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自成進北京,瞎忙一場,卻便宜了一個小孩!

北京,中國的首都,幾朝的古都,名流雲集。凡有名、有錢的人,都得在這有套房。說起北京,那真是光芒萬丈。

北京之所以能成為北京,當年明月說,應該感謝明成祖朱棣。因為,是他老人家把都城遷到了很北的北方。但我認為,從根上講,最應該感謝的是一位少數民族的有為幹部忽必烈。

縱觀上下五千年,也是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中國的都城,本該隨著經濟中心走,從黃河流域到長江流域,但在中原到江南的過程中,竟拐彎北上,一路到北京。為什麼會拐彎呢,因為遇見了忽必烈。

忽必烈是元世祖,但還是成吉思汗鐵木真的孫子。他除了要管中華,也忘不了蒙古。為了能兼顧,他選擇了北京。因為站在北京,能看到大江南北、長城內外。從元大都開始,北京才成了中國舉足輕重的城市。

李自成進北京,瞎忙一場,卻便宜了一個小孩!

等到朱元璋建立明朝,把都城定在南京。南京雖然虎踞龍盤,但朱重八還是覺得這地兒有點憋屈。哪兒合適呢,他到死也沒想到。繼承皇位的大孫子朱允炆,光忙著對付叔叔,無暇他顧。這事最終還是落在了他沒整過叔叔,朱棣身上。朱棣,搶班奪權之前,本是燕王,常居北京。在元大都的遺蹟中,他領略了忽必烈的思想。他也想不侷限於漢人這點地盤,要江山無限,就決定遷都北京。

站在北京,看到的是大中華,是五十六個民族,是廣闊的天地。可這個廣闊天地,卻不是誰都能適應。不適應就走唄,為啥都說“逃”呢,難道還有人在後追殺不成?對“逃離北上廣”的說法,我一直深為不解,直到看到一個人的經歷,才開始有點理解。

裁員引發的事件

明朝萬曆年間,在貂蟬的故鄉米脂,曾誕生過一個男孩。據說,他出生時,他父親夢到了一個黃衣人。“黃”,那是皇上用的色呀。這個陝北漢子覺得這孩子有點不同,就給他取了小名“黃娃子”,大名李鴻基。“李鴻基”,聽起來跟“李隆基”有點傻傻分不清的意思,很有點帝王氣。其實,這個孩子還真跟帝王有點沾親帶故的意思。他們家住在一個叫李繼遷寨的村子裡。據說,寨子裡的人,都是西夏王朝創始人李繼遷的後代。但先祖的風流到他們這些人身上早已消失殆盡,他們一出生就掙扎在溫飽線上。這個叫黃娃子的小男孩,很小就被家裡舍給了寺廟。作和尚,不是為了崇拜佛陀,而是為了混口飯吃。但似乎,打著“化緣”的名義,要飯也太容易,他又兼職給地主家放羊。

要說這孩子的命可真不好,從小就難得吃頓飽飯,到十幾歲時又先後沒了父母,成了孤兒。為了生活,他到家附近的大城市銀川,在驛站當了名驛卒。這個驛卒的主要職責就是給官府送快遞。

快遞員的這活,自古就難幹,關鍵是不穩定。明朝末年,連年天災,糧食欠收引發了經濟危機,官員貪腐導致了政治危機。在這個重重危機的時刻,崇禎登場了。這個少年懵懂地以為只要努力,一切都還來得及。他意氣風發,發起了多項改革。然後,卻發現哪也改不動,只有裁撤驛站、裁減快遞員還改得動。

好死不死,李鴻基剛好丟了“筆”快遞,還是公文,就慘遭裁員,只好回家。沒了生計,他的生活一團糟:欠下了一屁股債,老婆還找了個姦夫。因欠債不還,債主艾舉人(姓艾到舉人老爺)把他告到了縣太爺面前。可惡的縣太爺不管是不是經濟危機、是不是被裁員,要置此等刁民於死地。走投無路之際,李鴻基暴力了。他殺了作威作福的艾舉人,以及給他戴綠帽子的老婆,亡命天涯了。

李自成進北京,瞎忙一場,卻便宜了一個小孩!

本來,李鴻基以為皇上還是好的,就是下面這些狗孃養的不幹人事兒。他逃出來後,先參加了邊防軍,雖然打仗賣力,升了個小官,但老是被欠薪。長官們吃喝玩樂,下面這些賣命的卻連吃飯都難。他對皇上失去了信心,參與了兵變,殺了一群貪官,一路狂奔就走上了造反之路。

造反就要打進北京

說實在的,一個小農民本分慣了,不太會造反,只能一邊“造”,一邊學。可官府那邊就不一樣了,手裡有錢又有兵,還有“專業”人才,慣會搞鎮壓。李鴻基,哦,這時候應該叫李自成了。啥時改的名字,咱是不知道,但肯定是改了名。李自成挺能打的,還得了“闖王”的名號,但著實有點不是朝廷的對手。若不是因為崇禎帝不知道哪頭炕熱,哪裡危急堵哪裡,幾次在農民軍要不行的時刻,把官兵調到遼東去抵禦皇太極一夥,他早就被剿滅了。

本來,李自成攻佔了心目中曾嚮往的大城市——西安,就心滿意足了。可不進北京,好像造假反似的。他打著打著,就離北京越來越近了,經昌平到沙河,一直幹到了西直門。眼見從二環就要進紫禁城,可他卻越來越想回家。其實,在他的內心深處,只是想改善生活,並不太想做“向天再借五百年”之類的人物。於是,他就派人與崇禎談判:只要封他作西北王,再給100萬,他不但撤兵,還願意帶兵去打清軍。

李自成進北京,瞎忙一場,卻便宜了一個小孩!

馬上就要直面淋漓的鮮血,可敵人卻想放下屠刀。多好的事呀,可崇禎卻沒答應。至於原因,眾說紛紜。有說是,崇禎捨不得錢,也可能是沒那麼多錢。畢竟每個政權的崩潰,總有一部分原因是因為沒錢。徵召吳三桂的軍隊,崇禎不是也拿不出錢嗎。還有說,拒絕議和,是因為崇禎覺得這有悖於祖宗的傳統,丟臉。畢竟,明朝皇帝雖然都怪癖多多,還都挺崇信太監,但都不受任何人支配,也從不向任何勢力低頭——不和親、不議和。

反正不管是因為啥吧,崇禎就是沒同意。李自成聲名在外,再不想進北京,也得硬著頭皮往下打,一不小心就進了紫禁城。

京城套路深

李自成進北京,瞎忙一場,卻便宜了一個小孩!

面對國亡家破,崇禎在殺妻滅子之後,找棵歪脖樹上吊了。李自成雖是已作大哥好多年,但還是被這一地慘狀嚇懵了:這可是高高在上的皇帝呀,竟然落得個如此下場。

不過,李自成沒太多時間懵逼。進了北京城、踏上金鑾殿,就得準備挑起“天下”的重擔。可一地窮困潦倒的百姓,滿朝貪墨無度的官員,還有山海關外虎視眈眈的清軍,哪一個是好解決的呢!手下也有一班謀士,卻沒一個人能給他一套落地解決的方案。他沒能力管得了這許多事情,乾脆就不管了,先享受一下這極致的榮華再說。可榮華是錢造出來的,錢從哪來呢?李自成團伙決定從明朝的官員身上挖。反正都是貪官,儘可以充滿正義感地挖。於是,考掠之風大起。不想,就刮到了吳襄。

吳襄,明朝政府一頹廢武將。除了貪汙腐化,本沒什麼稀奇,但奈何他卻是吳三桂的爹。吳三桂,何許人也?他乃是明朝最後一支實力部隊——關寧鐵騎的統帥,掌握著最重要的邊關要塞——山海關。他本來正帶兵趕去京城,要去救皇帝。可誰知,還沒等到京城,就傳來了崇禎帝自殺的訊息。

這該何去何從呢?吳三桂本想投降李自成,共同抗清。畢竟,中國人還是要愛中國人。但很快,他就知道了,他爹被嚴刑拷打不算,他的家財、他的愛妾(陳圓圓)都被李自成奪走了。家財、愛妾可都算私有財產呀,他很是憤怒。如此侵犯他的私有財產,明顯,是沒把他當成自己人,沒算作統治階級。吳三桂不禁對李自成招降他的誠意產生了懷疑。懷疑著、懷疑著,他就決定降清了。

李自成進北京,瞎忙一場,卻便宜了一個小孩!

吳三桂與多爾袞聯手,對付起了李自成。李自成招架不住,也不想招架。京城套路深,他早都不想呆下去了。他燒了紫禁城,就帶著掠來的金銀細軟,一路奔西安而去。可進了北京,想拍拍屁股就走,可不太行。多爾袞派兵追殺。這夥外國人很能打,很快就殺到了西安。李自成越發不行,敗走西安,又向東而去。可東方本就不是他的勢力範圍,那裡的人有心的懷念大明,沒心的投降大清。

於是,最終,在湖北一處幽暗山谷中,李自成死在了一群農民的手裡。也有人說,他留下殘兵遊勇,自己偷偷退隱了。但誰知道呢,這也是一樁歷史疑案,空留下一堆不知去向的金銀財寶(考掠所得),讓後人不懈追思。金庸大師,不就由李自成的鉅額遺產發出無限遐想,寫出了雪山飛狐嘛!

在亂哄哄的公元1644年,如果李自成沒進北京,崇禎就還在與諸位大臣費盡疑猜,吳三桂就還是個駐守邊關、為國奉獻的好青年,多爾袞就還在山海關外搞叔嫂情。如果李自成沒進京,歷史也許會有一個完全不同的走向,簡直不敢想。但歷史沒有如果,李自成不明形勢,瞎進北京,損人不利己:讓崇禎殞命,讓吳三桂給清廷當槍使,讓多爾袞為別人做嫁衣。最終,都便宜了順治那小孩,大家都白忙!

李自成進北京,瞎忙一場,卻便宜了一個小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