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之洞的父親張鍈到貴州任知府,從此蠻荒之地走出20多個舉人

1841年,張之洞的父親張鍈出任興義知府,這是貴州的邊陲小城,少數民族聚居,民風彪悍,土匪橫行,教育落後,考試院破敗。張鍈用了一招,使興義十來年時間,走出20多個舉人,並留下一個廣為流傳的詞語。

張鍈(1791-1856),河北南皮人,1613年考中舉人,後來的會試屢試屢敗,六次不中。1626年參加大挑考試,這是專為考不中的舉人舉辦的,優者可做官,張鍈由此被選派為知縣。

當時張鍈35歲,沒有家世背景,就被外放到貴州。那時的貴州,貧瘠落後,很多人都不願去。張鍈命運坎坷,深知底層百姓的艱辛,所以兢兢業業,體恤百姓,為官清廉,政績顯著。

腳踏實地做了十多年知縣,張鍈被提拔為興義知府。這是一個邊陲小城,少數民族聚居,民風彪悍,土匪橫行,百姓苦不堪言。

張鍈決心要治理好,他做了幾件事。

首先治理匪患,這是社會穩定的根本。他多次冒著危險,實地考察,做好報告上交。朝廷派兵來協防,採取了張鍈誘捕匪首,招安匪眾回家務農的方法,平息了匪災。

接著是修路,貴州山多路不平,行路難不利於發展,他開闢了府城通往廣西的驛道,大大方便了對外的交通。

再接下來,要使蠻荒之地開化,就要行教育之風。

張鍈走訪得知,當地的考試院在城外,已非常破敗,學子們來往也不方便。

張鍈召集各縣商量,決定在城裡修建一座新試院,方便學子,也方便朝廷管理。但修建新試院,可不是一句話可以解決的,得有真金白銀。

張鍈率先拿出幾年做知縣的積蓄,1000兩銀子。有了知府的帶頭,鄉紳們踴躍捐款,很快籌集了三萬多兩銀子,建好了新試院,剩餘資金為學子們添置學習用具。新院規模大,能容納1000多名童生同時考試。

試院解決了,還有學院。府城的珠泉書院同樣破敗不堪,很久沒有學子的朗朗讀書聲。張鍈也帶頭捐款1000兩,向社會募集資金,重修書院,並更名為桅峰書院。所剩資金用來修葺南明忠義朝臣“明十八先生”祠墓,及各地義學。

書院建成後,張鍈捐出自己的千餘冊書籍,再次募集書本費,派人到成都廣州等地,去採購各種書籍。並派人各處延請大儒執教,有時自己也到學院和學子們探討學問,鼓勵大家好好培養學問和品德。

硬體設施有了,還要有人。但古代讀書是很花錢的,不說生活,就是筆墨紙硯,晚上點燈夜讀,拜師求學,都是不菲的費用,普通人家供不起讀書人。

張鍈拿出一部分公田出租,租金用來支付學子的學習費用,這樣就降低了讀書人的經濟壓力,尤其是寒門學子。讀書的孩子多了,學風一下就帶動起來。

為鼓勵讀書,發展教育,張鍈還堅持了一件事13年,至今在當地傳頌。

每晚夜幕降臨,學子們挑燈夜讀,燈油消耗很大。張鍈就會派出兩名官差,前面的提燈籠,後面的挑桐油擔子,一路巡街。

只要發現誰家有燈,有讀書聲,知道有讀書人,他們就停下,高唱:“府臺大人給相公添油羅!”

學子開門,拿著燈盞出來,官差就會從油簍裡舀出桐油,倒進燈盞,再次唱道:“府臺大人祝相公讀書用功,考取功名!”學子行禮送別,官差繼續前行。

“加油”的善舉,從張鍈做出安排,到他離開的13年,從沒有因為天氣變化而改變,夜夜執行。對於興義這樣一個地理偏遠,文化落後的地方,能有張鍈這樣一個重視教育的長官,實在是一件幸事。

有了張鍈的堅持和支援,學風濃郁,興義讀書人猛增,人才輩出,很多人去府試、鄉試、和會試,十多年時間,考出了舉人20多個,貢生8個,進士2個。

蕞有名的,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中培養出來的張之洞,張鍈的兒子,後來成為晚清四大中興名臣之一。因為張鍈的影響,張之洞重視教育,開設了很多學堂,現在很多百年名校都是他創辦的。

張鍈鼓勵讀書人的添燈油故事,被後世演繹成勵志語“加油”,喊出來鏗鏘有力,在我們受到挫折時,磨難重重時,差一點成功時,都能給到自己滿滿的正能 量,去奮勇前進,追逐夢想!

加油,每一個努力奮鬥的我們!

張之洞的父親張鍈到貴州任知府,從此蠻荒之地走出20多個舉人

張之洞的父親張鍈到貴州任知府,從此蠻荒之地走出20多個舉人

張之洞的父親張鍈到貴州任知府,從此蠻荒之地走出20多個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