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邦為何要殺掉魚頭的蕭何?魚頭的歷史典故是怎麼形成的?

蕭何,是沛縣豐邑人,因為他通曉法律,沒有人比得過他。也因為能寫文書而沒有瑕疵而成為沛主吏掾。漢高祖劉邦還是平民的時候,蕭何曾多次憑著官吏的職權保護劉邦,等到劉邦當上了亭長以後,又常常幫助他。劉邦以官吏的身份到咸陽服役,小吏們都出三百錢為劉邦送行,只有蕭何出了五百錢。秦朝的御史到泗水郡,督察郡的工作時,蕭何就跟著他的屬官去辦事,總是把事情辦得有條有理、清清楚楚。於是秦朝御史就讓蕭何擔任了泗水郡卒史的工作,而蕭何又在公務考核中名列第一。秦朝的御史就打算入朝進言徵調蕭何,蕭何一再辭謝,才沒有被調走。

劉邦為何要殺掉魚頭的蕭何?魚頭的歷史典故是怎麼形成的?

等到劉邦做了沛公以後,蕭何就常常做為他的助手督辦公務。當沛公進了咸陽,劉邦手下的將領們都爭先奔向府庫,分取金銀財寶,唯獨蕭何首先進入宮室,收取秦朝丞相及御史掌管的法律條文、地理圖冊、戶籍檔案等文獻資料,並將它們珍藏起來。這些詳盡的資料,對劉邦後來的統一天下,起到了很大的助力作用。劉邦之所以能夠詳盡地瞭解天下的險關要塞,家庭、人口的多少,各個地方的強弱,民眾的疾苦等,就是因為蕭何,完好地得到了秦朝的文獻檔案的緣故。等沛公做了漢王,就任命蕭何做了丞相。

韓信曾多次跟蕭何談話,蕭何認為他是位奇才。到達南鄭,各路將領在半路上逃跑的有幾十人。韓信揣測蕭何等人已多次向劉邦推薦自己,但是劉邦不肯任用,只能選擇離開了。蕭何聽說韓信逃跑了,根本來不及報告劉邦,就親自去追趕他。有人報告劉邦說,“丞相蕭何逃跑了。”劉邦大怒,如同失去了左右手般難過。過了一兩天,蕭何來拜見漢王,漢王又是惱怒又是高興。罵蕭何道:“你為什麼要逃跑呢?”蕭何說“我不可能逃跑,我只是去追趕逃跑的人。”劉邦說”誰值得你去追呢?”蕭何回答說“是韓信。”

劉邦又罵道“各路將領逃跑了幾十個人,也沒見你去追一個回來。卻肯花時間去追韓信,你這是是騙人的吧?”蕭何說“那些將領容易得到。至於像韓信這樣的傑出人物,普天之下找不出第二個人來。大王如果只想在漢中稱王,自然用不著韓信幫忙。如果一定要爭奪天下,除了韓信就再沒有可以和您計議大事的人了。但看大王怎麼決策了。於是劉邦就任命韓信為大將軍。

劉邦領兵東進,去平定三秦,蕭何就以丞相的身分留守治理巴蜀,安撫民眾,釋出政令,供給軍隊糧草。劉邦與各路諸侯攻打楚軍,蕭何守衛關中,侍奉太子,治理櫟陽。制定法令、規章,建立宗廟、社稷、宮室、縣邑,蕭何總是稟報劉邦,得到劉邦同意,准許施行這些政事。如果來不及稟報劉邦,有些事就酌情處理,等劉邦回來再向他彙報。劉邦多次棄軍敗逃而去,蕭何常常徵發關中士卒,補充軍隊的缺額。劉邦因此專門委任蕭何處理關中政事。

劉邦為何要殺掉魚頭的蕭何?魚頭的歷史典故是怎麼形成的?

劉邦多次派遣使者慰勞丞相蕭何。有個叫鮑生的人對蕭何說“漢王在前線風餐露宿,卻多次派使者來慰勞您,這是有懷疑您的心意。為您著想,不如派遣您的子孫兄弟中能打仗的人都到軍營中效力,漢王必定更加信任您。”於是蕭何聽從了他的謀劃,劉邦非常高興。又過了幾年,劉邦已經消滅了項羽,平定了天下,於是開始論功行賞,列侯都已經受到封賞,待到向漢高祖進言評定位次時,群臣都說:“平陽侯曹參身受七十處創傷,攻城奪地,功勞最多,應該排在第一位。”高祖已經委屈了功臣們,較多地賞封了蕭何,到評定位次時就沒有再反駁大家,但心裡還是想把蕭何排在第一位。

劉邦為何要殺掉魚頭的蕭何?魚頭的歷史典故是怎麼形成的?

關內侯鄂千秋進言說“各位大臣的主張是不對的。曹參雖然有轉戰各處、奪取地盤的功勞,但這些事情,很多將領都做過。大王與楚軍相持五年,常常失掉軍隊,士卒逃散,隻身逃走有好幾次了。然而蕭何常從關中派遣軍隊補充前線,這些都不是大王下令讓他做的。數萬士卒開赴前線時正值大王最危急的時刻,這種情況已有多次了。漢軍與楚軍在滎陽對壘數年,軍中沒有現存的口糧,蕭何從關中用車船運來糧食,軍糧供應從不匱乏。陛下雖然多次失掉崤山以東的地區,但蕭何一直保全關中等待著陛下,這是萬世不朽的功勳啊!所以必須是蕭何排第一位,曹參居次。”漢高祖說“好。”於是便確定蕭何為漢代第一功臣,特恩許他帶劍穿鞋上殿,上朝時可以不按禮儀小步快走。

漢高祖說“我聽說推薦賢才要受上等的獎賞。”於是根據鄂君原來受封的關內侯食邑,加封為安平侯。當天,蕭何父子兄弟十多人都封有食邑。後又加封蕭何兩千戶,這是因為高祖過去到咸陽服役時,蕭何多送給自己二百錢的緣故。又過了幾年,陳豨反叛,漢高祖親自率軍到了邯鄲。平叛尚未結束,淮陰侯韓信又在關中謀反,呂后採用蕭何的計策,殺了韓信。漢高祖已經聽說韓信被殺,就派遣使者拜丞相蕭何為相國,加封五千戶,並令五百名士卒、一名都尉做相國的衛隊。為此許多人都來祝賀,唯獨召平表示哀悼。

劉邦為何要殺掉魚頭的蕭何?魚頭的歷史典故是怎麼形成的?

召平原是秦朝的東陵侯。秦朝滅亡後,他淪為平民。召平對相國蕭何說“禍患從此開始了。皇上風吹日曬地統軍在外,而您自由自在的留守在朝中,不用遭受戰事之險,反而增加您的封邑並設定衛隊,這是因為目前淮陰侯韓信剛剛在京城謀反,皇上對您的內心有所懷疑。他設定衛隊來保護您,並非是以此來顯示對您的寵信。如果您想避免禍患,希望您能辭讓封賞不受,把家產、資財全都捐助軍隊,那麼皇上心裡就會高興。”蕭何聽從了他的建議,皇上果然非常欣賞。

蕭何一向跟曹參不合,等到蕭何病重時,孝惠帝親自去探視蕭何的病情,趁便問道:“您如果故去了,誰可以接替您呢?”蕭何回答說:“您應該已經有人選了吧!”孝惠帝說:“你覺得曹參怎麼樣?”蕭何叩頭說:“陛下已經得到合適的人選了,我死也沒有遺憾了!”

蕭何購置田地住宅必定處在貧苦偏僻的地方,建造家園不修築有矮牆的房舍。他說:“我的後代賢能,就學習我的儉樸;後代不賢能,可以不被有權勢的人家所奪取。”

蕭何去世以後,諡號為文終侯。蕭何謹守自己的職責,根據民眾痛恨秦朝苛法這一情況,順應歷史潮流,給他們除舊更新。韓信、黥布等都已被誅滅,而蕭何的功勳更顯得燦爛。他的地位為群臣之冠。所以稱他為漢朝第一賢相實在是實至名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