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將宗教變成了文化,從德國宗教改革看歐洲宗教演變

引言

十五世紀末和十六世紀初,德國雖然仍是封建生產方式佔統治地位,但社會經濟已較前有了很大進步。工業方面,採礦、冶金、紡織、印刷、武器製造業等都很發達。德國白銀產量為全歐其它地方總產量的兩倍半。全國總人口約有一千二百萬至一千五百萬,其中礦工的人數達十萬之多,並且是當時歐洲最熟練的礦工。在礦冶和紡織等部門中,資本主義手工工場日益增多。印刷和建築業中已有十至二十名僱工的企業。在法蘭克福、烏爾姆、斯特拉斯堡、海爾布琅、門明根以及科倫和奧格斯堡,“分散”型的手工工場甚為普遍。商業方面,德國的中介貿易、尤其是邊境地區的對外貿易相當繁榮。

宗教改革前夕的德國

在德國西部以科倫、美因茲、特里爾等城市為主,曾組成萊因同盟。參加這一同盟的多系萊因河兩岸的城市,以呢絨製造和金屬生產著稱。

這些城市同尼德蘭、法國和義大利貿易關係活躍。在德國北部波羅的海沿岸以漢堡為主的

漢薩同盟

,雖從新航路開闢後,已經失去了它原來在商業上的壟斷地位,但是,直到十六世紀時,漢薩同盟的諸城市仍然在北海、波羅的海以及從北歐至西歐之間的商業上佔據著重要地位。德國南部和西南邊界上則建立了一個士瓦本城市同盟,它包括多瑙河上游約九十個城市,為首的工商業中心是奧格斯堡、紐倫堡、烏爾姆等城市,奧格斯堡主要經營義大利的絲織品、印度的香料以及東方的各種商品,是東西方商品集散的中心之一。

歐洲將宗教變成了文化,從德國宗教改革看歐洲宗教演變

雖然德國存有不少繁榮的商業城市,還有一些極大的富豪。如南德奧格斯堡的大銀行家佛該爾,他不僅是大礦山業的投資者、大銀行家,並且是德皇以及許多大諸侯的債權人。

他不但操縱著中歐的經濟,甚至也極大地影響著德國的政治局勢。但是,德意志帝國經濟上的致命弱點,則是發展的不平衡和經濟上的嚴重分散,大城市都處於邊疆地區,主要經營對外貿易,相反地,對國內貿易則極不關心,也正因此沒能形成統一的國內市場。因此,也

“沒有一個城市象英國的倫敦一樣發展成為全國工商業的中心。”

在沒有一個統一的國家的支援下,當然也就無力進行在海外殖民掠奪方面的競爭。因此,德國的經濟較前雖已有長足的進步,但與同時期的法國、英國等先進國家相比,還是相差甚遠的。

國經濟上分散性的特點,決定了德國政治上長期處於分裂割據的局面。

德國同當時中央集權制的英國和法國相反,實際是一個獨立的諸侯國的大聯合。宗教改革前,在德國除七大選侯外,還有十幾個諸侯,二百多個小諸侯,上千個帝國騎士,他們各自獨立,成為國中之國。諸侯、騎士和城市市民經常混戰,或同德皇對抗。國內又復關卡林立,僅從美因斯到科倫不足二百公里,就有關卡十三處之多。德國的貨幣繁雜,達千種以上。政治分裂和封建混戰,嚴重地阻礙了德國經濟的進一步發展。

十六世紀初,德國的階級矛盾也同樣十分複雜和尖銳。在封建貴族內部,統治的階層是帝國諸侯。他們在領地內有收稅、司法和鑄幣等特權,並擁有常備軍。他們對上要求分權,對下則實行集權,同德皇、教會互相對抗,殘酷壓榨農民,反對任何社會改革。低階貴族(即騎士),隨著槍炮的應用和步兵作用的增長,其作用和地位日趨沒落。騎士反對諸侯跋扈,嫉視教會富有,希望統一德國與王權強大,但是,

騎士又是個必然要竭力維護封建農奴制的階級,這就決定了他們不可能得到人民群眾的同情和支援,而只能孤軍奮戰。

歐洲將宗教變成了文化,從德國宗教改革看歐洲宗教演變

天主教會,作為封建社會的精神支柱同時又是最大的地主階級來說,內部也有嚴格的教階制度,大主教、主教、修道院長等高階教士是特權階層,靠搜刮民脂民膏養肥了自己,是當時德意志帝國各階層共同嫉恨的主要物件。

但是,在城鄉中的一般僧侶傳教士,屬於低階僧侶,並多為平民出身,收入微薄,與下層被壓迫的廣大人民群眾交往廣泛,由於他們低下的社會地位,又屬於知識分子階層,因此往往可能參加人民的反抗鬥爭,併為反抗鬥爭提供理論人材。

城市內階級結構的變化也很大。

城市貴族把持政權,多與諸侯有聯絡,共同鎮壓人民的反抗。

市民階級包括手工業主、商人和新興的手工工場主。他們要求發展工商業和資本主義,主張結束封建分裂局面,實現國家統一,建立“廉儉教會”。城市居民的下層是平民,包括貧困的手工業者,幫工、日工,他們積極參加宗教改革和農民戰爭,但當時還未形成一支獨立的政治力量。

被壓在社會最下層的是佔全德人口百分之八十的廣大農民。

十五世紀後,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封建主不斷增加地租和徭役。有些地區,尤其是在西南部,封建主力圖將自由農變成依附農,將依附農再變為農奴,還強佔殘留的村社附屬地。封建主任意蹂躪農民及其妻女,農民稍有反抗或不滿,封建主就施以割耳、劓鼻、挖眼、截指斷肢、車裂等酷刑。此外,農民還要受商人的剝削和高利貸者的盤剝,因此,農民是當時德國最革命的階級,他們迫切要求改變歷史現狀。

歐洲將宗教變成了文化,從德國宗教改革看歐洲宗教演變

十五世紀末和十六世紀初,德國在各種複雜的矛盾中,

教會封建主是各階層共同痛恨的物件

。德國的天主教會不僅據有宗教特權,並且高階僧侶往往同時就是大封建領主,他們佔有全德土地的三分之一。教會不僅徵收貢賦,要求農奴執行各種封建義務,還利用宗教手段,如徵收什一稅、出賣聖職、出售聖物、出賣贖罪券……等等欺騙訛詐的手法,恣意榨取人民的血汗。據統計,十六世紀初,羅馬教廷每年從德國榨取的錢財多達三十萬古爾登之巨,這個數目比德皇的年收入還要多好幾倍。因此,德國在當時有“教皇的奶牛”之稱。

由於德國天主教會與羅馬教廷的密切的經濟聯絡,教會上層分子在德國所享有的特權,以及教會封建主掌握著巨大的財富和土地,過著極其

奢侈淫糜的

生活,因此,

在德國反封建剝削、反羅馬教廷、反抗天主教會特權統治的鬥爭是結合在一起的,所有的鬥爭集中表現為反抗天主教會的鬥爭。

歐洲將宗教變成了文化,從德國宗教改革看歐洲宗教演變

早在德國宗教改革和農民戰爭之前,農民反封建主的起義鬥爭就此伏彼起。

1476年,法蘭克尼亞的數萬農民在牧人

漢斯·貝海姆

領導下舉行了起義。自1493年起三十年間,農民在“鞋會”的旗幟下,多次發動了起義。1502年,“鞋會”起義不僅主張廢除農奴制,而且提出了沒收教產分給人民和建立統一的君主國的要求。1503年春,在士瓦本出現“窮康拉德”組織,其成員包括逃散的一部分“鞋會”成員。1514年“窮康拉德”也曾發動過武裝起義。上述各次起義雖都遭到了鎮壓,但社會基本矛盾仍然十分尖銳,更大的鬥爭風暴正在醞釀當中。

歐洲將宗教變成了文化,從德國宗教改革看歐洲宗教演變

十五世紀末和十六世紀初,德國的階級關係和社會矛盾極為複雜和尖銳,當然主要矛盾是廣大農民和封建主階級之間的矛盾。但因當時各種矛盾的焦點集中在教會問題上。所以德國大規模的反封建的鬥爭,便在宗教改革的旗幟下爆發了。

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

十六世紀德國的宗教改革運動是以1517年路德公開反對出賣贖罪券為直接導火線而爆發的。

十六世紀初,德國宗教改革的鬥爭形勢已經成熟。農民反對天主教會的殘酷壓榨,新興資產階級反對教會把大量金銀輸往羅馬,要求建立本階級需要的教會,大小諸侯企圖瓜分教產,因此教會問題成為眾矢之的,矛盾已經象火藥桶那樣一觸即發,而馬丁·路德則是這場大爆炸的點火人。

德國宗教改革的首創者

馬丁·路德

(1483-1546年)出身於中產階級家庭,先後在愛爾福特大學和維登堡大學學習,深受人文主義思想影響,他當過修道士和牧師。1508年起任維登堡大學神學教授。路德初期的宗教改革觀點以《聖經》為依據,主要是:(一)“信仰得救”。主張靈魂得救要靠個人的虔誠信仰,“聖禮”不是主要的,更不需要教士的監督和干預。(二)聖經高於一切。(三)要求建立廉儉教會。廢除教階制和繁雜的禮拜儀式。

歐洲將宗教變成了文化,從德國宗教改革看歐洲宗教演變

1517年,羅馬教皇立奧十世以修繕聖彼得大教堂為名,派人到德國兜售贖罪券,路德寫了《九十五條論綱》,於10月31日貼在維登堡教堂門口,公開反對販賣贖罪券,並要求公開辯論。《論綱》雖然沒有反對教皇,但在德國人民普遍不滿的形勢下,

“路德放出的閃電引起了燎原之火。整個德意志民族都投入運

動了。”

1519年,在各地宗教改革運動支援下的路德,逐漸堅定起來。6月,他在萊比錫的辯論中,公開支援約翰·胡司的觀點,否認教皇權力,宣稱教會可毋須教皇而存在。

1520年8月至10月間,路德先後發表了三篇著名文章:

《致德意志民族的基督教貴族書》、《關於基督教自由》和《教會的巴比倫之囚》

。三篇中以第一篇為最重要,它是路德的政治綱領。文中號召德國貴族聯合起來,“反對教皇,解放德國”。路德主張君權至上,他宣稱:世俗權力是上帝所派,對教皇、主教和神甫都有權懲罰。他認為聖經高於教皇和教會,應建立德意志帝國教會,拒絕向羅馬教廷納貢。後兩篇是路德的宗教綱領。主要內容是講人靠信仰得救。他說:“只有信仰,並且有效地運用聖經,才能得救”。路德反對把信仰說成理性,反對自由解釋宗教問題。

羅馬教皇宣佈路德的學說為“

異端

”,並勒令開除路德出教,但路德在人民的支援下,於1520年12月20日,在維登堡當眾把教皇的勅令投入火中燒燬。

德皇查理五世

曾把天主教做為鞏固統治的重要工具,同時由於對法戰爭需要教皇的支援,因而反對宗教改革。1521年4月,查理五世在沃姆斯的帝國會議中對被召而來的路德施加壓力,逼他承認錯誤。路德在會上堅持了自己的立場和見解。會後,皇帝下令逮捕路德時,他改名換姓,躲到薩克森選侯的瓦德堡中。路德在瓦德堡期間,把聖經從拉丁文譯為德語。1522年9月,德文字《新約》正式出版。它不僅使人民大眾可以直接引用聖經中個別章節、字句做為社會要求的根據,同時由於譯文在結構、形式及詞彙方面較新,因而對德國方言文學的發展也起到了推動作用。

沃姆斯會議後,德國的反教會鬥爭發生了分裂。

隨著運動的深入發展,廣大農民和平民要求改變現存的社會制度,其中一部分激進者主張廢除私有財產,消滅階級剝削和壓迫,甚至醞釀發動武裝起義。

這時德國資產階級的軟弱性在路德身上充分暴露出來。在革命風暴面前,路德於1521年12月發表文章告誡全體基督徒嚴防暴亂和煽動,他鼓吹“合法的前進”。在德國,1522-1523年爆發了騎士起義,但以失敗而告終。以德皇、大主教及部分諸侯為首,城市貴族也包括在內的反動的封建天主教陣營,加緊了對人民的鎮壓,各地人民群情激憤,宗教改革運動進一步高漲起來。

托馬斯·閔采爾和人民的宗教改革

閔采爾(1489-1525年)出身於一個鑄造錢幣的小手工業者的家庭。相傳他父親死在施托爾堡伯爵的斷頭臺上。他少年時深受“鞋會”鬥爭傳說的影響,立志改造德國社會。十五歲在中學讀書時,組織過秘密團體,反對馬格德堡大主教,十七歲入大學專修哲學和神學,獲神學碩士學位。他精通希臘語和希伯來語,受過人文主義思想的影響,又不滿於人文主義者對勞動人民的冷漠態度。閔采爾結交了許多貧苦農民、貧民、礦工、紡織工和印刷工人為摯友。他走遍了幾十座城市和數百個村鎮。目睹了人民的疾苦,他利用自己下層傳教士的條件,廣泛展開了關於宗教改革的宣傳活動。

歐洲將宗教變成了文化,從德國宗教改革看歐洲宗教演變

1517年,德國宗教改革活動之初,閔采爾曾積極擁護過路德的主張。他對路德調子越來越低的不滿是有個過程的。直到1520年7月13日他在給路德信中還對路德加以誇讚,說路德是:“尊崇的朋友中的榜樣和燈塔”。閔采爾自1520年4月擔任茨威考城一個教堂的神甫後,在同礦工、貧苦農民的密切接觸中,他的觀點更加激進,當路德的三篇綱領性文章發表之後,閔采爾便同路德公開分道揚鑣了。

從1520年以後,閔采爾的宗教改革觀點更加革命化。

他在傳教中不僅揭露天主教會的高階僧侶,而且也抨擊世俗權貴和一切剝削者,說他們是“不敬上帝的人”。閔采爾的政治綱領是要求立即在地上建立“千年天國”。

這是閔采爾的革命學說的目標和中心。什麼是“天國”呢?“天國”就是指“沒有階級別,沒有私有財產,沒有高高在上和社會成員作對的國家政權的一種社會而已”。閔采爾還主張:信徒的使命是要把天國在現世上建立起來,即是要在生命中追求。閔采爾的學說中最激進之處是他強調人類得救的關鍵是要用“大震盪”(“大打擊”)的方法,實際是暴力革命的手段去建立地上的國。

此外,閔采爾主張人們信仰的主要源泉不是聖經,而是“人的理性”,他甚至說過:

基督也是人,只不過是人的導師和預言者而已。

閔采爾的思想要求及其泛神論的因素,同路德侷限於宗教領域內“信仰得救”的觀點以及“廉儉教會”的要求相比要進步得多。閔采爾在實踐上不僅倡導人民的宗教改革,而且自始至終站在反封建的階級鬥爭的最前列。路德則迥然不同,路德從妥協、動搖到依附諸侯和後來的攻擊農民戰爭,充分證明閔采爾的激進和路德的兩重性是根本不同的。

從1520年4月到1524年8月,閔采爾先後在茨威考城、捷克的布拉格以及德國東部小鎮阿爾斯特德,廣泛組織和發動群眾掀起革命鬥爭。閔采爾在進行宣傳活動中同路德針鋒相對。

路德要求薩克森選侯“驅逐閔采爾及其擁護者,用鐵拳鎮壓他們”,閔采爾則痛斥路德這個“說謊博士”是“維登堡的行屍走肉”。在閔采爾等人的積極宣傳、廣泛組織和發動下,德國農民戰爭爆發了。

宗教改革的發展

在德國,利用路德教吞併了天主教會土地的諸侯,稱之為新教諸侯。

他們簡化了豪華的教會儀式,撤除了聖像並取消了對聖靈等的跪拜。

路德派的新教成為諸侯加強獨立政權的工具。管轄新教會的機構直屬於諸侯。這樣一來,

德國諸侯封建分裂的政治要求以及地方集權統治的權力大為加強了。

歐洲將宗教變成了文化,從德國宗教改革看歐洲宗教演變

德皇以及天主教諸侯企圖在德國恢復天主教會的完全統治,因而同新教諸侯展開長期鬥爭。新教諸侯在1531年結成了反對皇帝的“士馬爾卡登同盟”。

在同德皇的戰爭過程中,新教諸侯最初曾失敗,帝權一度增強。

後來由於某些天主教諸侯也聯合起來和新教諸侯一道反對德皇,並且取得了法國國王的武裝支援,才在1552年戰敗了皇帝的軍隊。經過談判,

1555年,德國皇帝與諸侯簽訂了“奧格斯堡宗教和約”,規定了“教隨國定”的原則;承認新舊教平等,從此,路德教取得合法地位;一致通過了“在誰的國家裡,就信仰誰的宗教”,諸侯有權決定臣民的信仰。

至此,路德派新教會最後確立了。德國出現了兩大諸侯集團,北部和東北部屬於路德教諸侯集團,南部和西南部屬於天主教諸侯集團。

德國的封建分裂局面更加嚴重了。

宗教改革不僅限於德國。十六世紀二十至三十年代,路德教派已傳入北歐各國。挪威(1536年)、丹麥(1537年)、瑞典(1541年),都相繼改奉了路德教。普魯士的條頓騎士團領地還俗成為普魯士公國後,那裡也流行路德教。在英、法、波、匈等國內,路德教也得到了一部分信徒。德國南部的瑞士,曾把宗教改革活動更向前推進了一步,產生了新教的新系統和新組織--加爾文的宗教改革,影響更大。西歐各國由於歷史情況不一,各國宗教改革的背景程序和結果也不盡相同。加爾文教在西歐傳播甚廣。

歐洲將宗教變成了文化,從德國宗教改革看歐洲宗教演變

十六世紀瑞士聯邦境內的政治經濟情況比較複雜。瑞士聯邦政治上鬆弛和軟弱,使得瑞士成為鄰近各大國的政治工具。

德國皇帝、羅馬教皇以及法國國王都利用瑞士農民為僱傭兵。瑞士的資產階級,這時在一些城市中逐漸掌握了政權,下令禁止人民為別國充當僱傭兵。

瑞士的資產階級和人民群眾渴望國家中央集權,因而需要加爾文教。加爾文教在瑞士不僅成為政治變革的工具,而且表現為資產階級向封建主作鬥爭的宗教組織。

瑞士新教的創始人加爾文(1509-1564年)本來出生於法國。他在巴黎時受過路德教影響。

因新教徒受法國政府迫害,乃流亡於瑞士,長期定居於日內瓦進行傳教活動。加爾文在1536年發表《基督教信仰典範》一文,對新教原理作了系統的闡述。加爾文象路德一樣,主張“信仰得救”,建立“廉儉教會”,但觀點比路德更為激進。加爾文提出了一種“先定論”的說法,認為人的得救與否不是靠齋戒、懺悔、赦罪等善行,而完全依賴上帝的先定旨意。他說從創世時代就有“選民”和“棄民”之分。“選民”註定成功得救,“棄民”註定受窮和失敗。很明顯,加爾文企圖以宿命論來掩蓋剝削的實質。

他要人們相信某些人的發財致富(如銀行家、富商和新興工場企業主等),因為他們是上帝先定的“選民”。他甚至把殖民制度也說成是“上帝的安排”。這種宗教學說,反映了十六世紀歐洲資本原始積累時期的社會狀況。

歐洲將宗教變成了文化,從德國宗教改革看歐洲宗教演變

從1541年起,加爾文成為日內瓦教會的領袖。加爾文的教會組織,既不屬教皇,也不屬於諸侯,而是由選舉產生的長老管理,長老一般都是富有的市民。加爾文教在日內瓦建立了政教合一的神權國家。新政權對人民的進步思想概不寬容,人稱加爾文為新教教皇,日內瓦是新教的羅馬。加文教對不同信仰的人同樣採取放逐和死刑的辦法,或開除教籍和下獄。加爾文教在資本主義發展迅速的地方得到廣泛傳播,它幫助資產階級開展反封建的鬥爭。恩格斯分析道:

“當路德的宗教改革在德國已經蛻化並把德國引向滅亡的時候,加爾文的宗教改革卻成了日內瓦、荷蘭和蘇格蘭共和黨人的旗幟,使荷蘭擺脫了西班牙和德意志帝國的統治,併為英國發生的資產階級革命的第二幕提供了意識形態的

外衣。”

宗教改革的發展,嚴重打擊了天主教會。

十六世紀時的歐洲,封建制仍占主導地位,天主教同新教的鬥爭十分激烈。當時的情況是:德國北部和中部的諸侯多信路德教,北歐丹麥、挪威、瑞典三國經過自上而下的宗教改革也改信了路德教。加爾文教在瑞士、尼德蘭、英、法及德國西南部迅速傳播。

而天主教會在德皇和西班牙封建反動勢力的支援下,力圖挽回局面,進行了一系列反宗教改革的活

動。

歐洲將宗教變成了文化,從德國宗教改革看歐洲宗教演變

一方面拉攏天主教的王公貴族,承認其在宗教事務上有更大的權力;另一方面,從天主教會內部進行整頓,懲辦貪汙腐化,瀆職和不守教規的教士,藉以提高天主教的威信。天主教會在1545-1563年間,在特稜特陸續開過三次宗教會議,重申決不與新教妥協,宣佈所有新教均為異端、天主教的主張和儀式完全正確,教皇是教會的最高首腦。

此外,對出版物嚴格檢查,經常開列“禁書目錄”;設立神學院,培訓對天主教忠心服務的神甫,加強宗教裁判所的活動,嚴懲“異端”。

在天主教會反宗教改革的活動中,耶穌會是一個重要組織。西班牙貴族伊格那提·德·羅耀拉(1491-1556年)是該會創始人。

耶穌會於1534年組成並開始活動,1540年經羅馬教皇正式批准。

結語

耶穌會成立初期的格言是:

“為達目的,不擇手段”

。耶穌會士不穿僧衣,不住寺院,深入到社會各個階層之中,開辦學校、醫院,還鑽入宮廷,結交權貴,任高階官職,竭力破壞新教活動。在中國明朝末年來華傳播天文、數學等的西方傳教士利馬竇、南懷仁、湯若望等人都是耶穌會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