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帝國(下)

在秦始皇當政的這十年間一共幹了五件大事,每一件大事都可謂是驚天動地,前無古人。

開疆拓土

當年秦始皇兼併六國之後,發現周邊少數民族襲擾嚴重,且六國的土地有所縮水,便向四外開疆擴土。無非就是打仗嘛,反正自己兵強馬壯,賈誼描述秦始皇:

“乃使蒙恬北築長城而守藩籬,卻匈奴七百餘里”

,把整個河套地區納入了中國版圖,使得“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馬,士不敢彎弓而抱怨”。

大秦帝國(下)

北卻匈奴

“南取百越之地,以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繫頸,委命下吏”。可真是南征北戰,東征西討,使得

秦帝國的疆域空前擴大,這是秦始皇的功勞。

大秦帝國(下)

秦朝版圖

改革政治

秦始皇吸取了周朝因分封制而最終導致滅亡的教訓,從而實行郡縣制。

大秦帝國(下)

秦始皇把天下劃分為36個郡,郡以下設縣,

每郡長官三名,分別是郡守(行政)、郡尉(軍事)、郡監(監察),每縣亦然,每個郡縣有獨立的行政部門和軍事部門,所有長官由中央任命,限期一到就會替換,郡縣的行政和軍事必須依附於中央,這就極大的

加強了中央集權,鞏固了中央的有效統治。

而在中央,秦始皇也創新了治理體系,他廢除周朝的宗法制和分封制,實行

三公九卿制

,皇帝手下有太尉(主管軍事)、丞相(輔政)、御史大夫(主管監察),三公之下有九卿,三公九卿均由皇帝直接任命,且不得世襲。這使得秦的治理體系更加完善和有效,也更加集權化了。

大秦帝國(下)

三公九卿制

秦朝的這套政治體系,奠定了中國古代兩千多年的政治格局。

對秦以後的中國有著十分深遠的影響,就是如今的行政省制度都一定程度上借鑑了當年秦朝的郡縣制。

統一文字、貨幣和度量衡

如果說秦並六國是地理上的統一,是軍事上的統一,那秦始皇的統一文字,貨幣和度量衡便是文化上的統一,心理上的統一,統一文字加強了原先各國的溝通,促進了文化的發展,而統一貨幣和度量衡則是促進了經濟上的發展,我把這三項統一稱之為標準。只有制定出標準,才意味著真正的統一。

大秦帝國(下)

統一度量衡

當然,秦始皇確立的三項標準,不僅使得當時的人們

書同文、車同軌、人同倫

,也對後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加強了中華民族的凝聚力,也加強了中華民族的文化認同感。

大興土木

自秦始皇上任以來可是沒少幹這種前無古人的大工程,比如興修陵墓,築萬里長城,建阿房宮,先不論秦始皇修皇陵是否還可以在陰間繼續稱王,但就這些工程來說,極大的耗費了人力物力財力,這也直接使得秦朝這一個大一統的王朝還沒興起,便已衰落。而且據說秦始皇還大肆搜刮原來六國的珍寶和財富,

“取之盡錙銖,用之如泥沙”。

於是秦朝在秦始皇和二世的窮奢極欲下滅亡了。

大秦帝國(下)

秦始皇陵

大秦帝國(下)

修長城

大秦帝國(下)

築阿房宮

焚書坑儒、滅絕文化

他下令將先秦時代除秦國以外的書籍一律焚燬。並將四百六十餘名私藏禁書的儒生全部坑殺。六經中的樂經被秦始皇焚燬後就永遠失傳了。

秦始皇焚書坑儒的目的是“

愚黔首,以弱天下之民”

,從根本上來說是為了加強統治,但是他的這種行為是極其惡劣的,人類從原始到現代,全依靠文明發展,文化進步,而秦始皇要滅絕文化,這是文明的倒退,是反人類的,就這一條,就足以將秦始皇釘在在恥辱柱上。

大秦帝國(下)

秦始皇焚書坑儒

秦朝滅亡

秦朝15年而亡,秦朝滅亡的原因有很多,秦朝大興土木,過度的消耗人力、物力、財力導致國力衰弱是一個原因,過度的剝削百姓和過高的稅賦也是一個原因,但我認為最主要的原因是秦朝的法規。

其法規特點是小錯大罰,動不動就是死罪,即使不是死罪也要給你弄個殘廢。據說當年秦朝監獄裡關的百姓比大街上的百姓還要多,就在這種極其嚴苛的律法下。起義爆發了,陳勝吳廣於大澤鄉揭竿而起,最終導致天下反秦,原六國的貴族們也紛紛藉此機會復國,因陳勝號為張楚,又因劉項皆出自楚地,所以楚成了反秦的急先鋒,此後凡想反秦,皆以楚為號,此為

“楚雖三戶,亡秦必楚”。

大秦帝國(下)

陳勝吳廣大澤鄉起義

秦朝末期,劉邦先入關中,秦王子嬰降於劉邦,並獻上傳國玉璽。至此,秦朝滅亡。劉邦手下把秦朝集聚的財寶掠奪一空,唯蕭何把秦的各項文書都收存了起來,此後漢朝立國,無論法、耕、戰,大體依秦律,而郡縣和中央集權的制度,更是完整地承襲了下來。可謂是秦國亡而秦制不亡,這就是

“非承秦而不能立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