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時期整體上被看好是諸侯紛爭、禮崩樂壞的開端,大概有五個

三百年春秋的五個階段

司馬遷在《史記》中,為春秋和戰國劃分了明確的分界線:

春秋時期

:開始於公元前770年周平王東遷,止於公元前476年,共295年。

戰國時期

:開始於公元前475年,止於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六國,共255年。

春秋戰國合計550年,大致上可以分為春秋三百年、戰國兩百五十年。

三百年春秋,整體上被看做是“諸侯紛爭、禮崩樂壞”的開端。根據“禮崩樂壞”程度的不同,大致可以分為五個階段。

春秋時期整體上被看好是諸侯紛爭、禮崩樂壞的開端,大概有五個

春秋初期

公元前770年 - 公元前701年,共70年。這一時期的主要標誌是周平王東遷,以及禮崩樂壞的開始——鄭莊公的初霸。

春秋中期

公元前685年 - 公元前595年,共90年。這一時期的主要標誌是“春秋五霸”的相繼崛起,各領風騷。

春秋後期

公元前595年 - 公元前546年,共50年。這一時期主要是晉國和楚國的爭鋒,前後持續半個世紀。

春秋季世

公元前545年 - 公元前516年,共30年。這一時期以“弭兵之盟”開始,天下迎來了30年的和平局面,各國內部出現權力鬥爭。

春秋末期

公元前515年 - 公元前476年,共40年。這一時期以吳楚爭霸、吳越爭霸為核心,越王勾踐成為最後一霸。

— 1 —

平王東遷、禮崩樂壞

公元前516年,已經是春秋的末期。這一年,來到齊國的孔子,見到齊景公。齊景公向孔子問政,請教如何治理國家。

齊景公問政於孔子。孔子對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孔子說:當國君的好好當國君,當臣子的好好當臣子,做父親有個父親

的樣子,做兒子有做兒子的樣子。

而春秋的開始,就是從“君不君、臣不臣”開始的。

“君不君”,說的是周幽王,就是“烽火戲諸侯”的那位。

“君不君”的周幽王,在為搏美人一笑,點燃了烽火臺。又為了讓美人高興,又廢掉皇后和太子,但這下得罪了申候。最終申候聯合戎狄入侵,攻破國都,殺掉了周幽王。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即位之後,把國都從西安遷往洛陽,開啟了春秋時代。

臣不臣

,說的是鄭莊公,就是和天子交換人質、收割天子糧食、箭射天子的那位。

“臣不臣”的鄭莊公,拉開了春秋時期禮崩樂壞的序幕。鄭莊公最輝煌的事蹟,就是實現了跟周天子的“平起平坐”。從此以後,周天子的旗號就成了被諸侯大國使用的工具。

春秋初期結束的標誌,是鄭莊公的去世。鄭莊公在死後陪葬“九鼎八簋”,為他拉風的一生畫了一個句號。他是第一個跟天子叫板,並主持會盟其他國家,成為第一個江湖盟主。

春秋時期整體上被看好是諸侯紛爭、禮崩樂壞的開端,大概有五個

春秋初期的諸侯國地圖

此時其餘各國都在積蓄力量,吞併附近的小國,最終形成晉、齊、楚、秦等幾個大國。

這一階段主要的歷史事件: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東遷。

公元前743年,鄭莊公13歲少年即位。

公元前722年,鄭莊公消滅共叔段。

公元前722年 - 720年之間,周平王與鄭莊公互換兒子為人質。

公元前720年,周平王駕崩,周桓王即位。分權給虢公。鄭莊公很生氣,割了天子的麥子和穀子。

公元前719年,衛、宋、魯、陳、蔡五國攻鄭東門,被鄭國抵禦。

公元前718年,鄭國討伐衛、宋、陳,連敗三國。

公元前714年,鄭莊公藉口宋公不朝見天子,假借王命,聯合齊、魯聯盟攻宋。

公元前711年,鄭、齊、魯三國聯盟,攻打許、宋、息,均獲勝,鄭莊公初霸。

公元前707年,周桓王親征鄭莊公。鄭國大勝,箭射天子。

公元前701年,齊、宋、衛、鄭會盟,奉鄭國為盟主。鄭莊公去世,陪葬九鼎八簋。

— 2 —

春秋五霸,相繼崛起

春秋的中期,大約一個世紀的時間,是諸侯大國輪番稱霸的戰場。在此期間內,五位霸主先後成為江湖的盟主,就是“春秋五霸”。按時間的前後順序排列,是齊桓公、宋襄公、晉文公、秦穆公、楚莊王。

這五位霸主,剛好對應金庸筆下參與“華山論劍”的五絕——“東邪、西毒、南帝、北丐、中神通”。

“東邪”齊桓公

齊桓公在春秋時間稱霸時間超級長,從公元前685年即位到公元前643年去世,稱霸江湖40年。齊國地處東邊,位於海濱,物產豐富。

輔佐齊桓公的鮑叔牙,因為喜歡吃盾魚,結果盾魚後來就被稱作“鮑魚”。到今天看起來,天天吃海鮮,齊國的日子真幸福。

這一點跟東邪黃藥師很像,黃藥師在東海之中的桃花島,在江湖上也是超長待機,從《射鵰英雄傳》中提到的第一次華山論劍,到《神鵰俠侶》中依然寶刀不老。

“西毒”秦穆公

春秋時期整體上被看好是諸侯紛爭、禮崩樂壞的開端,大概有五個

秦穆公是春秋時期秦國國君中,在位時間比較長,最有作為的一個。在位39年,一輩子與晉國的三代人共五代國君都有交情,其中還先後扶持兩位公子登上晉國國君的位置。

無奈的是,雖然有“秦晉之好”,秦穆公終究無法向東進軍,突破殽函之固。秦晉之好在“殽之戰”的慘敗之後結束。於是秦穆公向西發展,最終稱霸西戎。

這點跟西毒歐陽鋒很像,他的地盤在西域白陀山。歐陽鋒曾經為金國幫忙,還收了楊康做徒弟,但楊康卻恩將仇報,殺掉了歐陽克。歐陽鋒也與楊家兩代人打交道,收了楊康的兒子楊過做徒弟。楊過後來也成為傳奇的“神鵰大俠”。

“北丐”晉文公

晉文公所在的晉國,除了晉文公之外,源源不斷的有雄才大略的君主出現,如開疆拓土的父親晉獻公、不好惹的兒子晉襄公、以及再霸中原的重孫晉悼公。但也伴隨著不成器的君主。

這一點跟北丐洪七公,以及所統領的丐幫一樣,除了個人戰鬥力強大之外,一代一代都有人接替,延續輝煌。丐幫之中最出名的幫主是喬峰,百年後傳到洪七公手中,洪七公教出了徒弟大英雄郭靖,以及下一任丐幫幫主黃蓉。

晉文公採取的“三軍六卿”制度,把晉國從一個家族發展成了一個幫派。一個個雄才大略的君主、以及一個個野心勃勃的朝廷重臣,不斷維持著晉國在春秋時期的輝煌。

春秋時期整體上被看好是諸侯紛爭、禮崩樂壞的開端,大概有五個

“南帝”楚莊王

楚國地處南方,身處“南蠻”地區的楚國,是唯一一位在春秋時期就稱“王”的諸侯。楚國一直有一顆逐鹿中原的心。

楚軍在城濮之戰中被“退避三舍”的晉文公擊敗,此後幾十年都受制於晉國的壓制。終於雄才大略的楚莊王橫空出世,先是韜光養晦的“三年不鳴”,接著是縱橫捭闔的“一鳴驚人”,也曾經在面對周天子的使臣時“問鼎中原”,終於在邲之戰擊敗晉軍,從而“飲馬黃河”,稱霸一時。

楚莊王與大理段氏的段王爺比較相似。無事之時,平心靜氣引而不發;一旦準備完畢,出手如電,使用“一陽指”一擊制勝。

“中神通”

稍微可惜的是,如果用宋襄公來類比“中神通王重陽”,有些名不符實。宋襄公的霸業,只是在齊桓公落幕之後的短暫時間,屬於靈光一閃,而且沒有達到輝煌的程度。並且在兩三年之後,宋襄公就接連被楚成王打敗。

“中神通”王重陽的武學境界,超出其他四人一大截。

在春秋時期,“中神通”的地位,只有鄭莊公的輝煌可以比擬。鄭國地處中原腹地,和周天子是鄰居。鄭莊公曾經和周天子平起平坐,互換兒子當人質、收割天子的糧食、箭射天子,這些壯舉的確可比擬王重陽。

同樣,與鄭莊公類似的是,他輝煌的日子要早於其他人。當“東邪、西毒、南帝、北丐”依然在江湖上呼風喚雨的時候,“中神通”已經隨風而去。江湖上只流傳著王重陽的大名,卻留下七個不怎麼樣的徒弟,任由各路人馬欺負。

這一階段,重要的歷史事件:

公元前685年,公子小白爭奪齊國國君成功,即位為齊桓公。鮑叔牙要回管仲,擔任國相。

公元前684年,齊桓公討伐魯莊公,“曹劌論戰”擊敗齊國。

公元前679年,齊桓公稱霸。

公元前643年,齊桓公去世。

公元前642年,宋襄公護送公子昭回齊國即位。經此一事,仁義宋襄公為江湖所稱道。

公元前639年,宋襄公被楚軍俘虜,稱霸失敗。

公元前638年,宋襄公與楚成王再次交鋒,“仁義之戰”,負傷而回,次年去世。

公元前636年,公子重耳在秦穆公幫助下,復國即位為晉文公。

公元前632年,晉文公在城濮之戰大敗楚軍,晉文公稱霸。

公元前630年,晉文公聯合秦穆公,討伐鄭國,“燭之武退秦師”,秦晉之好出現裂痕。

公元前628年,晉文公去世,晉襄公即位。

公元前627年,秦穆公偷襲鄭國不成,滅滑國。晉軍夾擊,在殽之戰大敗秦軍。

公元前624年,秦穆公伐晉復仇,為殽之戰計程車兵弔唁。

公元前623年,秦穆公稱霸西戎。

公元前613年,楚莊王即位。

公元前606年,楚莊王“問鼎中原”。

公元前597年,邲之戰,楚莊王戰勝晉國。

公元前595年,楚莊王稱霸。

— 3 —

晉楚爭霸五十年

晉國和楚國,成為春秋中期各位諸侯輪番稱霸之後,江湖上的兩強。晉國和齊國的聯盟、楚國和秦國的聯盟,成為後續五十年春秋江湖的兩大勢力。

公元前607年,趙盾前後掌權晉國20年,

趙穿弒君

公元前591年,楚莊王去世,楚共王即位。

公元前583年,晉國“下宮之難”,晉景公誅滅趙氏,復立“趙氏孤兒”趙武。

公元前580年,第一次弭兵之會,晉楚罷兵何談,但不久後盟約就作廢。

公元前575年,晉楚鄢陵之戰,楚國戰敗。

公元前573年,晉悼公即位,重用韓厥、智罃、魏絳、趙武等,晉國霸業再興。

公元前560年,楚共王去世,楚國開始陷入不斷的內部權力鬥爭。

公元前558年,晉悼公去世,六卿發展成龐大計程車族門閥,控制晉國。

— 4 —

弭兵之盟、和平年代

經過五十年的晉楚爭霸,兩家都不願意再打下去。於是有了第二次弭兵之盟,春秋的江湖迎來了將近三十年的和平。雖然小的戰亂不斷,但沒有大國的爭鬥。

此時的鬥爭集中於各個大國的內部,晉國的門閥崛起,齊國的“田氏代齊”,楚國的輪番弒君、魯國的三桓亂局。

看似平靜的水面下,卻是春秋的“季世”。

公元前546年,第二次弭兵會盟。

公元前543年,子產開始執政鄭國。

公元前541年,楚國令尹子圍弒君即位,是為楚靈王。

公元前539年,晏嬰和叔向談及齊晉的局勢,一聲嘆息。

公元前531年,齊國晏嬰出使楚國,多次被楚國羞辱,都被晏嬰靈巧化解。

公元前529年,楚靈王被逼自殺,楚平王即位。

公元前522年,楚平王殺伍奢,伍子胥出逃。子產去世。

公元前516年,楚平王死,楚昭王即位。

— 5 —

吳楚爭霸、吳越爭霸

而春秋的末期,就是在“父不父、子不子”的局面之中,一代代上演關於屠殺和復仇的故事。

楚平王搶了本來要嫁給他兒子太子建的美女,並生下了楚昭王。楚平王又進一步陷害太子建,並殺掉了他的輔臣伍奢。伍奢的兒子伍子胥逃亡,最終在十五年之後歸來複仇。

吳王闔閭野心勃勃,謀劃多年終於刺殺了吳王僚,自己成為吳國國君。吳王闔閭勵精圖治十年,終於攻破楚國國都,伍子胥把楚平王掘墳鞭屍。

越王允常看見吳王闔閭遠征楚國,於是趁虛而入攻打吳國。兩年之後,吳王夫差趁越王允常的死,討伐越國,卻不幸被擊傷後死去。

吳王闔閭死前,讓即位的兒子吳王夫差不要忘了復仇。吳王夫差厲兵秣馬,圍困了越王勾踐

越王勾踐忍辱負重、臥薪嚐膽。十年之後,勾踐率領越國復仇大軍,攻破吳國國都,殺掉吳國太子。此後又數次攻打吳國,最終滅亡吳國,吳王夫差自殺。越王勾踐成為春秋最後一霸。

春秋時期整體上被看好是諸侯紛爭、禮崩樂壞的開端,大概有五個

公元前516年,齊景公向孔子問政。

公元前515年,“專諸刺僚王”,即位為吳王闔閭。伍子胥推薦孫武,獻《孫子兵法》。

公元前506年,吳王闔閭攻破郢都。楚國強盛百年的基業被毀。

公元前497年,孔子出走魯國,開始周遊列國。

公元前494年,吳王闔閭討伐越國,越王勾踐率軍抵抗。闔閭被擊傷後死去。吳王夫差即位。

公元前492年,吳王夫差討伐越國,為父報仇,圍困勾踐於會稽。勾踐派文種求和。

公元前484年,孔子周遊列國,回到魯國。伍子胥被陷害,自殺。

公元前482年,越王勾踐趁吳王夫差北上會盟,偷襲吳國都城,殺掉吳國太子。

公元前481年,孔子停止記錄《春秋》。田氏代齊。

公元前476年,《史記》中春秋戰國的分界線。

公元前473年,越王勾踐滅吳國,吳王夫差自殺。

為什麼而戰?

春秋初期,為天子而戰;

春秋中期,為稱霸而戰;

春秋後期,為獨霸而戰;

春秋季世,為奪權而戰;

春秋末期,為復仇而戰;

春秋時代,就是大國吞併小國、強權欺負弱小的過程。

齊、晉、楚、秦四個大國,分別透過吞併小國而成為霸主。據不完全統計,齊桓公並35國;晉獻公並17國、降38國;楚莊王並26國;秦穆公滅20國等等。

春秋時期整體上被看好是諸侯紛爭、禮崩樂壞的開端,大概有五個

春秋末期諸侯國地圖

直至越王勾踐完成復仇,成為春秋最後一位霸主。

春秋時代就此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