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太宗趙光義登基之後,為盡收天下讀書人之心,採取了哪些辦法?

宋太宗趙光義登基之後,為盡收天下讀書人之心,採取了哪些辦法?

宋初,

開寶九年(公元976年)十月,宋太祖

趙匡胤猝死,皇弟、晉王趙光義登基,是為宋太宗。

出於政治原因,趙光義一改過去在先皇帝死後第二年才更改國號的常規,於開寶九年十一月即改國號為太平興國元年。

除此外,趙光義對弟弟趙廷美,兩個侄子趙德昭、趙德芳,以及宰相薛居正、沈倫、薛居正,樞密正、副使曹彬、楚昭輔等政府、軍隊的首腦大肆加官進爵。

這當然是為了安撫,因為不管趙匡胤是否非正常死亡,趙光義都是在其擁有兩個成年兒子的情況下,搞了一出

“兄終弟及”

質疑聲是肯定有的,所以,趙光義要儘快安撫重要人物,穩定朝堂,再來一步步讓天下人認可他這個新皇帝。

關於軍隊,趙光義在給正掌權的曹彬、楚昭輔、

潘美(當時人在攻打北漢的宋軍中)

等人加官進爵之外,又於當年十二月,把攻打北漢的宋軍給調了回來。

宋太宗趙光義登基之後,為盡收天下讀書人之心,採取了哪些辦法?

這支軍隊是趙匡胤為了消滅北漢這個割據政權,在當年八月派出,其中絕大部分是精銳禁軍,趙光義是在防止前線將領擁兵支援趙匡胤的兒子們,寧可暫時放棄滅國之功。

在安撫了頂層皇族、官員,又從前線撤回了禁軍之後,趙光義才開始了真正的大動作。

他的大動作主要是針對讀書人,宋朝自趙匡胤時期,就開始執行

“以文抑武”

的國策,讀書人的地位高漲,趙光義需要全天下的讀書人都認可他這個皇帝。

只有讀書人都認可了他,才能最大限度消除

“兄終弟及”

“燭影斧聲”

的負面影響。

為此,趙光義於太平興國二年(公元977年)剛開年就動作頻頻,為拉攏讀書人,他主要做了三件事。

宋太宗趙光義登基之後,為盡收天下讀書人之心,採取了哪些辦法?

第一:大量錄取新進士

太平興國二年正月,趙光義即迫不及待地開科舉,在這次科舉中,趙光義收買讀書人的行為昭然若揭。

首先,他要求全國各地符合條件的考生,免於地方上的考試,全部直接到京城來參加省試,到京城的路費還由國家供給。

根據

《續資治通鑑長編》

等史料中的記載,這一次大規模召喚士子們來京,就召了五千多人:

“先是諸道所發貢士凡五千三百餘人”

然後,趙光義從這些士子中,經過考核,錄取了五百人為官,接近百分之二十的比例。

《續資治通鑑長編·卷第九》

中記載:

戊辰,帝御講武殿,內出詩賦題覆試進士,命翰林學士李昉、扈蒙定其優劣為三等,得河南呂蒙正以下一百九人。庚午,覆試諸科,得二百七人,賜及第。又詔禮部閱貢籍,得十五舉以上進士及諸科一百八十四人,並賜出身......凡五百人......第一等、第二等進士並《九經》授將作監丞、大理評事、通判諸州,同出身進士及諸科並送吏部免選,優等注擬。寵章殊異,前代所未有也。

史書為啥會評價

“前代所未有也”

?因為在宋太祖趙匡胤時代,前後十多次開科舉,一共也才錄取了不到兩百名進士。

宋太宗趙光義登基之後,為盡收天下讀書人之心,採取了哪些辦法?

趙光義一次就搞了五百人當官,以至於宰相薛居正都嫌錄取的人數太多了,一下子來這麼多官,宰相們安排起來也頭疼。

但趙光義可不管這些,他要的就是多,只有讓更多的讀書人看到希望,他的名聲才會更好。

不僅錄取的人數多,趙光義給他們的待遇也是無比優厚,直接發錢,給派出到外地為官的進士們

前代所未有也

如此一來,這一批新科進士哪能不對趙光義感恩戴德?

至於其餘沒有考中計程車子們,看到錄取名額的增加,同樣也滿懷希望,同樣對趙光義感激不盡。

宋太宗趙光義登基之後,為盡收天下讀書人之心,採取了哪些辦法?

第二:修纂《太平御覽》和《太平廣記》

太平興國二年三月,趙光義下令:

“仍賜裝錢,人二十萬”(大約兩百多貫,當時約八百錢為一貫)

便類書一千卷即為著名的

“命翰林學士李昉等編類書為一千卷,小說為五百卷。”

,小說類五百卷即為著名的

《太平御覽》

這次修書前後歷時一年多,雖然比起後世的

《太平廣記》

《永樂大典》

等的修纂時間大大不如,卷數也大大少之,但在當時已經是前無古人了。

修書的目的,除了彰顯盛世到來外,當然是想讓更多的讀書人知道,新皇帝是更加重視文治的。

這樣可以讓包括在野賢士在內的所有讀書人,都對趙光義報以好感,當某些不利於趙光義的輿論傳播時,讀書人自然會幫他說好話。

宋太宗趙光義登基之後,為盡收天下讀書人之心,採取了哪些辦法?

第三:建設崇文館

在古代各王朝,都有專門收集、存放、整理天下書籍的地方,包括修史和請賢在內,一般都有

《四庫全書》

這樣的配置。

自唐末乃至五代,再到宋初,天下大亂,各個割據王朝更迭頻繁,雖然都繼續保有這些地方,但重視度就比盛世時期差遠了。

宋初的這些館閣,都已經破舊不堪,宋太祖趙匡胤存了不少錢,但他是為了收復燕雲十六州存錢,沒想過去重新修圖書館什麼的。

趙光義上位後,於太平興國二年,下詔重新建設這些館閣,並在修好後統一命名為

“昭文館、集賢館、史館”

,以示

崇文館(此名唐代已有,功能類同,隸屬皇太子名下)

的態度。

崇文館修好後,又能安排一大堆讀書人進館,為大宋的文化事業盡心盡力,還能搞出一些清貴職位,安置更多的讀書人。

毫無疑問,這個行為,再次讓趙光義在天下讀書人心中,刷了一波好感。

對於趙光義來說,這是毫不費力的事情,修崇文館的錢,反正都是他的兄長趙匡胤存下來的,他只需要頒佈一份詔書就好。

宋太宗趙光義登基之後,為盡收天下讀書人之心,採取了哪些辦法?

四:總結

綜上所述,趙光義登基後不到一年時間,就用科舉、修書、修館三大動作,把全天下的讀書人都給收買了。

這是他對趙匡胤制定的

“重文抑武”

國策的繼續和深入。

但更重要的是,趙光義需要讀書人站在他這一邊,消除趙匡胤死後,對其繼承皇位的質疑。

在古代,要掌握輿論話語權,沒有什麼比讓絕大多數讀書人從心中認可更好的辦法了。

顯然,趙光義做到了,雖然宋時的野史、筆記中,依然有

“以文抑武”

的記載,可當時的讀書人們,基本上都還是認可趙光義及他的子孫。

宋太祖一脈,卻完全無反抗之力,這和趙光義陸續地打壓有關,也和讀書人認同了趙光義有關。

而趙光義能得到認可,就離不開登基之初的表露重視文治的三板斧。

“燭影斧聲”

推薦閱讀:

趙匡胤猝死,趙光義無遺詔登基,趙匡胤的兒子們為何沒有反應?

宋朝祖制不殺士大夫?這是謊言,看趙匡胤和趙光義的行為就知道了

名臣建議“排陣討伐”遼國,宋太宗積極採納,但卻忽視了其中道理

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

孤寡老人講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