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文人都是如何為自己人生仕途打拼的?

自古以來,朝廷的選官用人制度,就是一個王朝的重中之重。縱觀我國古代用人制度的衍變,

從訪賢到察舉,從察舉到科舉。

是一個由君王主動到臣子主動的衍變,是一個由統治者主動到百姓主動的

衍變

是一個由道德篩選到制度淘汰的衍變

唐代文人都是如何為自己人生仕途打拼的?

漢朝之前,所有君王想要得到賢能之才,能力卓越的要親自去拜訪,能力一般的也得下令徵召。

而從東漢中期開始,就慢慢完善了察舉制,有地方官選出賢能,然後層層上報,再由國家統一測試。

當然,後來所謂的測試也不過是走個過程。

這種制度慢慢演變成了世家把持晉升通道,成為他們壟斷朝堂的方式,家世不好、出身不好的人,哪怕能力再好,也很難得到展現的機會。

唐代文人都是如何為自己人生仕途打拼的?

所以,

相對而言比較公平的科舉制度,就從隋唐時代慢慢形成。

到了宋朝開始興盛,到了明清徹底達到了頂峰。即使是現代我們的公務員考試,實際上也不過是科舉制度的變換而已。不過是因為出路多了,機會多了,所以它對普通老百姓就不再像過去那麼重要了。

而在察舉制和科舉制交接的唐朝,察舉制面臨著被歷史淘汰的時刻,而科舉制卻還沒有完善的體系,那麼

唐朝的文人士子們,是以什麼樣的方式來進入官場的?

這要從科舉制度成熟的宋朝之後說起。

唐代文人都是如何為自己人生仕途打拼的?

在宋朝之後,因為文化的推廣,致使讀書人的人數劇增,所以科舉制度的體系建立的就很自然,每年各個縣裡的學子像縣一級的政府報名登記,然後參加縣試、府試、院試、鄉試、會試和殿試,最後由朝廷授官。

但和宋之後不同,唐建立初期剛剛廢除了九品中正制,模糊了出身的桎梏,但同樣沒有後來宋朝那樣的基層讀書人數量,沒有形成基層讀書人自發考試的風氣和規模,此時依然由官員舉薦為主,不過是錄用的考試嚴格了許多。

直到武德五年,唐朝才明確下達詔書,向全天下通告,

下層寒門之士如果沒有舉薦者,也可以“投碟自應”

,以達到“潔己登朝,無嫌自進”,也是從這一年,才開始了文人“自舉”、“自進”的風氣。

唐代文人都是如何為自己人生仕途打拼的?

科舉制度是否建立?不在於制度是否完備,而在於是否給貧窮、寒門計程車子留下了參加的通道。

之所以說科舉是從唐朝開始的,是因為在唐之前,考試的資格是要有人舉薦才會獲得。

但唐武德年間開始,唐朝參加考試的就分兩種人,一種是生徒,就是官學的學生,一般是貴族和地主豪紳之家;另一種是鄉貢,也就是自學成才的,或者上民間私塾的,通過了縣、州兩級的考核之後,就可以跟著押送貢品的隊伍一起去長安參加尚書省舉辦的“省試”。

唐代文人都是如何為自己人生仕途打拼的?

雖然科舉的雛形已經展開,並且給寒門士子留下了自舉的門路,但你一個寂寂無名的小傢伙,貿然給當地的名望之士或者縣太爺投帖子自舉,你認為這些大人將你當回事的機會有多大?

更何況大家不會認為任何人投帖子,人家就都會舉薦吧?要知道古代的舉薦可不是現在這種“

贈人玫瑰手留餘香

”地做好事,那是真正的擔保人,是有利益牽連的,大部分的時候,對於投過來的帖子看都不會看的。

除非那些已經有了才名或者賢名的,人家才會認真看你的文章,你的詩詞,才會靜下心來了解你這個人,才會給你機會。

唐代文人都是如何為自己人生仕途打拼的?

長此以往,

揚名就成為了唐朝文人們自舉之前的必經之路了

,也因此,什麼詩會、文會之類的活動才大放異彩,而且這種風氣直接颳了一千多年,一直刮到了科舉制度的淘汰。

所以在文風鼎盛的大唐,無論家世的高低,文人們的成長之路都會這樣鑄就:

揚名、舉(自)薦、為官(成就大儒)

而揚名就是多遊學,參加那些文會、詩會。畢竟揚名萬里和揚名相鄰絕對不是一個層次,對於自舉的幫助也不是一個檔次,等名氣到了一定的程度,不管是靠家裡關係舉薦的還是自薦的,在考試當中都有一定的優勢。

唐代文人都是如何為自己人生仕途打拼的?

結語:

然後透過朝廷的考試,不管是當官,還是在翰林裡孕養名望成為大儒,都需要才華和名望來做保障。歷數千年來的狀元,有誰有李太白的才名高的嗎?

而“詩仙”和“詩聖”等名傳千古的落魄文人,就是養望得名的典型。

否則,李白和杜甫再厲害,沒參加過文會,整日躲在家裡頭,誰知道你是老幾?也正是受到他們事蹟的激發,唐朝開始,文風盛行,集會頻繁。也正是這樣典型的存在,造成了千年來中國文人揚名養望以登殿堂的出仕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