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樂相馬探究之二:虞坂相馬

唐耀坤

伯樂相馬探究之二:虞坂相馬

迄今,山西省運城市鹽湖區東郭鎮至平陸縣張店鎮一帶,還儲存著一條長長的名為虞坂古道。這條虞坂古道,從運城鹽池東起,自東郭鎮至劉範窯入山,經牛家院、韭菜園、上牛、下牛、大坪頭、寺坡至張店、軨橋、太寬、穿過風泉口,匯入虞坂路,到達聖人澗,最終至茅津渡口。虞坂古道,可謂是中國乃至世界上,現存有據可查的最早的人工開鑿的運輸道路,由於其歷史的久遠,因而被譽為“天下第一道”。 這條用人工開鑿出來的運輸古道,是與鹽的運輸密切相關。安邑(今山西省運城市南)地區有一個鹽湖,產鹽極為盛豐,是當時十二州的供鹽基地。

鹽對百姓生活來說,稱之為是百味之王,它能強壯人的筋骨,是人生長髮育不可缺少的元素。在《左傳·成公六年》中,將鹽稱之為“國之寶”。

遠古時代,人們謀生的技能是非常粗糙簡陋的,那時的人們既沒有掌握從海水中曬鹽的技能,又不能從地下鹽井中挖出鹽來。然而,上天賜予安邑鹽湖的水自然結晶成鹽,因它處在山西南部的運城盆地,北有呂梁,南有中條山,四周山上的水匯聚到盆地中央後,經過陽光的暴曬,和來自中條山的乾燥的南風吹拂,結晶成鹽,形成了一個封閉型天然內陸鹽湖。人們在此取鹽,可直接食用。

鹽是人們生活的必需品,是人們賴以生存和發展的重要資源,鹽成為了古代社會各部落爭奪的戰略物資。

傳說上古時期,黃帝與蚩尤曾大戰於鹽池旁邊的阪泉,他們作戰目的就是為了爭奪河東地區鹽湖的鹽資源。黃帝在這兒找到風后,風后為黃帝造指南車,用這種指南車在迷漫的風沙中,也能辨別出方向,最終在這場戰爭中,黃帝戰敗了並擒獲了蚩尤,並在一處名叫渤澥的地方將蚩尤斬殺。

上古時期,歷代帝王對鹽都是非常的重視,舜帝執政時期,他特地來到鹽湖視察這裡的開採狀況。舜帝在視察過程中,並撫琴而歌、吟唱了流傳至今的《南風歌》:

南風之薰兮,可以解吾民之慍兮!

南風之時兮,可以阜吾民之財兮!

春秋戰國時代,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髮展和人口密度的不斷稠密,對於食用鹽的需求自然就要猛增。由於鹽中的暴利,就驅使很多人從事鹽業生意,也造就了不少鉅商大賈。據史料記載,在當時從事鹽業生意最有成就的人,非猗頓莫屬。猗頓年輕時在魯國窮困潦倒,過著“耕則常飢,桑則常寒”的飢寒交迫的生活。後因他來到安邑鹽湖經商——販運鹽,他就迅速致富了,之後他的財富猛增,從財力上講,猗頓當時己富可敵國,有力量興修運渠。據說,猗頓為了更加有效地經營池鹽,加快販運速度,還試行改變驢馱車運的落後的運輸方式,欲以舟運,開鑿了山西地區第一條人工運河。他成為與范蠡、陶朱公齊名的大賈。

伯樂相馬探究之二:虞坂相馬

虞坂古道因有鹽池之利,這裡成為中國古老文明和經濟繁榮的發祥地,因鹽廣泛需要,這條古道上運輸食鹽的車馬愈來愈多

至今

在這條古鹽道上,可以清晰地看到一串串深達幾十公分的馬蹄印跡,可見當時這條古鹽道上,馬車頻繁經過。這條古鹽道陡峭險峻,只有全長約八公里的道路,高低相差近四百多米。

高低相差四百多米是怎樣一個概念呢?即是相當於一百多層樓房的高度。北魏時期酈道元撰寫了地理鉅著《水經注》,對虞坂古道這樣描述:“(虞坂)自上及下,七山相重。”可見這條虞坂古道的路況是何等的艱險。

何況,鹽的比重是2。165,即是水的兩倍多;鹽車主人又要儘量讓馬多拉一些鹽,可想而知拉著滿滿一車鹽,走完這條八公里、高低差接近四百多米的陡峭險峻的路,對馬來說是何等艱難了。

孫陽伯樂選擇在這條古鹽道上來相千里馬,可以說是他刻意將此作為相馬的一個特殊的考場。他的睿智驅使他從實際的工作環境出發,對馬的能耐做一個實實在在的考察和分析;而並非僅僅只從馬的表面、四體五官上去“相”,這樣才能不被馬的表象所惑,“相”到真正的千里馬。

然而,古代流傳下來的伯樂相馬的故事,好象伯樂是在虞坂古鹽道上,與千里馬是一個隅然的奇遇,故事情節:

“在當時少有名氣的相馬高手孫陽路過楚國,楚王得知宴請孫陽,並請他幫助購買能日行千里的駿馬。孫陽應允並向楚王說明,千里馬少有,找起來不容易,需要到各地巡訪,請楚王不必著急,我願盡力將此事辦好就是。

伯樂跑了好幾個國家,連素以盛產名馬的燕趙一帶,都仔細尋訪,辛苦倍至,還是沒發現中意的千里馬。

一天,伯樂在返回的路上,看到一匹馬拉著鹽車,很吃力地在陡坡上爬行。馬累得呼呼喘氣,每邁一步都十分艱難。伯樂對馬向來親近,不由走到跟前。馬見孫陽走近,突然昂起頭來瞪大眼睛,大聲嘶鳴,好像要對孫陽傾訴什麼。孫陽立即從聲音中判斷出,這是一匹難得的駿馬。 孫陽馬上對駕車的人說:‘這匹馬在疆場上馳騁,任何馬都比不過它,但用來拉車,它卻不如普通的馬。你還是把它賣給我吧。’

伯樂相馬探究之二:虞坂相馬

駕車人認為孫陽是個大傻瓜,他覺得這匹馬太普通了,拉車沒氣力,吃得太多,骨瘦如柴,毫不猶豫地同意了。孫陽牽走這匹馬,直奔楚國。孫陽牽馬來到楚王宮,拍拍馬的脖頸說:‘我給你找到了好主人。’千里馬像明白孫陽的意思,抬起前蹄把地面震得咯咯作響,引頸長嘶,聲音洪亮,如洪鐘大呂,直上雲霄。楚王聽到馬嘶聲,走出宮外。孫陽指著這馬說:‘大王,我把千里馬給您帶來了,請仔細觀看。’

楚王一見孫陽牽的馬瘦得不成樣子,認為孫陽在戲弄他,很是不高興,說:‘我相信你會看馬,才讓你買馬,可你買的是什麼馬呀,這馬連走路都很困難,能上戰場嗎?’

孫陽誠懇地解釋說:‘大王,這確實是匹千里馬,不過拉了一段時間的車,又餵養不精心,所以看起來很瘦。只要精心餵養,不出半個月,就一定會恢復體力。’

楚王一聽,有點將信將疑,便命馬伕盡心盡力把馬喂好,果然,馬變得精壯神駿。楚王跨馬揚鞭,但覺兩耳生風,喘息的功夫,已跑出百里之外。 後來千里馬為楚王馳騁沙場,立下不少功勞。楚王對孫陽更加敬重。孫陽也因此舉,而成為當時社會上公認的相馬專家——伯樂。”

孫陽這次在虞坂古鹽道相中拉鹽車的駑馬為千里馬,不管他是有意在此守候,還是隅而巧遇,都說明了孫陽能對馬有著高超的透過表象看到內在潛能的鑑別能力。孫陽能從最低層駑馬中,鑑別出千里馬並推薦給楚王,他不但需要有極其精湛的相馬技能,而且還需要極其自信的膽魄。

孫陽伯樂在虞坂鹽道上相千里馬的故事,在社會上廣泛流傳,人們對這個故事並不在乎故事本身的情節,而是在乎故事折射的含義。

屈原(公元前340年~前278年)當時是楚國中的傑出人才。精通曆史、文學與神話,洞悉各國形勢和治世之道;人聰明,口才好。司馬遷《史記》說他是“博聞強志”,“嫻於辭令”。

他二十多歲就做了楚懷王的左徒。左徒比楚國的令尹只低一級,他對內和楚王討論國家大事,釋出號令,對外接待賓客,應付諸侯。楚王很信任他,還讓他草擬法令,又讓他出使齊國,聯齊抗秦。

然而,他的改革精神和措施,卻招來了楚國貴族大臣們的反對和嫉妒。反對者的代表就是楚懷王的寵妃鄭袖、兒子子蘭和上官大夫靳尚。這批人目光短淺,妒賢害能,只想維護自己的貴族特權,卻把國家的長遠利益置之腦後。可是,他們的權勢很大,整天圍在楚懷王身邊,左右懷王的言行。昏憒的楚懷王,聽信了讒言,漸漸疏遠了屈原。後來還將屈原流放,這匹雄健的“千里馬”,就這樣被昏庸的楚王駢死於槽櫪之間。屈原在絕望和悲憤之下懷抱大石投

汨羅江

而死。投江前一個月,他寫《懷沙》一詩:“伯樂既沒,驥焉程兮?”古伯樂早亡歿,千里馬有前程嗎?

屈原對伯樂的亡故這樣感嘆,他可能是我國最早呼喚伯樂的“千里馬”。

同一時期,春申君的門客汗明,以伯樂相馬的故事提醒、並打動了春申君,使汗明得到了春申君的提撥和重用。

《戰國策》楚策中的《汗明見春申君》原文是:“汗明曰:“君亦聞驥乎?夫驥之齒至矣,服鹽車而上太行。蹄申膝折,尾湛胕潰,漉汁灑地,白汗交流,中阪遷延,負轅不能上。伯樂遭之,下車攀而哭之,解紵衣以冪之。驥於是俯而噴,仰而鳴,聲達於天,若出金石聲者,何也?彼見伯樂之知己也。”

用現代文解說:“汗明對春申君說:您聽說過千里馬?千里馬成年了,駕著鹽車上太行山,後蹄伸得很直,前膝彎得很曲,尾巴夾在兩股之間,氣喘噓噓,渾身流汗,車到半坡前,無論怎麼用勁也不能前進一步。這時正好遇到伯樂,他趕快下車,撫著馬背,為它難過得流了眼淚,他解下麻衣,給千里馬罩上。這是千里馬向前低下頭,噴著氣,抬起頭,大叫一聲,聲音直衝雲霄,好象金、石發出的聲音,這是為什麼?因為千里馬知道伯樂很賞識它。”

汗明如此生動地向春申君講述伯樂相馬的經過,其目的就是將自己比做千里馬,希望能得到春申君的賞識和提攜。汗明是算幸運的,他動用了自己的智慧和談話的技巧打動了春申君,他果真得到了春申君的重用。

《汗明見春申君》這個典故,我認為對我們現代的“千里馬”應有眾多的啟迪:

1。要明瞭凡是管理了幾千人以上的領導,都是很忙碌的,他們沒有很多的時間來與下屬單獨對話。

2。抓住能單獨與領導對話的機會,準備好話題,讓領導從你的談話中知曉你的學識和能力。

3。領導有意要結朿談話,你若要繼續談,應運用巧妙的話題使領導有再樂意談的興趣。

4。以熟知的典故和生動的故事來說動領導,使他朝你想要的結果去執行。

我們現代的“千里馬”們,不要學屈原以死來呼喚伯樂,而是要像汗明一樣,用自己的智慧感動伯樂,讓“千里馬”有馳騁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