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家族是如何打破富不過三代的魔咒?

中國有句古話叫:富不過三代。

深刻的說明了傳承財富的不易。

但在中國歷史上,卻總有那麼幾個不一樣的案例,除了大家所熟知的範氏家族,還有另一個家族,也輝煌了千年,一直到今天,都在不斷湧現出名震天下的人才。

它就是號稱“千年名門望族、兩浙第一世家”的江南錢氏家族。

千年家族是如何打破富不過三代的魔咒?

這個家族的影響力有多大?

根據統計,從宋朝至今1000年的時間,錢氏家族被寫入史書的大人物多達1000多人,其中受封郡王、國公,拜將入相位極人臣的人物超過百人,是真正的名門望族,當時宋朝編寫百家姓,“趙錢孫李”,趙姓是皇家姓氏,排在第一,自然不必多說,錢姓緊跟其後,足以說明其強大的影響力。

事實上這個家族不僅在古代興盛,在當代依然是數一數二的大家族,有人總結過,新中國成立之後,錢氏家族總共出了:一諾獎、二外交家、三科學家、四國學大師、五全國政協副主席、十八兩院院士。

其中錢學森、錢三強、錢偉長、錢鍾書的名字幾乎是家喻戶曉。

千年家族是如何打破富不過三代的魔咒?

那麼,錢氏家族是如何做到傳承千年?又是如何打破富不過三代的魔咒的?我仔細研究其族規和家族歷史,發現了他們的秘密……

錢氏家訓明文規定:

家富提攜宗族,置義塾與公田,歲飢賑濟親朋,籌仁漿與義粟。

這句話什麼意思?就是說,家族中如果出了一個有錢人,一定要記得幫助貧窮的同族,要花錢興辦學堂讓族人學習,要花錢購買土地讓族人生存。

這樣就解決了一個問題——

人才斷層問題。

因為族內不管貧窮富有,都能接受教育,大大提升了出現人才的機率,而一旦出現一個新的人才,他又會透過捐錢辦學堂買土地幫助族人,這樣就形成了良性迴圈,讓族內不斷湧現出人才,也讓家族的田產面積不斷增加。

千年家族是如何打破富不過三代的魔咒?

而且,更重要的是,這些興辦的學堂和田產,並不屬於捐助人獨有,一旦捐出,就是屬於整個家族的財富,這樣就防止了某一個敗家子繼承人變賣所有田產的局面出現。

事實上歷朝歷代的政府甚至還在出臺法律限制個人私自變賣家族資產。

比如說明朝就有規定:

族內子孫私自變賣祖墳土地者,發放邊疆,永遠充軍。

千年家族是如何打破富不過三代的魔咒?

統治階級之所以如此支援這些家族搞族內教育和共有田產,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

那就是古代的朝廷,基本只管收稅,像現在的教育、醫療、養老、扶貧這些社會福利他完全不管,這樣雖然落得自在,但時間久了很容易出現社會問題,所以,如果一個家族自己願意在族內搞扶貧、興辦教育,那毫無疑問就起到了穩定治安的作用,朝廷自然也就樂得支援這樣的行為。

這也解釋了古代為什麼“皇權不下鄉”?

原因也很簡單,因為古代的那些家族,事實上已經形成了內迴圈,脫離了政府也能穩定的執行下去。

千年家族是如何打破富不過三代的魔咒?

每一個擁有“共有田產”的家族,都有能力解決下面這些問題:

教育:族內私塾就是類似於公立學校,只要你是族人,就能進入學習。

醫療:族內會有一些老中醫以及熟悉草藥的老人,族人生病了他們會幫忙救治。

生活:如果族人生活困難,家族也會發放救助,比如範氏家族就有記載,五歲以下男女,每天一升米,冬衣每人一匹,出嫁結婚家族也有補貼,從20貫到30貫不等,甚至你上京趕考或者給父母安葬,家族都會給你出錢。

宗教:從你出生到死去,最後到被後人祭祀,家族都有一整套的流程。

法律:如果遇到爭議,有族長、長老會、理事幫忙用家規和族規進行判定。

安全:家族組織年輕人在夜間巡邏,在白天照看農作物,防止有賊進村。

也就是說,

只要你出身在一個有“共有田產”的大家族,你的所有需求幾乎都能在族內得到滿足

,而你對政府的依賴度,反而沒有那麼高。

所以古代人最怕的不是違反法律,而是被逐出家族。因為一旦脫離了家族,你就像無根的野草,失去了最後的庇護。

千年家族是如何打破富不過三代的魔咒?

錢氏家族之所以能夠傳承千年,就是因為他們有廣闊的“共有田產”,在古代,有土地就有穩定且源源不斷的收入,能夠不停的給家族辦教育、扶貧提供資金,從而在眾多族人之中透過教育篩選出一部分家族精英,讓他們從政、經商、從事藝術工作,一旦他們有所成就,又會反過來反哺家族,給家族提供庇護,從而避免了家族走向衰敗的命運。

這種家族制的社會狀況在中國存在好幾千年,一直到新中國成立都依然存在。

根據我查到的資料,1949年新中國成立的時候,徽州的耕地總面積是1183477。46畝,其中屬於各大家族的土地就有169431。49畝,佔總耕地面積的14。32%,在廣東地區,家族繳糧的比例甚至超過了總納糧數的一半以上,可想而知,家族制在中國有多麼強大的影響力。

千年家族是如何打破富不過三代的魔咒?

雖然,這種制度讓一些家族實現了財富的傳承,但也存在一些非常明顯的弊端。

那就是在新中國成立之前,整個中國都是一種重宗族、重血緣,超過了對國家和民族的重視。

所以在清朝之時出現了一些在今天看來難以置信的場景。

1840年第一次鴉片戰爭爆發時,有很多中國人主動向侵略者出售牲畜、蔬菜、糧食。

1860年第二次鴉片戰爭,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時,很多人開心極了,高興地衝進皇宮去搶東西,把周圍的外國人都嚇了一跳。

1900年八國聯軍攻打北京時,中國老百姓跑去給侵略者推車,幫忙運送物資給養,當侵略者進攻遇到難題,還有中國人提出可以從廣渠門下水道攻入城內,看著清朝皇室倉皇西逃,無數人揣著手站在那裡,麻木的觀看,呆滯的發笑。

千年家族是如何打破富不過三代的魔咒?

很多底層老百姓只對家族有感情,對國家和民族沒有一個完整的概念。

所以,家族制之所以在當代走向衰敗,可能這就是一個很重要的原因。

當今的中國,把家族的“共有田產”變成了國家的“共有田產”。

把家族履行的教育、醫療、養老、扶貧義務,全部由國家接手處理。

千年家族是如何打破富不過三代的魔咒?

這樣就讓整個中國能源源不斷的湧現人才,也讓中國人對於國家和民族有了更深的感情,形成了強大的民族凝聚力。

我們常說中國之於西方有體制優勢,優勢到底在哪裡?大概這就是其中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