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正宰相——劉墉

剛正宰相——劉墉

■名片春秋|

劉墉(1719~1804),字崇如,號石庵,山東高密縣逢戈莊人(原屬諸城),祖籍江蘇徐州豐縣。清代書畫家、政治家,被嘉慶帝戲稱為劉羅鍋。32歲中進士,官至內閣大學士,為官清廉,有其父劉統勳之風;擅長書法,傳世書法作品以行書為多;一生剛直不阿、不畏權勢;鐵齒銅牙、秉公執法;鬥智鬥勇、反腐倡廉。他清正廉潔、為民請命的諸多故事,在民間廣為流傳。

剛正宰相——劉墉

▲劉墉之父劉統勳像

■風雲往事|

◇出身名門傳承家風◇

劉墉祖籍江蘇省徐州市碭山縣大劉村。後逃荒至山東高密(現諸城),出身于山東諸城劉氏家族,這個家族是當時的名門望族,家族中多人透過科舉走上仕途。劉墉的曾祖父劉必顯為順治年間進士,祖父劉柴(qǐ)曾擔任過四川布政使,是康熙年間有名的清官,父親劉統勳更是一代名臣,官至軍機大臣兼東閣大學士,為官清廉。

劉墉生長在這樣世代書香、以科舉仕進為榮的家庭,自小肯定就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後來他成為四庫全書館副總裁也證明了其學識的淵博。可是不知為何,滿腹經綸的劉墉卻遲遲沒有參加科舉考試,至少到現在還沒發現有記錄他在30歲之前參加科舉考試的資料。直到乾隆十六年(1751),劉墉才因為父親的關係,以恩蔭舉人身份參加了當年的會試和殿試,並獲進士功名,不久改為翰林院庶吉士。翰林院庶吉士作為翰林的預備資格,一般從科考成績優異的進士中選拔,然後在庶常館學習深造,期滿考試合格者,授翰林院編修。清代翰林雖然薪俸較薄,但作為皇帝身邊的文學侍從近臣,號稱“清貴”。而且,大臣死後如果想得到皇帝賜諡的“文”字,則必須是翰林出身。所以,清代科舉仕進者十分看重翰林出身。應當說,劉墉在仕途上開局良好。

剛正宰相——劉墉

◇精幹有為任職四方◇

從乾隆二十一年開始劉墉被外放,此後20餘年裡,他主要做地方官,由學政、知府,直至督撫大員。但是,劉墉的仕途也遇到了很多挫折。

乾隆二十年,劉墉的父親,時任陝甘總督的劉統勳以辦理軍務失宜下獄,劉墉當時正擔任翰林院侍講,也被株連逮捕,不過沒到兩個月就被釋放了,官位卻被降為編修。好在第二年,好運又一次眷顧了劉墉,他被提升為安徽學政,放外任做了地方官。當時的學政權力很大,可以直接向皇帝上書奏章。在當了三年安徽學政以後,劉墉又調任江蘇學政。在做地方官期間,劉墉秉承了其父劉統勳的雷厲風行、正直幹練的行事風格,對官場惡習、科場積弊進行了力所能及的整頓,為百姓做了不少實事。到任後更沒幾天便審理完前任遺留下的疑難案件,受到官民的一致稱讚。

劉墉就任江寧府知府時,十分珍視這次機會,鉚足了勁要大幹一番。於是在一年時間裡,劉墉的江寧知府就政聲鵲起,老百姓將他與包青天相提並論,他也算得上是難得的賢能官吏。

此後,劉墉的仕途暢通起來,先後做了江西、陝西、江蘇等地的父母官。乾隆四十五年,劉墉被授湖南巡撫,節制各鎮,兼理糧餉,駐長沙,兼理軍民事務,當上了名副其實的封疆大吏。乾隆四十七年,劉墉奉調入京出任左都御史,命在南書房行走,在當時這是十分難得的榮譽。

劉墉書法造詣頗深,在乾隆之際,翁方綱、梁同書、王文治、劉墉並享書法聲譽,被稱為“四大家”。其書法藝術成就,當推劉墉最高。

◇學富五車書法大家◇

劉墉在文化事業上的建樹,遠遠超出他在政事上的成就。他學識淵博,經學根底深厚,文章、詩詞、書法均為上乘,琴棋書畫,無所不能。他不僅是政治家,更是著名的書法家,是帖學之集大成者,是清代四大書法家之一(其餘三人為成親王、鐵保、翁方綱),被後人稱為“濃墨宰相”。

在當時,劉墉師古而不拘泥,是一位善學前賢而又有創造性的書法家。他的書法風格和明代以來帖學傳統最大的不同之處,便是他不追求一般學帖者習慣的縱肆跳宕或流暢婉麗,而是以豐腴渾厚的點畫、率意鬆散的結字和濃重的墨色,成功地營造出一種雍容、靜謐,甚至還帶有一些慵怠落拓之相的美感。在他的一生之中,其書法曾數度變化,年輕時珠圓玉潤,中年時筆力雄健,到晚年時則趨於平淡,其總體風格是用墨厚重,古拙樸茂,貌豐骨勁。而對他的書法評論歷來不一,有人譏之為肥膩不堪,狀如墨豬。但大多數人認為這是精華蘊蓄,勁氣內斂,有綿裡藏針之妙,因此劉墉的字也十分難學。也有後人稱讚他的小楷,不僅有王羲之、鍾繇、顏真卿和蘇軾的法度,還深得魏晉小楷的風致。因此紀曉嵐經常請劉墉為自己寫對聯。比如“浮沉宦海同鷗鳥,生死書叢似蠹魚”,是紀曉嵐非常喜歡的詩句,生前他曾將此詩作為自輓聯。在紀曉嵐去世之後,劉墉更將其寫下來,作為輓聯相贈。

劉墉精研古文考辨,博通百家經史,工書善文,名盛一時,著有《石庵詩集》刊行於世。他多次主政文化機構,清代實施的幾項重要文化建設工程,如編纂、增補卷幟浩繁的《四庫全書》《清三通》《清會典》《日下舊聞考》等都有他的親身參與,可謂功不可沒。

剛正宰相——劉墉

剛正宰相——劉墉

◇清正廉潔彈劾和珅◇

劉墉與和珅的關係,總是人們關注的焦點,劉墉清正廉潔,而和珅是有名的大貪官,因此,人們習慣上認為二人忠奸對立,水火難容。的確,劉墉並不阿附和珅,基本採取獨善其身的做法。

乾隆帝死後的次日,嘉慶帝即奪和珅軍機大臣、九門提督等職務,並復劉墉上書房總師傅一職。隨後,各省督撫及給事中,紛紛上章彈劾和珅,要求將和珅凌遲。不過,劉墉等人建議,和珅雖然罪大惡極,但是畢竟擔任過先朝的大臣,不得不為先帝留面子,請從次律,即賜令自盡,保其全屍。劉墉等人為防止有人假借和珅案打擊報復,及時向嘉慶帝建議應做好善後事宜。結果,在處死和珅的第二天,嘉慶帝釋出上諭,申明和珅一案已經辦結,藉以安撫人心。和珅之案結束後,劉墉受贈太子太保,可見嘉慶帝對他的肯定。和珅之案的處理,頗得時人稱讚,可見,劉墉並未因公務而洩私憤,充分體現了一位群臣領袖應有的風範。

嘉慶九年(1804),劉墉於北京驢市衚衕家中逝世。去世當天他還到南書房當值,晚上還設宴會招待客人,“至晚端坐而逝”。《嘯亭雜錄》記載,劉墉死時,說他“鼻注下垂一寸有餘”,與佛語中的善於解脫之意暗合。不管怎樣,劉墉可算得上是無疾而終,功德圓滿,壽終正寢。

剛正宰相——劉墉

▲劉墉像

劉墉就是家喻戶曉的“劉羅鍋”,因為他“忠君、愛民、清廉”,深得百姓喜愛,他也是清代“上鏡率”最高的大臣之一。

■歷史評價|

劉墉的一生為民請命,清正廉潔,有很多關於他的趣聞軼事流傳民間,至今仍為人們所津津樂道。劉墉為官數十載,從其為官風格來看,明顯地分為兩個截然不同的時期。可以這樣評價:清正剛直的劉墉和圓滑事故亦不失清正的京官劉墉。在任地方官的20餘年裡,他身體力行地實踐了守土安民、施行政令的職責,保持著潔身自好、恪盡職守、力行實政的作風。到了京城以後,他為做好京官調整了剛直方正的為官處理策略,從而變得圓滑模稜,但仍與和珅鬥智鬥勇,處理了不少貪汙大案,為人民所稱頌。

其實中後期的劉墉相當圓滑,而且其也非如電視劇裡所描述的那樣與文字獄相抗爭,甚至他還是兩起文字獄的始作俑者(按照當時的大清律,這兩起事件中也確實有禁忌語言和立意,倒也不是劉墉無中生有)。因此可以說劉墉盡心盡力,忠於職守,是個忠臣;也可以說劉墉兩袖清風,是個清官。其正直及不上他的父親劉統勳,因此,在他死後未得到像他父親那樣“文正”的最高評價,而是隻得到“文清”的諡號。

■大事座標|

1719年出生。

1755年父親劉統勳因辦理軍務失宜下獄,受株連降為編修。

1759年調任江蘇學政。

1762年為山西省太原府知府。

1766年因任太原知府期間,失察所屬陽曲縣令段成功貪侵國庫銀兩,坐罪革職,判死刑。乾隆帝特加恩詔免,發軍臺。

1776年詔授內閣學士,任職南書房。十月,任《四庫全書》館副總裁。

1780年授湖南巡撫。

1799年查處和珅。

1804年於北京驢市衚衕家中逝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