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遙九州,無所定處,試比較春秋戰國時期的客卿

春秋戰國是中國古代社會的大變動時期,為了適應諸侯爭霸的需要,人才流動成為常見現象,客卿也也隨之產生了。春秋時期,井田制遭到破壞,土地私有制代替公有制;周天子式微,諸侯迭起;官學衰落,私學產生,在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客卿產生了。戰國時代,士階層崛起;列國開展改革變法如火如荼;兵制和外交形勢發展變化;私學繁盛,這些因素使戰國時期客卿制更加繁榮。

由於歷史的發展和社會變化,春秋和戰國時期的客卿在出身、行為以及自身所起的作用方面有很大不同。

春秋和戰國時期的客卿分別是什麼樣的?對當時的社會產生了怎樣的影響?

一、春秋與戰國客卿出身的比較

第一,春秋時期客卿的出身。

“出奔”是春秋時期的常見社會現象,學者張豔華認為出奔現象大量出現的原因在於激烈的政鬥、諸侯國的廣泛接受以及人們觀念的改變。據相關統計,《春秋》一書中記載的出奔事件有87,《左傳》191,去除重複的,共有201事。

逍遙九州,無所定處,試比較春秋戰國時期的客卿

根據出奔者的目的動機和當時身處的環境,學者徐傑令將其分為七種型別:一是在朝為官,多次進諫不得而棄官他去;二是本可繼承君位,因各種原因放棄而遠走他鄉;三是自身行為違背道德,無法的本國立足;四是在國內因私鬥、君王無道、政鬥失利等原因被驅逐,這種型別的出奔較多;五是在爭霸中遭到別國攻擊或國家滅亡逃走;六是因在本國作亂或政鬥失利,為保全宗族出奔;七是複雜原因造成的人員外逃。

對於出奔人員,各諸侯國都會給予優厚的待遇,不僅按照古制授予官職,還會解決衣食問題。

有些國君還會與出奔貴族結為親家,嫁女於出奔者。春秋時期,各國之間的政治經濟發展非常不平衡,相互之間爭鬥不斷。為了削弱對方的勢力,增強自己的勢力,不惜採用各種手段吸引其他國家的出奔人員為自己效力,透過這種方式打擊對方的實力。

逍遙九州,無所定處,試比較春秋戰國時期的客卿

晉國和楚國爭霸時期,在楚國落難的王公貴族流落到晉國均能受到重用,也因此給楚國帶來災難。

同樣,由晉國投奔楚國的人才也能受到重用,如伯州犁被楚王任用為太宰。諸侯國為了讓自身在戰爭中立於不敗之地也會大量收留其他國家的人員,因此春秋各國對待來投奔的人絕不會拒之門外,即使剛剛在戰場上兵戎相見。出奔貴族成為春秋時期客卿的重要來源。

第二,戰國時期客卿的出身。

戰國時期,客卿多來自社會的中下層,其身份以士為主。春秋後期士階層開始興起,但相比戰國時期數量少,範圍也小,其地位也不能相提並論。當時孔子為了推行儒家的政治主張周遊列國,屢次受到統治者的奚落冷遇,歷盡坎坷。然而孔子死後,其弟子游說諸侯,或為卿相,或為大夫。

逍遙九州,無所定處,試比較春秋戰國時期的客卿

到了孟子、陰陽家鄒衍周遊列國時則氣派得多。

戰國時期,諸侯王對士人越來越重視,他們也信心倍增,甚至不把諸侯王放在眼裡,傲視群雄,如田子方對魏國的太子毫不謙讓。戰國時期士的地位之高在春秋時期幾乎不能想象,只要被統治者看重就能夠“朝為布衣,夕為卿相”。

但士人們想要得到統治者的賞識也不是容易的事,如甯越的不敢臥、不敢休,蘇秦的引錐刺股等。

士人們透過不懈努力,在積累了足夠的真才實學以後紛紛出走家門,遊走諸侯之間,最大限度發揮才能,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戰國時期的戰局。戰國時士階層展現自身才能最佳時期,無論是沒落貴族還是普通庶民,都能找到一展才華的舞臺。因此,戰國時期的客卿主要由士階層構成。

二、春秋戰國時期客卿行為的比較

第一,春秋時期客卿的行為。

春秋時期,客卿群體主要由沒落貴族構成,這些貴族中不少人是為形勢所迫,無奈之下出走他國。出奔貴族對出奔國的價值很高,他們作為本國的上層階級不僅本身具有真才實學,還對本國的政治、軍事形式等方面有一定了解,因此常常在異國被委以重任。

逍遙九州,無所定處,試比較春秋戰國時期的客卿

有些客卿會隨著時間的流逝適應現狀,甚至逐漸忘記原本的抱負,安於現狀。

《史記·晉世家》記載,晉公子重耳流亡到齊國後,齊桓公嫁女賜馬給他,安逸的時間長了,面對趙衰等人的勸說,重耳回答:“人生安樂,孰知其他!必死於此,不能去。”人生現在這麼安穩快樂,我不知道其他的事,一定要死在這裡絕不離開!連極具雄才大略的重耳都不免產生安於現狀的想法,何況其他人。

除了安於現狀的客卿,還有許多人雖身處異國,但心中始終不忘國仇家恨,伍子胥便是典型代表。

公元前522年,伍子胥因父兄伍奢、伍尚遭到楚平王殺害,不得已逃往吳國,立誓報仇。在吳國,子胥與公子光策劃刺殺吳王僚,幫助公子光得到王位,即吳王闔閭。在伍子胥的輔佐下,吳國國家形勢大好,與楚國交戰多次取勝,最終攻入楚國都城。此時楚平王已死,子胥仍未忘記復仇初心,掘墓鞭屍以洩心頭之恨。

逍遙九州,無所定處,試比較春秋戰國時期的客卿

第二,戰國時期客卿的行為。

戰國時期,客卿多來自士階層,他們作客卿的原因大多出於生計考慮。井田制遭到破壞後,授田制隨之而起,農民變為自耕農。但自耕農剛剛形成時就遭到嚴重剝削,這一時期甚至出現高利貸,如孟嘗君在薛地放貸,一次就收取利息十萬。在這樣的社會背景下,許多自耕農無法透過農業勞動滿足基本生存,一些人便透過學過學習知識遊說貴族,希望謀得一官半職解決生存困境。

甯越、蘇秦、張儀都是追求功名富貴的典型,張儀雖然是“魏氏餘子”,但其生活也是貧窮不堪

。可見,追求功名利祿是戰國客卿的行為動力之一。但戰國時期的客卿也並非全是仰祿之士,如視功名權位如糞土的魯仲連、勇敢忠誠的荊軻、汲汲於大道的孟子、墨子等人。但總體而言,戰國時期的客卿主要來源於生活貧困計程車階層,他們遊說諸侯的目的是追求功名利祿。

三、春秋戰國時期客卿的作用

第一,春秋時期客卿的作用。

春秋時期的客卿主要由出奔他國的貴族組成,但不是所有的出奔貴族都能成為客卿,有很大一部分貴族會在異國默默生存下去,泯然眾人。身負才華的貴族在出奔他國後成為客卿,對異國的發展產生一定的作用,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逍遙九州,無所定處,試比較春秋戰國時期的客卿

首先,促進落後地區的進步。

春秋時期,諸如秦國、吳國、越國等國家文化較為落後,他們最終能夠稱霸中原與客卿密切相關。根據《吳越春秋》記載,吳國原本不算嚴格意義上的國家,它是一個部落群體,是經濟、文化都十分落後的蠻夷之邦。公元前584年申公巫臣出使吳國,吳不斷壯大。後來伍子胥來到吳國,在他的輔佐下,吳國從蠻夷之邦一躍而起成為軍事強國。

其次,開創了周遊列國之風。

西周時期由於社會等級的森嚴,人們之間的交流也很貧乏,因此諸侯國之間也缺少交流。春秋時期隨著諸侯國之間鬥爭的加劇,不斷有諸侯逃往他國,同時一些賢明的君主開始意識到人才的重要性,設法網羅其他國家的人才為本國效力。如齊桓公、秦穆公等,都對人才給予優厚的待遇。

逍遙九州,無所定處,試比較春秋戰國時期的客卿

第二,戰國時期客卿的作用。

戰國時期,隨著社會的急劇變化,各諸侯國對人才的渴求更為強烈,同時私學的興起也為社會提供了充足的人才後備軍。戰國時期的客卿無論在數量還是素質上,都比春秋時期有了大幅度提高,其所起的作用也非春秋能及。

孔子尚在時,儒家沒有獲得諸侯的青睞,反而孔子身後其弟子有不少人在諸侯列國擔任卿相大夫。儒家客卿在戰國時期受到諸侯國君的重視,但其學說未被統治者接受,但他們在思想文化領域貢獻極大。法家客卿無論在政治、學術領域都發揮了巨大的作用,他們對戰國社會的影響極其深遠。

逍遙九州,無所定處,試比較春秋戰國時期的客卿

兵家客卿是戰國時代的寵兒,戰國以戰爭為主題,吳起、孫臏、樂毅、尉繚等都是兵家的代表人物。

縱橫家則遊走諸侯列國之間,搖唇鼓舌,透過影響諸國邦交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左右戰國局勢。除此之外,還有墨家、陰陽家、名家、農家等,他們都在戰國舞臺的政治領域和思想領域發揮著重要作用。

結語

歷史上常將春秋與戰國時期並提,實際上這兩個歷史時期存在著很大不同,也形成的不同的客卿群體。

春秋時期的客卿多出身沒落貴族,戰國則以士階層為主;春秋客卿或安於現狀,或為復仇雪恨居於異國,戰國則多以利祿功名為目標;春秋客卿在促進落後地區的進步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戰國客卿則透過不同的方式左右國際局勢。

參考文獻:《春秋》《史記》