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經學的興起和政治上,人才選拔機制的完善

自從董仲舒以公羊春秋對策得到漢武帝的賞識,武帝不僅把其建議主張直接轉化為國家政策,更重要的是使得儒家經學的興起,在以董仲舒為首的經學大師們極力的傳教春秋學說,“董仲舒,廣川人也。少治《春秋》,孝景時為博士。下帷講誦,弟子傳以久次相授業,或莫見其面。”“胡母生字子都,齊人也。治《公羊春秋》,為景帝博士。……年老,歸教於齊。……弟子遂之者,蘭陵褚大、東平贏公、廣川段仲、溫呂步舒。”身為大儒的董仲舒和胡母生,他們精研春秋,在親身傳授的過程中擴大儒學的影響,更加在深層次上影響了漢帝國的政治。

儒家經學的興起和政治上,人才選拔機制的完善

對於教化的重視

歷來是儒家的一大主張,在儒學沒有受到政府提倡的時候,已經出現了對儒家思想傳播的任務,“文翁,廬江舒人也。少好學,通《春秋》,以郡縣吏察舉。景帝末,為蜀郡守,仁愛好教化。”文翁通春秋,好教化,在蜀郡推行的文化教育,使得這個蜀郡學風大盛,可以齊魯之地相媲美“由是大化,蜀地學於京師者比齊魯焉。”余英時先生指出:“由於中國的大傳統並非寄生於有組織的宗教,所以它的傳播任務才落到了俗世人物的循吏的肩上。漢代大傳統的傳播者,借用《周禮》的名詞,可稱之為‘師儒’;循吏便是師儒的身份從事教化工作的。”

儒家經學的興起和政治上,人才選拔機制的完善

從余英時先生這句話中,在漢代由於儒學在社會上興起,不僅作為政府規定的“官學”,同時在思想意識領域中,儒家思想佔據絕對的統治地位,那麼作為漢帝國的官員,在漢武帝的歷史時期,基本上是接受了嚴格的儒學教育,對於重視教化的儒家來說,身份作為政府官員的儒生們勢必會重視教化,以實現自己的政治理想。從文翁的史料中可以看出,即使在政府沒有做出規定的時候,身為儒生的官吏們依然會推行儒學的思想。因此到了漢武帝時期,隨著儒學影的程度不斷加深,儒生們不但自己接受政府的指導思想,而且不斷地推廣儒家思想。

儒家經學的興起和政治上,人才選拔機制的完善

經學的不斷髮展

對於人才的選拔也會隨之發展,對於選拔的人才毋庸置疑的是,這些人一定是接受儒家思想薰陶的學子,對於察舉制的實行也一定有其身後極其重要的政治深意,黃留珠先生指出:“武帝時改革仕進,一方面更具有緊迫感,舊臣退出歷史舞臺,急需選用新人接續(武帝)具有強烈的進取精神,更需要在仕進方面有所興革,以便選拔更多的人才,為己所用。而察舉作為和任子、納貲等舊的仕途相對立的新興仕途,在客觀上更符合武帝選取人才的需要。”黃先生從政治需要角度論述了察舉制的歷史使命,但隨著儒生群體不斷擴大,他們成為社會上中堅力量,承擔著社會使命。

儒家經學的興起和政治上,人才選拔機制的完善

政府不得不去正視他們的存在

當漢政府以“賢良”、“文學”、“孝廉“的名義去招攬儒生時,他們從精研經術的學者身份,立刻轉變成為漢帝國的官員,漢廷的這一舉措不但解決了帝國對人才的渴望,同時更大的程度上,使得這些飽讀經術的學者們效命於政府,因此大批的儒生開始名正言順進入到政府。對此,閻步克先生指出:“賢良、孝廉之所以殊異於此前的官吏舉薦之法的,一是設科名目上是‘進賢’意圖,二是舉薦形式上的‘貢士’色彩。

儒家經學的興起和政治上,人才選拔機制的完善

這兩個方面充分地適應於儒家的為政以德,教民以德以及由恪守德義的君子賢人任官以‘軌德立化’的思想,體現了一種在選官上‘以德取人’的原則。”從閆先生這句話中,筆者認為,漢廷在選拔官員的標準上所採用都是儒家的思想,這一點也說明了,在漢武帝時期,對儒家採取尊崇過程所選用的官員標準依然是儒家思想,不僅是鞏固帝國統治的需要,同時更加進一步的加強思想的統一,使廣大的讀書埋頭經術之間,效命於漢廷。

儒家經學的興起和政治上,人才選拔機制的完善

結語:

從公羊春秋被確立以來,儒學思想不斷地鞏固,在漢代社會上知識分子在政府所圈畫的經典中,埋頭經術從而獲得政府青睞,在取得高官之後,儒生們為了實現自己的政治理想,他們擔負起教化的歷史使命,在進一步的傳播儒家思想上,他們功不可沒。隨著儒學在社會的繁盛,越來越多的學人接受了它,逐漸成為社會上強有力的力量,為了迎合政治統治的需要,漢帝國擴大了對儒生的需要,藉以察舉選官制度的完善,從而給儒生們一個走進行政機構支撐了階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