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回 朱由檢疑帥失將,吳三桂遇時轉運

第一回 朱由檢疑帥失將,吳三桂遇時轉運

山海遠峙孤關聳,殘城危畿破刀弓。紅顏高閣暖,寡人深宮寒。 早應除積弊,誅盡朽木蟻,而今良禽徙,殿外奔萬騎。

賦詞一首,寄菩薩蠻

崇禎皇帝朱由檢,為人勤謹小心,畢竟長於深宮之中,懷抱於婦人之手,路子哪有那長白山上漁獵野人的野?他們主業打獵捕魚,兼職殺人越貨打劫,千百年的惡劣生存環境,造就了虎狼的基因。

而後金的第二代核心領導人皇太極,比起他爹努爾哈赤,勇雖不及,智謀用人卻遠勝其父,靠著一本明朝不第秀才帶來的娛樂小說《三國演義》,現學現賣,各種反間勸降,圍困收買,棗棒並用,三五年間,基本掃清了明廷擋在關寧的名將名帥。

通往中原的路上,只剩下關隘城塹,弗朗幾炮 火銃等死物。大明英雄喪失殆盡,因此二十歲的吳三桂成了明廷的“廖化”,終於迎來了他的個人機遇。

第一回 朱由檢疑帥失將,吳三桂遇時轉運

上文書道,三桂之父吳襄害怕崇禎多疑,恐步了袁崇煥後塵,所以在大淩河之役單騎跑路,最終遺失圍點打援的戰機,下了大獄。然而,崇禎卻依然擢三桂兒為遊擊將軍。出身僅為武舉的三桂兒,又沒有特別的戰功,本來是輪不上他的……

然而,自袁崇煥在菜市口,吃了千刀萬剮那天之後,朱由檢每晚的睡眠質量變得奇差,身邊美人貴妃的朱唇,也時常化作袁督師身上一道道鮮紅的刀口,朝他壓過來……現在,他更喜歡和面板白皙的小毛子待在一起,至少白色能使他心神安定。

今晚敬事房遞上的牌子,他隨意地翻弄著,他心裡想的卻是遼東一班袁崇煥的舊部下……

第一回 朱由檢疑帥失將,吳三桂遇時轉運

當日京城被圍,自己中了金人反間計,他們的元帥,名滿天下的袁督師被自己活剮,造成副將祖大壽不顧聖駕被困,擅自離開京城退回廣寧,實際已經脫離了自己的掌控,若是再施以懲戒,必然逼反關寧軍,使其降金,然則山海關裸露敵前,京師危矣!哎,關寧鐵騎,還有哪個堪為我所用?他嘆了口氣,把牌子丟到盤上……

祖氏一門,頗多良將,不可使之背棄於我!朱由檢咬了咬牙:速傳王承恩,擬詔……

第一回 朱由檢疑帥失將,吳三桂遇時轉運

從此祖氏一門,成了皇帝亂局之中最後的擋箭牌,吳襄作為祖家軍重要成員,即使在大淩河犯下滔天罪過,自然也就不了了之了。反而他的兒子吳三桂還得到了戰場上拔擢和重用。

這使得二十出頭的三桂感激涕零,他滿心想著立功救父,不僅在寧遠把防禦工事做得鐵桶一般,還不辭辛勞地聽調討賊,當然,年輕的三桂兒對老朱的帝王之術,還是沒有清醒的認知的。

幾波下來,朱由檢也總算看出姓吳的爺倆還是有點東西的。於是先把吳襄開釋了,命他隨舅子祖大弼南征在山東通敵造反的孔有德,戰後恢復了總兵之職。

第一回 朱由檢疑帥失將,吳三桂遇時轉運

往後幾年父子倆兢兢業業,或是抗金守邊,或是入關剿賊平叛,崇禎十一年,吳三桂官拜寧遠總兵。

可再往後,隨著皇太極四次借道蒙古,入寇京畿復地,各地的流寇如野草般死而復生,大明朝是一年不如一年,一月不如一月,一天不如一天,一陣兒不如一陣兒……

南邊的李自成自從結婚生子以後,短短兩年,在中原氣候已成,得遇賢儒,擺脫了流寇的生活做事習慣,搬出了修齊治平的那一套,甚至提出均田免賦的原始社會主義理念。到崇禎十四年,李已然聚眾逾百萬,佔地數千裡。河南河北,一時為之懾服,京師震動。

第一回 朱由檢疑帥失將,吳三桂遇時轉運

危局之中,手握重兵,精於軍事的吳三桂,自然成了政治的寵兒,權貴的紅人。

籍此,三桂兒在三十歲上下,迎來了政治生涯的第一個春天。滿朝貴戚的巴結,讓這個從小在冰天雪地裡舞刀弄槍的糙漢子有點頭重腳輕;每次回京聲色犬馬的招待,使他感受到了官僚主義的墮落腐朽,於是暗下決心:以後要常回京哦!

第一回 朱由檢疑帥失將,吳三桂遇時轉運

年輕吳三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