,喜歡舞槍弄棒、讀兵書。

十二歲的他寫了一首詩名叫《蔽月山房》

:“山近月遠覺月小,便道此山大於月。若人有眼大如天,還見山小月更闊。”表現出非凡的想象能力和深厚的文化素養,有辯證法的思維。

十幾歲的王守仁被父親王華帶到居庸關外,領略了縱馬奔騰的豪情快意、洪武年間的偉績、永樂大帝的神武,那些曾經的風雲歲月,深深地印在他的心中。

十五歲時

他對父親說:“我已經寫好了給皇上的上書,只要給我幾萬人馬,我願出關為國靖難,討平韃靼。”被父親教訓了一通。過了不久,又對父親說:

“我有了新的志向:做聖賢!”

王陽明的傳奇人生

三、守仁悟道

1.守仁格竹

王陽明在此時代氣氛中,也積極探討和實踐成聖成賢之道。王陽明最初按朱熹格物致知的方法去尋求成賢成聖之道。於是準備從最基本的做起,按格物窮理的方法去窮格官署裡竹子的道理。錢子和王陽明先後去格竹子之理,結果卻是失敗。王陽明連格了七天,勞思致疾,竟然對竹子無所認識?從某種意義上說,這隻能是一個巨大的寓言暗示,向外格物難以窮得真理。這是王陽明格竹子之理,即格外物窮理而求成聖遭致失敗的心理基礎。

王陽明對竹子之理並非一無所知,而是知之甚深。

王陽明曾在《君子亭記》中說:“

竹子有君子之道四焉:

中虛而靜,通而有間,

有君子之德

;外節而直,貫四時而柯葉無所改,

有君子之操

;應蟄而出,遇伏而隱,雨雪晦明無所不宣,

有君子之時

;清風時至,玉聲珊然,中採齊而協四夏,揖遜俯仰,若洙泗群賢之交集,風止簌靜,挺然特立,不撓不屈,若虞廷群后,端冕正笏而列於堂陛之側,

有君子之容

。”能說王陽明對竹子之理一無所知嗎?

2.勸禪師回家

王守仁喜歡四處登山逛廟找和尚道士聊天,因為他“格”來“格”去,總是“格”不出名堂,只好改讀佛經道書,想找點靈感。

在杭州一所寺廟中,他見到一位禪師,據說這位禪師長期參佛,修行高深,悟透生死,看破紅塵。談論一番佛經後,王守仁突然問:“有家嗎?”禪師答:“有。”又問:“家中有何人?”答:“母親尚在。”又問:“你想她嗎?”良久,答:“怎能不想啊!”禪師低下頭,感覺這個回答並不符合出家人的身份。王守仁嚴肅地說:“想念自己的母親,沒有什麼好羞愧的,這是人的本性啊!”禪師第二天收拾行李,捨棄禪師身份,還俗回家探望母親。

王守仁也被請出了廟門,但

他領悟了一條人世間的真理:無論何時、何地,有任何理由,人性都是不能、也不會被泯滅的,它將永遠屹立於天地之間。

3.龍場悟道

弘治五年(1492年),王陽明參加鄉試,中舉人第六名,弘治六年(1493年)和弘治九年(1496年)兩次參加會試均落第。弘治十二年(1499年),王陽明第三次參加會試高中第二名,隨後殿試中賜二甲進士出身第六名。中進士後,王陽明先後在工部、刑部、兵部任低階官員。

南京的言官戴銑上書被廷杖,大家上書去救,由於劉瑾過於強勢,很多人的奏摺都只談從寬處理,唯獨守仁兄,不但要救人,還在奏章中給了這位司禮監大太監一個響亮稱呼——權奸。劉瑾特別關照了王守仁,打了他四十廷杖,貶為貴州龍場驛的驛丞(貴州修文縣龍場招待所所長),還找來殺手,準備在王守仁赴任途中幹掉他。王守仁經過杭州時玩了個把戲,將自己帽子和鞋子丟進錢塘江,留了遺書,製造投江自盡的假象,躲過一劫。經父親勸解,赴龍場上任。

到了龍場,他落到人生低谷。

沒有下屬,沒有官服(沒品),沒有編制,沒有辦公場所,沒有師爺,沒有翻譯(周邊苗人多),能聽懂話的可能不是好人(碰到的漢人可能是流竄犯或窮兇極惡之徒)。

面對一切困難和痛苦,仍然堅定前行、泰然處之的人,才有資格被人們成為聖賢。

王守仁已經具備了這種資格。但他還有最後一個問題沒有找到答案——“理”。

他製造了一個特別的是石槨,每天除了吃飯之外,就坐在裡面,沉思入定,苦苦尋找“理”的下落。格物窮理!可是事實讓他失望,怎麼“格”,這個理就是不出來,一次次失敗,他逐漸變得急躁、憤怒,脾氣越來越差,隨從們看見他都要繞道走。

一個死一般寧靜的夜晚,一聲大笑破空而出,聲震寰宇,久久不絕。他終於明白,原來答案一直就在身邊,如此明瞭、如此簡單,它從未離開過我,只是在靜靜等待我的醒悟——“理”在心中。天地聖賢之道並非存於萬物,也無須存於萬物,天人本是一體,何時可分?有何必分?隨心而動,隨意而行,萬法自然,便是聖賢之道。天理即是人慾。

這是載入史冊的一瞬,幾乎所有史書都用“頓悟”來描述這一瞬,中華文明史上一門偉大的哲學“心學”就此誕生。

龍場悟道後,王陽明開始在貴州傳播“知行合一”之教。他除了在龍場創立龍崗書院教學授徒外,還應貴州提學副使席書的聘請主教貴陽文明書院,貴州許多官員的子弟都拜在他門下。

王陽明的傳奇人生

四、開掛人生

正德五年(1510年)春,王陽明到江西就任廬陵知縣。八月,太監劉瑾伏誅。十月,王陽明升南京刑部四川清吏司主事(刑部的內部組織機構的設定是按省設司,明為十三司,名稱與戶部諸司同。);十二月,升吏部(吏部為管理文職官員的機關,類似現在的組織部、紀委等部門。吏部尚書是文官之首。)驗封清吏司主事(驗封司掌封爵、世職、恩蔭、難廕、請封、捐封等事務。)。

正德六年(1511年)十月,升吏部文選清吏司員外郎(相當於副司長)。正德七年(1512年)三月,升吏部考功清吏司郎中;十二月,升南京太僕寺少卿(太僕寺少卿是太僕寺的二把手,正四品官職。太僕寺,就是太僕所在的部門,也就是全國掌握馬政的最高機關。國中有大事,供其輦輅、屬車,閱馬儀仗之類。后妃、親王、公主、執政官應該乘車的,看他們的品秩而準備相匹配的車輛。),該職設在滁州,督馬政(有點像弼馬溫)。兩年內六次升遷。“弼馬溫”工作相對輕鬆,王陽明廣收弟子,醉心於講學論道。

正德九年(1514年)四月,王陽明升南京鴻臚寺卿(鴻臚寺,明清兩代掌管朝會、筵席、祭祀贊相禮儀的機構,正四品衙門。),在南京門生越來越多,他來者不拒,日夜講學不輟。

五、平亂奇功

正德十一年(1516年),閩贛粵交界地區連年匪患不斷,王陽明被任命為都察院左僉(qian)都御史(明代將前代的御史臺改為都察院,都察院級別與六部相同,相當於現在的人民檢察院和中紀委,主要職責是評議官員,還附帶著人大代表的職責。主要負責官員為左右都御史二人;左右副都御史二人,左右僉都御史四人。都察院左右都御史及六部尚書均為二品。),巡撫南、贛、汀、漳等處,主剿匪。

這些地方有近十萬土匪,盤踞幾十年,燒殺掠奪、魚肉百姓、無惡不作,歷經幾任巡撫、都督,調集“狼達”(“狼兵”:湖廣、廣西、貴州等地方土司組建的地方武裝,作戰勇敢故稱“狼兵”。)、“土兵”(湖廣的是湘西永順、保靖的土司武裝組成)都無法剿滅。

王陽明只用了短短一年就把匪患剷除得一乾二淨,

並在當地設定了平和、崇義、和平三個縣,以避免官兵走後,盜賊重新聚集,保一方百姓後世幾百年的安居樂業。

正德十四年(1519年),王陽明接朝廷命令,到福州處理守衛官兵譁變事件,途經南昌時,遇上寧王朱宸濠起兵叛亂,王陽明毅然放棄福州之行,留在江西募集義兵征討寧王。

從王陽明得知寧王反叛到最終平定叛亂只用了四十多天,從他七月十三日發出平叛檄文擂鼓開戰,至二十六日生擒寧王朱宸濠,僅僅用了十四天,創造了世界戰爭史上的一個奇蹟。

王陽明平定寧王叛亂非但沒有得到皇帝朱厚照的嘉獎,反而招來張忠、許泰等佞臣的誣告和陷害,史稱“忠泰之變”。奸臣們汙衊王陽明擅離職守(沒有遵旨到福州處理譁變)、越權行事(沒有得到朝廷的命令擅自組織軍隊對抗寧王),甚至誣告他本是寧王一夥的,只因起事不成,才倒戈生擒寧王。

在極度兇險的境遇下,王陽明悟出了“致良知”之道,

他依良知行事,上疏極力勸阻皇帝御駕親征,巧妙與帶兵進駐南昌城的張忠、許泰巧妙周旋,迫使張、許罷兵班師。

正德十六年(1521年)三月,武宗朱厚照駕崩,四月世宗朱厚熜即位。十一月,封王陽明為新建伯,奉天翊衛推誠宣力守正文臣、特進光祿大夫、柱國,兼南京兵部尚書。

嘉靖元年(1522年)二月,王陽明父親王華病逝,王陽明循例在紹興老家丁憂。丁憂結束後,朝廷並沒有馬上起用王陽明。直至嘉靖六年(1527年),廣西思恩、田州發生叛亂,朝野之間實在沒有合適的人可用,朝廷只得任命王陽明兼左都御史,總制兩廣、江西、湖廣軍務。王陽明利用賦閒在家的六年時間講學論道,遠近來求學、問學者絡繹不絕。在赴廣西平定“思田之亂”前夕,王陽明與弟子在紹興府邸中的天泉橋論道,確立了

“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四句教諭

嘉靖七年(1528年),王陽明經深入調查後,給廣西叛軍發去勸降告諭,曉之以理,動之以情,七萬多叛軍悉數歸降。

王陽明不費一兵一卒,迅速平息了震動朝野的“思田之亂”。

隨後,王陽明利用歸降的叛軍,以及之前調到廣西平叛的湖廣、保靖土兵,出其不意地剿滅了盤踞在八寨、斷藤峽禍害一方的土匪,徹底根除了這一帶近百年的匪禍,得到了當地老百姓的擁護和愛戴。

六、此心光明

征戰中,王陽明的身體每況愈下,已到咳血不止的地步,他在向朝廷上疏報告平定思田之亂和剿滅八寨、斷藤峽匪患訊息的同時,也向朝廷乞求告老還鄉。在遲遲得不到朝廷答覆的情況下,他於嘉靖七年(1528年)八月離開南寧,走上歸家之路。他一路走走停停,希望在途中收到朝廷的答覆。

嘉靖七年(1528年)十一月二十九日(1529年1月9日),王陽明卒於江西南安青龍鋪舟中,享年58歲。

臨終之際,隨行人員問遺言,

王陽明含笑道:“此心光明,亦復何言。”

嘉靖八年(1529年)十一月十一日,王陽明遺體葬於紹興高村洪溪,參加葬禮的門人達數千人。隆慶二年十月十七日《皇帝誥命》,追贈王陽明新建侯,諡號文成,表彰他的豐功偉績和卓越功勳。誥命中提到

“身瀕危而志愈壯,道處困而造彌深。”

意思是:愈面臨危難處境志氣愈宏壯,愈處於困境學術造詣愈深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