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是員工持股計劃,為何投資者對小米和格力態度明顯不同

前段時間我們在說三一重工、TCL科技和格力電器幾乎同時推出了員工持股計劃,另外兩家沒有出什麼風波,平靜地推進中,格力電器的計劃卻引來巨大爭議。

同樣是員工持股計劃,為何投資者對小米和格力態度明顯不同

這下好了,一度在央視頒獎典禮上豪賭未來發展情況的小米和格力,在格力玩了員工持股計劃後,小米也來湊熱鬧了,2021年7月2日小米釋出公告,推出了《根據股份獎勵計劃授出獎勵》的公告,宣佈2021年7月2日根據股份獎勵計劃獎勵共70,231,664股獎勵股份予3,904名選定參與者。所有選定參與者均為

非關聯承受人

就憑“

非關聯承受人”

這6個字,小米集團遇到的阻力就不會大,也幾乎無人反對。特別是細節中還提到有約700名優秀青年工程師,入選了小米最新的人才激勵專案“青年工程師激勵計劃”,他們將獲得總計1604。2萬股的股票。

年輕的工程師隊伍,除了需要高薪(好多是需要加班來換),也需要持續穩定增長的財產性收入來源,比如股票。特別是本公司的股票價值的高低正與這些人的努力緊密相關,這才是員工持股計劃的意義所在。

同樣是員工持股計劃,為何投資者對小米和格力態度明顯不同

也就是說員工持股計劃是一種讓員工分享公司經營成果,提高員工忠誠度,讓員工能將工作業績量化並變現的好方式。這種對公司和員工雙贏的模式要在一定的條件下才能實現,比如說沒有股份的員工得到贈股或優惠購買價購買股票,效果絕對好於已經有一定數量股份的員工再增加其已有股份數量一兩成比例的股票。當然更好於給某些已經有很多股份的大股東或高管以“員工”的名義來搶奪這些免費或優惠價的股票。

非關聯承受人”

說明小米集團所授出的股票,全是沒有股份的員工,或者說以前有很少量股份的員工,這樣的計劃,股東和投資人都是沒有大的意見的。而且並沒有提出太多的業績指標的套路(這與香港和內地證券管理的相關規定有關),而是乾淨利落的就這樣做了。

而格力的情況就有點複雜了,我們順著時間線來理一理。

2021年6月21日格力電器釋出了長達32頁的《第一期員工持股計劃(草案) 》,但眼尖的投資者一下就看到了這張表,是的,董事長兼總裁一人獨佔近三成的“員工股”,這是員工持續,還是其他什麼呢?

同樣是員工持股計劃,為何投資者對小米和格力態度明顯不同

其次大家就看到的是比較奇怪的是業績考核指標,2022年淨利潤較 2020 年增長不低於20%,且當年每股現金分紅不低於2元或現金分紅總額不低於當年淨利潤的 50%。淨利潤兩年增長20%這個低不低我們暫且不討論,每年分紅不是當年年度股東大會的決策內容嗎?怎麼成考核指標了,問過股東們的意見了嗎?

同樣是員工持股計劃,為何投資者對小米和格力態度明顯不同

該公告發布和被媒體解讀以後,質疑聲甚至是罵聲不斷,格力電器有點頂不住了,2021年6月28日釋出了《關於變更回購股份用途並登出的公告 》,由原計劃“回購股份將用於員工持股計劃或者股權激勵”變更為“回購股份用於登出以減少註冊資本”。

大家以為格力電器所謂的“員工持股計劃”黃了,其實事情還在發展,我們接著看。2021年7月1日格力電器釋出《2020年年度股東大會決議公告》,在其第十二項決議中審議通過了《關於

這是什麼操作,前幾天把子彈用了,但先把政策要到,然後到時候再準備子彈就完了。也就是說幾天前的“變更回購股份用途並登出”是用來穩定投資者的情緒,甚至是虛晃一槍的,要搞的大紅包,特別是某個人就數億的大紅包還是要搞的,只是放在不太起眼的第十二項決議中了。

當然還有就是關於格力的員工必須持有於“退休”一說,這也不是慣例,一般員工股是凍結一定的時間,也就幾年,要把人的一生都給企業繫結,這種做法並不可取,對員工來說可能還是損失慘重的,我們都知道,就算自己想做到退休,企業能堅持那麼久嗎?

但是,如果馬上就要退休的人就不一樣了,因為這就是幾年時間的事,一晃就過去了。誰也知道是員工隊伍年輕,還是高管隊伍年輕?這是主要為員工持股,還是高管持股,大家就明心知肚明瞭。

同樣是員工持股計劃,為何投資者對小米和格力態度明顯不同

不管說得多麼冠冕堂皇,小米的員工持股計劃就少有批評,前幾天的海底撈的員工持股計劃,也沒有什麼批評。因為,這些公司的實控人比較正常,雖然在營銷上,他們也玩套路;但在一般的公司治理方面,還是按絕大多數公司採用的基本操作辦法玩,他們沒有傻到要來資本市場玩股民或者投資者的程度,因為他們知道這裡面真的傻子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