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的管理者,都不會做這件事

在給客戶做諮詢的過程中,我發現很多問題,本質上是管理者的問題。

做管理,千萬別搞形式主義,否則只做表面功夫,就拿不到真結果。

老闆們還有一個痛點:

輔導管理者,最怕遇到自認為正確的人,

因為改變他太難了,

他們是理論的巨人,行動的矮子,看不起笨功夫,總想找捷徑。

為什麼有這樣的情況?下面具體說。

高效的管理者,都不會做這件事

不思考,拿來就用

某公司運營團隊總監,學完蹲馬步課程後,想落地績效管理體系,剛嘗試了三個月,他下面的主管和明星員工都陸續離職了。

老闆很困惑,計劃落地的時候,運營總監響應最積極。而且,在公司管理層會議上,這個總監每週都在彙報進展,聽起來很順利,沒想到是這樣的結果。

瞭解情況後,老闆發現運營總監只是表面功夫做得好。所謂的落地,就是告訴團隊怎麼做,沒有跟蹤過程,更沒有反饋輔導。

比如說定績效目標和考核,都是總監自己定,直接讓主管簽字確認。在多項績效目標中,業務目標占比90%。

有個主管覺得考核維度和目標要適度調整。因為做創新業務的人,如果績效目標和成熟業務是一樣的,以業績定成敗,自己肯定墊底。

績效面談的環節,運營總監根本就不瞭解創新業務的邏輯和流程,沒有和主管溝通找共識的想法,主管覺得沒被領導和公司認可,選擇離開。

這種形式化的落地,只會傷害團隊積極性。

他根本沒有思考績效管理的目的和背後邏輯。逼走員工的不是考核,而是形式化的管理方式。

對於管理者來說,績效管理是個拆解和傳遞目標、與員工達成共識的好機會。如果你意識不到這點,

很容易掉進形式主義的陷阱。

高效的管理者,都不會做這件事

沒耐心,沒有長期思維

某銷售公司,有個小組業績經常墊底,主管是典型的苦勞型管理者。幾乎每天加班到11、12點。

老員工說自己不擅長做陌拜,這個主管就一直陪著去,員工關不了單,主管就去幫忙關單,每天行程滿滿當當,就是不出業績。

這類管理者讓老闆很無奈。他們從早忙到晚,幾乎天天加班。團隊有事第一個衝在前面,也很護著下屬,他的辛苦全公司都看在眼裡,但就是不出成果。

我的觀點是,

苦勞型管理者,本質上是在搞形式主義,

不管他看起來有多忙碌。這很殘酷,但很真實。為什麼?

看到員工不會做,就自己完成的領導,只會把員工越帶越廢。

管理者應該有長期主義思維,而不是隻想著解決短期問題。

對於管理者來說,輔導員工其實更消耗時間和精力,自己完成反而更簡單。

所以,

不願意在員工身上花時間的管理者,是在搞形式主義。

德魯克說想要管理卓有成效,就要把整塊時間、精力花在重要的事情上。

管理的本質是帶著團隊拿結果,透過結果培養人。

不培養、提升團隊水平的管理者,即使再辛苦也是表面功夫。

做管理是成人達己。成就別人要日復一日的堅持,

如果沒有長期思維,管理動作大多是無用功,團隊也越來越浮躁。

高效的管理者,都不會做這件事

看待問題不全面

先講一個故事:

農場主養了一群火雞,每天上午11點餵食。

火雞中的科學家透過一年的觀察,發現這件事,就在感恩節早上宣佈這個規律:農場主會每天上午11點來餵食。

不久後農場主又按時來了,但他沒有給火雞送來食物,而是把火雞抓走變成食物。

如果管理者站在自己的視角,會產生很多認知偏差。

當你的視野和思維受到侷限時,就無法跳出自己畫的圈。

結合實際管理場景,如果管理者看待問題很片面,就是導致本位主義。雖然屁股決定腦袋,

但做管理是為了雙贏,本位主義只能帶來內耗。

比如說,市場部負責一個大專案,需要銷售、運營和產品、人力資源等多部門協同配合。

現實情況是,很多部門老大在啟動會上積極響應,在實際執行過程中,還是以完成本部門目標為準,協同這件事靠後,導致專案推進艱難。

別人願意配合你到什麼程度,和這個部門老大有沒有全域性思維,看問題是否全面有關,

很多專案執行不到位,就是這個原因。

看待問題不全面,還會帶來一個危害:

管理者在做事時比較簡單粗暴。

比如看到別的團隊業績好,就會學習這個團隊某種做法。比如說看別的團隊加班,也強制要求自己團隊加班……

管理的難度,在於要面對複雜場景。對業務的瞭解程度、人性等各種因素交織,容易影響你的判斷力。

想要避開形式主義陷阱,把精力時間用在有價值的地方,不妨在做事之前,問自己幾個問題:

1、是否瞭解、思考過其內在邏輯?

2、在一個月、一年、三年甚至十年後,是否還會做這個決定?

3、你還可以從哪些視角審視這個問題?

從我自己的經驗看,

做管理沒有捷徑,就是要做笨功夫。

把管理基本功練好,與其羨慕別人會一萬種腿法,不如把一種腿法練習一萬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