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前期治國思想,有過哪些變化?

引領“政風”之變唐代中葉以降,方鎮之勢日橫,社會險象環生,終於走向滅亡。至於五代,戰禍紛起政治更趨混亂。趙匡胤在“陳橋兵變”中登上帝位,統治基礎薄弱,故而處心積慮地尋求安邦治國之道。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頒行了一系列嚴防文臣武將以及外戚、宦官擅權專政的措施,諸如設定參知政事和樞密使以分相權,“杯酒釋兵權”以去肘腋之患,置通判以“監州”,各路設“監司”以收攬地方之權等。宋太宗即位的第二天在“大赦天下”的詔書中說:“先皇帝創業垂二十年,事為之防,曲為之制,紀律已定,物有其常。謹當遵承,不敢逾越。”

北宋前期治國思想,有過哪些變化?

清靜無為”之術為治國的思想

宋代後來把那些“不敢逾越”的祖宗之制稱為“家法”或“祖宗家法”。在穩固政權的基礎上,北宋前期統治者提倡儒釋道“三教”合一,以之作為輔佐統治的工具,又標榜黃老“清靜無為”之術為治國的思想。七八十年間,因循守舊、不知變化的“俗儒”之氣瀰漫著整個官場,形成政治風尚的最大特色。宋初,趙普為相,不喜興立事端,在政事廳坐屏後置二大甕,“凡有人投利害文字,皆置甕中,滿即焚之於通衢。”這無異昭告天下:一切以安靜無事為上,大家循默無為地過日子吧!真宗任命高官的標準是:“必素有名望、端亮謹厚者處之,乃可鎮靜而責成。”

北宋前期治國思想,有過哪些變化?

曾對宰相張齊賢、李沆二人說:“先朝皆有成憲,但與卿等遵守,期致和平爾。”在統治者的著意提倡下,因循守舊的政治風氣瀰漫了整個朝廷。由於“士大夫以衝晦自養”,“相與養成渾厚誠實之風”,使得“人人因循,不復奮勵”,故而真宗之世至仁宗初年,多得“重厚之士”。宰相李沆自稱“報國”之道是“不用浮薄新進喜事之人”,“惟四方言利事者,未嘗一施行,聊以此報國爾。”亦曾拜相的宋庠(諡元憲)任上無所建明,史載:“元憲雍雍然有德之君子,後既登庸,天下承平日久,尤務清淨,無所作為,有為者病之。”諸如“渾厚”“清淨”“重厚”這些字眼,在北宋前期的含義不言而喻。

“無為而治”的黃老政治風

這種所謂“無為而治”的黃老政治風氣,不過是掩蓋碌碌無為的苟安政治而已。誠如朱熹論太宗、真宗朝“可以有為而不為”,太過“不過寫字作詩,君臣之間以此度日而已”,真宗則“東封西祀,靡費鉅萬計,不曾做得一事”。循默苟且的政治風氣瀰漫了整個官場。在苟安政治之下,社會危機潛積而累,社會矛盾日益加深。歐陽修指出:“國家自數十年來,士君子務以恭謹靜慎為賢。及其弊也,循默苟且,偷墮寬馳,習成風俗。不以為非,至於百職不修,紀綱廢壞。時方無事,固未覺其害也。一旦黠寇犯邊,兵出無功,而財用空虛,公私困弊,盜賊並起,天下騷然。”

北宋前期治國思想,有過哪些變化?

在“太平”的表象之下,“有為者病之”,努力尋求變革之道。范仲淹得風氣之先,結合一批有志之士,縱論時下之務,吹響變革之音。天聖三年(1025)四月,時為九品官的他奏上《時務書》,要求“改作”說:“儻國家不思改作,因循其弊,官亂於上,風壞於下,恐非國家之福也。”矛頭直指守舊的執政大臣。天聖五年,丁憂中的范仲淹又陳《上執政書》,力言變革之道:“聖人設卦觀象,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非知變者,其能久乎?”以敏銳的洞察力揭示出一系列隱伏在“太平”下的深刻危機,歷史的程序正如范仲淹所預料的那樣,不十數年間,成堆的問題就暴露出來了。

無為而治乃述古之風,不適於後世

面對“天下弊事極多”(朱熹語)的形勢,朝野士人不得不作出新的思考和判斷,要求改革弊政的呼聲日國強烈起來。他們懷抱儒家“王道”的政治理想,志切救世,“言政教之源流,議風俗之厚薄,陳聖賢之事業,論文武之得失”,沉悶的政治空氣被打破了,引領和推動北宋政風之變的,正是後來慶曆新政的領導者范仲淹。景祐三年(1036),時任權知開封府范仲淹向朝廷進獻政論四篇,多角度地對“清靜無為”煙幕下的苟安政治和守舊官僚集團進行了有力的批駁:其一為《帝王好尚論》說:《老子》所言的“無為而治”乃述古之風,並不適於後世。

北宋前期治國思想,有過哪些變化?

據史而言,好問、好賢、好諫諍、好仁義、好恭儉,才是免除“喪亂之禍”的可靠保證,從根本上否定了數十年來無所作為的苟安局面,而且君王應該“身先教化”,樹立有所作為的新風。其二為《選任賢能論》說:“聖人以俊義為得,不以柔訥為行。如以柔納為行而寵之,則四海英雄無望於時矣。”直指以“重厚質實”為尚的政治風氣,要求朝廷選任賢能之士,不能閉塞英雄能人之路。其三為《近名論》,批駁“黃老之道”提倡的無名無慾的消極思想,高唱儒家“名教”之說,激勵獻身社會、勇於建功立名為“國家之用”的思想風尚。

北宋前期治國思想,有過哪些變化?

其四為《推委臣下論》,認為百官各有職司,“若乃區別邪正,進退左右,操榮辱之柄,制英雄之命,此人主之權也,不可盡委於下矣!”該論主要針對長期任相的守舊官員呂夷簡穩操大權,進用顯要多出其門而言的,希望宋仁宗不可放棄自己的“人主之權”。“四論”譏刺時政,充滿了戰鬥精神,力掃無所作為的腐朽氣息,引起了朝野的巨大反響,為日後“慶曆新政”的實施打下了思想基礎。天聖年間(1023-1032),劉太后聽政,事多徇情,范仲淹多次抗章忤太后意旨,並斥責宰相呂夷簡輔佐無方,有損君德。范仲淹因忤上意多次受到貶責,然而他無所畏懼,以致被視為“怪人”:“范文正公初數以言事動朝廷,當權者不喜,每目為怪人”。

範氏遭貶斥

然而名望益高,其引領政風之變,功載史冊:“至范仲淹空一時所謂賢者而爭之,天下議論相因而起”,由此而帶動“國論為之一變”。從此輿論大起政治氣氛趨於活躍而一改舊觀,一時群臣紛紛上言,要求延引忠直敢言之士,在政治上改弦易轍。面對社會危機的日益加深,宋仁宗亟欲擺脫困境,不得不啟用新銳之士,一批具有以天下為己任的儒者,懷抱宏揚“王道”的政治理想,使朝政有了新的氣象。慶曆三年(1043)三月,呂夷簡罷相,守舊勢力受到沉重打擊。

北宋前期治國思想,有過哪些變化?

結語:

在此前後,以范仲淹為代表的新派人物紛紛被進用。石介作《慶曆聖德頌》,歡呼一時的盛況。歐陽修作《朋黨論》,公開為“君子黨”正名。此時,議論蜂起,朝野動盪,侈談理想,傾言改革,一發而不可收拾了。政治風氣的大變,為慶曆新政的推行掃除了障礙,慶曆三年七月,宋仁宗把當時深孚眾望的范仲淹等人召入政府,責成他們有所更張以“興致太平”。以范仲淹為代表的改革派開創了正本清源的新局面,中國歷史上波瀾壯闊北宋中期改革與變法由此展開,“慶曆新政”揭開了這一史詩般的偉大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