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融讓梨”的故事被奉為經典,為何會被歐洲國家當成反面教材?

謙讓,是中國父母在教育孩子時,經常強調的一個品質。在兄妹之中,年紀大的應當謙讓年紀小的。遇到老年人的時候,年輕人要懂得謙讓。和父母的相處,要懂得謙讓。在中國歷史人物中,孔融可以作為謙讓代表了。他在4歲的時候,就知道謙讓長輩,名聲大噪。

“孔融讓梨”的故事被奉為經典,為何會被歐洲國家當成反面教材?

孔融是聖人孔子的後人,他是孔子的第二十世孫。作為孔子的後代,孔融沒有讓族人失望。他不僅才華橫溢,而且頗具政治頭腦。在東漢時期,孔融被納入了“建安七子”之中。儒家在漢代成為官方正統學說,孔子成了人人效仿的典範。孔融和孔子一樣,不過他是孩子們的學習榜樣。

孔融最有名的一件事,發生在他4歲的時候,那就是“孔融讓梨”。有一次,朋友來孔融家拜訪,還帶來了一盤梨子。梨子有大有小,誰都想吃大的,但是誰該吃大,誰該吃小的呢?孩子們看著這一盤梨子,為難了。父親也不干涉,想看看這群孩子怎麼處理這個問題。這時候孔融站出來了,他幾下就分完了梨子。

“孔融讓梨”的故事被奉為經典,為何會被歐洲國家當成反面教材?

只見孔融把大梨子給哥哥姐姐,相對小的給了弟弟妹妹們,只有孔融一個人拿了最小的梨子。父親不解,問孔融為什麼這樣分梨子。孔融說,我比哥哥姐姐小,所以他們拿大的梨子。父親又問,“那為什麼弟弟妹妹的梨子又比你大呢?”。孔融解釋道:“做哥哥的應該讓著小的”孔融正是把謙讓的精神發揮到極致,也成了孩子們學習榜樣。

謙讓是中華傳統美德之一,中國的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時候,會反覆提醒要謙讓,其中舉例最多的就是孔融讓梨的故事。孔融讓梨雖然已經發生一千多年了,但是對孩子們依舊有啟發意義,一點也不過時。如今的小學課本上,還收錄著《孔融讓梨》的故事。

“孔融讓梨”的故事被奉為經典,為何會被歐洲國家當成反面教材?

在中國人眼裡,孔融讓梨是十分正確的,也是符合中國傳統文化要求的。但是在西方人看來,他們並不贊同孔融的做法。他們提出了兩個問題,首先是四歲的孩子真的會懂得謙讓嗎?也許他們只是無意識的模仿罷了。其次是,謙讓真的是好事嗎?

從兒童心理學角度看,四歲的孩子只具備具象思維能力,如果他把手裡的梨子給你了,就只是想給你,根本想不到謙讓這個層次。因為4歲的孩子根本不理解謙讓的含義,這個階段的孩子,是講不清道理的。到了五歲的時候,孩子開始具備抽象思維能力,他能理解給梨子給年紀更小的孩子,這叫做謙讓。

“孔融讓梨”的故事被奉為經典,為何會被歐洲國家當成反面教材?

至於孔融讓梨的行為,很有可能是無意識的模仿。4歲的孩子很喜歡模仿,他們看到其他小朋友幹什麼,就想跟著一起幹,其實他們心裡沒一點想法。孔融會讓梨,也許就是學得父親的。孔融的爸爸一定是個懂禮數,愛謙讓的人,孔融看得多了,自然就先學會了這一套。其實他根本不理解謙讓是什麼意思。

在西方人眼裡,孔融讓梨是沒有道理的,為什麼要讓出自己的利益呢?這就是東方和西方的文化差異。中國是農耕文明,講究團結友愛,集體利益至上,個人利益放在後面。謙讓文化在農耕文明中很重要,這樣有利於維持集體和睦。如果人人都謙讓,這個集體一定團結友愛。

“孔融讓梨”的故事被奉為經典,為何會被歐洲國家當成反面教材?

但是西方人不一樣,他們是海洋文明,講究的是單打獨鬥,勝者為王。比起集體利益,西方人更看重個人利益。孔融讓梨的行為,不就是在損害自己的利益,去成全其他人嗎?孔融的行為在西方人看到來,是不值得提倡的。人本來就是自私的,為什麼要壓抑自己的慾望呢?孔融一定也很想吃大梨子,只能剋制自己的慾望,假裝不在乎。

“孔融讓梨”的故事被奉為經典,為何會被歐洲國家當成反面教材?

孔融讓梨在中國,有著積極的教育作用,是孩子們學習的榜樣。但是換一個視角,西方人提出了不同的想法,原來孔融讓梨是反面案例,他們不提倡像孔融一樣謙讓夥伴。人類在一起的本質,就是相互競爭的,競爭能推動世界發展。這兩種觀點,只能說“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本質上還是東方和西方的文化差異造成的,當我們面對這種差異時,尊重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