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推恩令是千古第一陽謀?諸侯王能不能側面化解?

公元前139年,漢武帝剛從母親宮中回來,就氣得把密報摔到了地上。吼道:“朕還沒死,就想著找人當皇帝,可真是朕的好舅舅”!衛青一看,原來是丞相田蚡對淮南王劉安說道:“陛下至今無子,倘若有個萬一,這天下還不是您的”?

為什麼說推恩令是千古第一陽謀?諸侯王能不能側面化解?

這一句話刺痛了漢武帝三個軟肋:一,漢武帝正值壯年,卻遲遲沒有子嗣;二,田蚡作為自己的丞相兼舅舅,竟然朝淮南王劉安倒去了;三,更重要的是諸侯王對皇權的威脅,已經到了致命的地步。

經過劉邦對韓信、彭越等異姓王的征討,漢代諸侯王有個特點——基本都是劉氏同宗。這就對長安形成了新的威脅,諸侯王全都是劉姓子孫,天下共誅之的白馬之盟對他們是不適用的。

就拿七國之亂來說,漢景帝作為皇帝,並沒有爭取到大義支援。反而是吳王劉濞勢力更大,周亞夫是燒了叛軍糧草,才以弱勝強取得勝利的。

為什麼說推恩令是千古第一陽謀?諸侯王能不能側面化解?

漢景帝

但隨著時間推移,諸侯王們遲早會恢復

實力

,到時候還會和長安朝廷起衝突。可長安每次都會有周亞夫,又每次都能以弱勝強嗎?

不可能,永遠都會有諸侯王來爭!漢武帝沒有子嗣,舅舅田蚡都要勾搭淮南王就是最好的證明。同樣具有劉姓繼承權的情況下,諸侯王永遠都是隱患。

可北有匈奴威脅,南有林立各地的數十個諸侯國,長安朝廷該怎樣消除諸侯王威脅呢?漢武帝正發愁的時候,衛青舉薦的主父偃,一道推恩令讓劉徹欣喜若狂:

諸侯王之所以有威脅,是因為他們的封國夠大,地方上千裡足以對抗朝廷。可如果以孝道之名,讓諸侯王所有子嗣都有繼承權。那他們的封國,就會一代一代越分越小,最後對朝廷再無威脅。

為什麼說推恩令是千古第一陽謀?諸侯王能不能側面化解?

為什麼說推恩令是千古第一陽謀?關鍵就在於除了諸侯之外,所有人都得了實惠。

諸侯王的兒子們,都分到了實打實的土地;封國越分越多,士大夫階層得到了更多入仕機會;長安朝廷既得到了弘揚孝道的名聲,又完成了削弱諸侯國的實在目的。只有諸侯王本人,和原本有繼承權的嫡長子,成了徹頭徹尾的輸家。

但他們有反抗推恩令的力量嗎?不說長安朝廷虎視眈眈,就是諸侯國內部,也是嫡長子只有一個,王子卻有一群。諸侯王如果要反對推恩令,不用長安發兵來打,自己一群兒子就先亂起來了,這就是推恩令最致命的地方。

那麼正面對抗不了推恩令,諸侯王能不能側面化解?字面上看是可以的,兒子們多了越分越小,那就只要一個兒子唄!可問題又來了,你讓養尊處優的諸侯王,只要一個兒子現實嗎?

再說了漢代的醫療水平,就算個別諸侯王剋制自己,真的只要了一個兒子。一場突如其來的疾病,這獨苗兒子就沒了。喪失了唯一的繼承人,封國都直接讓朝廷收走了,到頭來還不是一場空?

這就是主父偃推恩令厲害的地方,你明知道他是讓諸侯國越分越小的,但諸侯王不管怎麼做就是反抗不了。你兒子多了,他們自己就搶奪起封地了;你兒子少了,出個意外國都沒了;不管是多是少,對朝廷都只有好處。

為什麼說推恩令是千古第一陽謀?諸侯王能不能側面化解?

主父偃

諸侯王眼看著是火坑,只能乖乖往裡邊跳。不動一刀一槍,就化解了諸侯王的威脅,這就是主父偃推恩令的智慧和高明之處。

無論是利用孝道的名義,爭取到大義支援;還是分封諸侯王所有兒子,瓦解諸侯國內部;最後再越分越小,直至對朝廷毫無威脅;千古第一陽謀推恩令中,都蘊含著無數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