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人與你立黃昏,何人問你粥可溫

清朝,有一個落魄的文人,滿懷柔情地寫下了“閒時與你立黃昏,灶前笑問粥可溫”的語句,細膩中透著溫馨,其實那個時候他的妻子已經染病而亡,可想而知,他在思念如此洶湧:

閒時光,家中灶,灶前人,一碗粥,心人......

這個人就是沈復,他在病榻前寫下了一部被稱為“晚清小紅樓夢”的《浮生六記》,大約四萬餘字的回憶錄,記敘自己半生的經歷:

乾隆年間出生於長洲(今江蘇蘇州),出身於幕僚家庭,14歲隨父親到浙江紹興求學,沒有參加過科舉考試,曾以賣畫維持生計,後來到蘇州從事酒業。他與妻子陳芸感情甚好,因遭家庭變故,夫妻曾旅居外地,歷經坎坷。妻子死後,他去四川充當幕僚。

後人將“閒時與你立黃昏,灶前笑問粥可溫”化用為許多版本,那麼,“何人為你立黃昏,何人問你粥可溫”,這裡的“何人”,相信每個人都會問著自己,同時好奇地問著別人,我更願意理解為不同時期不同陪伴著的人,且聽我緩緩道來。

何人與你立黃昏,何人問你粥可溫

有人與你立黃昏,有人問你粥可溫

那個時候是被呵護的,世界是簡單的,自己也簡單的,一切都是美好的。

經常問你粥可溫的人,是自己的母親;經常帶你去看黃昏的人,可能是自己的父親。

幼年時那些溫暖的畫面一定會浮現在面前:

坐在凳子上的孩子,對面的母親端著一碗粥,一勺一勺地從碗裡舀出來,輕輕沿碗邊刮一下,放到嘴邊輕輕地吹著氣,然後再把溫度適合的粥送入你的嘴裡。

“燙不燙?慢慢吃,彆著急”飄蕩在耳邊的是母親熟悉的聲音。

晚飯後,父母帶著孩子走出家門散步,夕陽下,勾勒著大手牽小手的溫暖畫面,這幅畫的製作時長比較短暫,黃昏的時長也短,因為一勺一勺的粥很快餵養大了每一個孩童。

何人與你立黃昏,何人問你粥可溫

閒時與你立黃昏,灶前笑問粥可溫

成年以後,成家立業的你有了自己的小家庭,離開了原生家庭,這個時候一年四季的一日三餐在時間的流水席,出現了一個相濡以沫的枕邊的人。

也就是《浮生六記》裡沈復描寫的理想的生活。夫妻恩愛,情投意合。世界是浪漫熱烈的。

這個時候與你看黃昏的人是彼此心儀的愛人,攜手同行,相擁而立,勾勒出的是一幅溫馨的畫面,畫面裡有愛情。這段時期的那碗粥裡有著關懷,有著激勵,這碗粥將愛情慢慢地熬成了親情,彼此的兩個陌生人相互融為親人。

何人與你立黃昏,何人問你粥可溫

瓦爾登湖+浮生六記

¥

59。9

京東

月銷65

購買

何人與你立黃昏,何人問你粥可溫

何人與人立黃昏,何人問你粥可溫

“何人與你立黃昏,何人問你粥可溫”,

沒有走到暮年,誰都不會有答案,沒有人知道到那一刻的“何人”是誰。

如果足夠幸運,“何人”是你的枕邊人,愛人還在你的身旁,陪伴著餘下的歲月,一起喝著那碗人間的“粥”,平淡但足以維持生命,相扶著去看夕陽,這幅畫面已然圓滿。

還有一種幸運,“何人”是你的子女,心是暖的,那碗曾經投餵的“粥”終是迴歸,置換在不再強壯的自己面前,看著自己一手帶大的孩子,坐在對面的孩子,一勺一勺地從碗裡舀出來,輕輕沿碗邊刮一下,放到嘴邊輕輕地吹著氣,然後再把溫度適合的粥送入你的嘴裡。

“燙不燙?慢慢吃,彆著急。”飄蕩在耳邊的,是經年前熟悉的聲音,彷彿昨日重現。

再不濟,“何人”是你的保姆,夕陽裡的這幅畫多多少少有點淒涼,不再健康的身體,逐漸模糊的意識,需要別人照顧的無奈都寫進了黃昏圖裡。

天邊還是那個即將落下的太陽,只是來的感慨“

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

”,

何人與你立黃昏,何人問你粥可溫

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

墨默天地

回顧一個人一生,從少年到青年直到暮年,完整生命的歷程,一碗粥貫穿一個人的身體,一個黃昏見證著身邊的何人。

我們感悟,

一路走來的生命旅途中的時光,不停地變幻著陪伴在身旁的人,而你在不同的時期也在看不同的夕陽,懷著不同的心情走過這一路的道路,感悟生命的意義。

何人與你立黃昏,何人問你粥可溫

一碗粥,衡量著人間的溫度;一個黃昏,亮照著每個人的生命。

有了孩子,自覺地成為喂粥的人;有了伴侶,心甘成為做粥的人;有了年老的父母,必須去做粥和喂粥,去盡一個子女的義務,在夕陽下再添一抹溫暖。而這所有的記憶都會勾勒出你的人生軌跡。

沒有誰的輝煌是日不落的永恆,每個人的生命歷程都一樣。

蒼生的平等,永遠可見!

何人與你立黃昏,何人問你粥可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